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陳奎德 張杰:年終回顧--2023年中國社會心理的嬗變

作者:

美國智庫加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與加拿大智庫菲莎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共同發布2023年度人類自由指數(Human Freedom Index, HFI)排名,亞洲以台灣排名12位最高,中國則排第149位。

主持人:陳奎德

座談人:張杰博士獨立學者法學博士

公民社會從地下開始冒出地面,在習近平政權統治下,目前中國處於空前的高壓狀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公民社會受到殘酷的摧殘,被打入地下。但是,自從去年底到今年一年多以來,從黨內到黨外,從精英階層到底層大眾,從地下浮出地面,中國社會心理的變化是相當迅速的。回顧2023年的中國社會,正如人們觀察到的,與毛時代末期的1976年四五運動及1989年中國天安門民主運動以及1989至1991年的東歐及前蘇聯的社會相當類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無聲中國正在開始發聲:《財新雜誌》與《雜文選刊》先聲奪人觀察中國今年的社會變遷,不會忘記去年(2022年)的難以忘懷的背景事件:有四通橋勇士彭立法掛出討伐國賊的橫幅,有鄭州富士康工人大規模罷工逃亡,最後在11月有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大城市爆發的全國風起雲湧的白紙運動,中國民眾喊出了習近平與中共下台的最強音。後來這些聲音雖被壓制下去,但北京也只能靜悄悄地鬼鬼祟祟地抓人捕人了。到2023年,這一類聲音又逐步公開化,而且開始出現在原屬官方體制內的公開出版物上。這些地上的公開的刊物也忍不住開始吶喊了。

1)《財新》沖天一炮12月25日,財新周刊發表了一篇題為《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社論,重溫中共前領導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所提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其中還引用了習近平的原話——「歷史反覆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並借部分歷史事例闡述「文革期間,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官方卻仍堅稱『形式大好且越來越好』,實則民生凋敝,貧窮落後,不僅與已開發國家差距越拉越大,而且正在被騰飛的周邊國家和地區遠遠甩在後面。」《財新》跟習對著幹的重磅社論,雖然不久遭刪,但顯然折射出中共黨內鬥爭的白熱化。文章引用鄧小平言論稱,「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文章並提到文革期間,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官方卻仍堅稱「形勢大好且越來越好」,實際上民生凋敝,貧窮落後,被周邊國家和地區「遠遠甩在後面」。文章雖然援引了習近平的話,但卻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直接挑戰習路線,折射出黨內鬥爭白熱化。胡舒立的行動絕非是一件孤立事件,表明黨內一些人反對並挑戰習的路線,雖然是以委婉含蓄的方式出來的,但銳利之刀鋒仍清晰可見,讓我們拭目以待,且看其命運如何。【社論|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45年,崢嶸歲月稠。1978年年底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定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將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掀起了改革開放序幕。改革開放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紀念改革開放45周年,不只是回顧過往的艱難歷程,不忘初心,更是為了凝聚共識,斬棘向前。當時,經歷「十年動亂」衝擊,經濟社會傷痕累累,人心思變。十一屆三中全會之所以能夠撥亂返正,並奠定此後中國經濟騰飛基礎,一條根本經驗就是遵循了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和方法,並寫入黨章。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鄧小平說,「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歷史反覆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就是要擺脫教條,直面現實。這一經驗,對迄今發展而言,是不爽的法寶,對今日之改革,則是前行的指南。重溫這一思想路線,可以更深切理解,45年前,面對百廢待興的嚴峻局面,需要怎樣堅定的決心、強大的魄力和高超的智慧,方能闖過難關。值得注意的是,12月18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召開45周年,該會議被指標誌中共所謂改革開放開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中國透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03/199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