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中國經濟大省人口數量銳減,自然增長率出現負成長。圖為北京郊區一處住宅樓外。(STEPHEN SHAVE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最新經濟數據顯示,7月多項指標進一步放緩。關稅壓力與北京打擊惡性價格戰的影響正在加劇。
中共國家統計局今天(8月15日)公布,7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為去年11月以來最低;零售銷售同比增長3.7%,為今年最低,比6月4.8%明顯下降。前7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增速放緩,而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房價下跌、建築活動萎縮。
城鎮失業率從6月份的5.0%升至5.2%,高於預期。分析指出,數百萬應屆畢業生湧入疲軟的勞動力市場,就業壓力加大。
彭博社報導,瑞士隆奧投資銀行新加坡高級宏觀策略師李霍民(Homin Lee)說,7月主要經濟指標顯示,與關稅相關的下滑已經開始,需求與供給動能減弱,可能促使政策年中調整。
數據公布後,離岸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小幅下滑。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一度跌1.5%,滬深300指數小幅收高0.5%。
法國巴黎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榮靜(Jacqueline Rong)表示,7月製造業、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全面下降,這是「極其罕見」的情況。如果8月數據繼續疲弱,政策制定者可能在9月底或10月初出台更多支持措施,但規模可能小於去年。
渣打銀行分析師丁爽(Ding Shuang)指出,官員們可能擴大「以舊換新」計劃,涵蓋更多商品甚至服務,以應對經濟放緩。他說,政府會制定應急方案防止進一步下滑,「這些數據該給政策制定者敲響警鐘,但他們可能不會僅憑一個月數據就突然轉向,投資是主要拖累」。
今年以來,北京保持政策謹慎,沒有推出大規模刺激,只實施補貼消費貸款、育兒補貼、減免學前教育費用等小規模措施。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會議承諾落實既有政策,包括「以舊換新」和對服務業的金融支持。
在貿易方面,雖然美中同意延長貿易休戰期90天,但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仍高達43.5%,並計劃對經第三國轉運的中國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香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紀曉佳(Xiaojia Zhi)警告,未來幾個月經濟放緩可能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