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的話:
9月14日—21日,這一周。
羅永浩與西貝之爭在網上持續發酵,目前連鎖餐飲品牌西貝門店客流斷崖式下跌,基本陷入了生意慘澹、無人問津的狀態。這場風波始於9月10日晚,知名網絡紅人羅永浩在微博發帖吐槽在西貝吃飯「幾乎全是預製菜,還那麼貴,實在是太噁心了」,未料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於次日發起「自殺式公關」——他先是強硬表態要起訴羅永浩,然後又強調「我們100%不是預製菜」,並在全國門店上線「羅永浩套餐」(疑泄露顧客隱私)。之後,宣布顧客可進後廚參觀菜品製作過程,此舉更是導致保存期限12個月的「現熬雞湯」、24個月的「新鮮青花菜」暴露在聚光燈下,廚師還對著鏡頭承認部分菜品存在隔夜情況……一連串事件導致西貝多年積累的口碑在消費者心中瞬間崩塌。

目前在中國,公眾普遍不相信「預製菜」,各方的定義也並不相同,比較模糊。例如,有人認為只要是有中央廚房,就算是預製菜,必須是用新鮮食材現場烹飪才可以。有人則認為只要是有門店現場加工的環節,就不能算是預製菜,只能說是採用了「半預製食材」。後者可能是餐飲從業者的普遍認知,也包括賈國龍。但顯然此次公眾更加共情羅永浩,因為人們覺得即便西貝的預製菜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它們的定價也確實是太貴,像所謂的「古法饅頭」一個賣到21元,價格甚至超過了一些米其林餐廳。還有網友提到了一種細微的心態轉變:在經濟繁榮期,人們並不覺得人均百元的西貝有多貴;可當經濟不景氣時,大家既開始擔心食品安全,又對過去的被宰客經歷格外不爽。

在輿情洶湧之下,西貝終於在15日道歉,提出了9條整改方案。但賈國龍依舊倔強,在最後附上了一句「顧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顧客如初戀」的話術。更離譜的是,他還在一行業微信群中發文,稱「羅永浩是網絡黑嘴,是網絡黑社會,太壞了」,這無疑再次點燃了戰火。隨後,羅永浩在直播中多次正面硬剛西貝,甚至調侃「1歲的孩子吃了2歲的青花菜」,並反覆強調自己的核心訴求是「不反對預製菜、推動預製菜透明化、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幾天後,事件的結果卻讓人大感意外,羅永浩最終宣布放棄進一步追究西貝,並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如果我失蹤,那很可能是被跨省了…」,其微博IP歸屬地也在香港和日本之間橫跳,坊間傳言稱他是聽到風聲認慫跑路了,這也讓羅永浩莫名多了一些道德感召色彩。(最新消息顯示,羅永浩發消息稱已回國)

這種可能的結果讓公眾倍感失望,羅永浩畢竟也是網絡大V,如果是沒有名人效應的普通人,是不是早就該被起訴、被失蹤了?早年批評鴻毛藥酒的譚秦東醫生,直接被內蒙警方跨省抓捕,後來被關押了整整97天,出獄後譚秦東病情加重,自稱「人生已進入倒數計時」。諷刺的是,西貝同樣是一家內蒙背景的企業,而作為中國頂尖餐飲人的賈國龍,在面對「預製菜+不好吃」的質疑時,那種專斷、傲慢、愚蠢、上綱上線乃至自毀長城的表現,又何嘗不是一種中國大小官吏的翻版呢?還有網友說,西貝的做法只是代表一種餐飲工業化的趨勢,這在很多國家都是如此,它原本是一個很好的知識科普、政策透明的機會,最終變成了一地雞毛。更讓人無語的是,後續又有不少家長在網上曬出「上海學生餐」,直言自家孩子在學校吃得還不如西貝,生動詮釋了——最高級的「被坑」,還伴隨著權力的介入。

本周,知名博主戶晨風在牆內平台遭到全網封禁,多個帳號內容均被清空。戶晨風出生於江蘇鎮江,曾從事汽修行業,在仿拍「購買力挑戰系列」視頻大火後轉型成為知名自媒體博主。2023年3月,戶晨風在一期視頻中欲展示「成都普通民眾一天養老金的購買力」,結果遇到了一位月退休金僅107元的南充老太,無意間揭露了底層人民的苦難。視頻發布之後不久,戶晨風的B站視頻被全部下架,直播間被封禁。戶晨風在蟄伏一段時間後復出,提出「放棄所有作品的版權」,然後改為拍攝更溫和的內容,例如隨機給陌生人錢+採訪、全球購買力挑戰系列等,不再觸碰敏感議題,並開始進入直播領域。

2024年4月,戶晨風在直播時遇到一名網友「沖塔」,對方問他「你認為習他是一個獨裁者嗎?」該問題令戶晨風十分慌張,他迅速掛掉通話並指責對方「嚴重違反直播規範」。之後,戶晨風的B站帳號遭到封禁,但這場直播事故並未造成太大影響。他很快恢復常態更新,因而被網友戲稱為「耐封王」,成為了一個證明「李佳琦悖論」的人(清楚所有「辱點」而始終避開了紅線)。比如,在戶晨風后期的直播中,就有工友坦言自己沒領到工資,結果戶晨風立刻掛斷了通話,因為「討薪欠薪」這樣的內容有些敏感。他常在節目中直言反對中醫、支持私有化,偏愛特斯拉、蘋果、山姆等海外品牌。這樣的直白表達既為他贏得了流量,也引來了鋪天蓋地的網絡攻擊。不少小粉紅與他對線,卻常在邏輯和表達上落了下風。

作為狂熱的蘋果手機用戶,戶晨風在某期節目中提出了「蘋果」與「安卓」的對立概念。前者象徵高端、優質,後者則代表低端、劣質等。之後,戶晨風常用這個概念來形容他所看到的階層差異現象,比如有網友向戶晨風展示自己居住的破敗房屋,戶晨風不留情面的說這就是「安卓房子」、「安卓生活」。而另一位網友曬出自己在紐約留學的日常,戶晨風聽說公寓月租高達3萬元人民幣時,不禁驚嘆:這才是真正的「蘋果生活」、「蘋果人生」。之後,蘋果/安卓概念還擴展到了消費、學歷、房產、手機等領域,構成了某種鄙視鏈,在牆外也有人藉此攻擊習近平是「蘋果身份(紅二代)、安卓認知」。在戶晨風被全網封禁的消息傳出後,有大V評論道「慫恿階級對立、貶低國內產品是大忌,不可能不辦你」、「一群人聚在一起瞎折騰,解構行業,解構階層,把很多嚴肅的東西戲謔化本身就是一種敏感」。就在7個小時前,網信辦宣布發起為期兩個月的「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對惡意解讀社會現象,炮製熱門梗、語錄段子等現象進行整治。

必須承認,即便戶晨風的個人觀點存在一些極端成分,但仍在言論自由的範疇內,二元對立說法固然粗暴,但階級對立是本就存在的,並非戶晨風所製造,他只是說了出來且爆火出圈。並且戶晨風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敏銳,非常懂得用一種合乎尺度的方式來表達觀點。例如當他建議網友不要去俄羅斯旅遊時,他的理由是「去了俄羅斯很容易被其他已開發國家拒簽」,但即便是這種事實表達,也引起了極大的非議。有人說,戶晨風從早期的被封經歷中已經學會怎麼避讓紅線了,但還是被進攻的紅線擊倒了,足見堅持說出真話本身就是一種罪過,無論有多曲折或謹慎。就在網民熱議戶晨風是否還有再起的可能時,早年發表過辱包辱媛言論的台灣網紅館長,卻已在B站粉絲突破50萬,正享受著「牆外言論自由、牆內賺錢自由」的雙重紅利。有人一針見血地點出他與戶晨風最大的差別——安卓(大陸)與蘋果(台灣)身份之差,價值之別,宛如鴻溝。

CDT檔案卡
標題:【CDT周報】第236期:尼泊爾Z世代為躺平族、撿菜族指明方向
作者:中國數字時代
發表日期:2025.9.22
主題歸類:戶晨風
CDS收藏:話語館
一周薦讀:
【CDT報告匯】美聯社:中國監控設備技術幾乎全部來自矽谷,至少九家美國科技巨頭曾為新疆警方服務(外二篇)
基於高科技的中國數字極權體制臭名昭著,而這些技術的來源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月,美聯社發布了一份耗時三年的深度調查新聞,曝光了中國的「數字牢籠」(digital cage)實際上是由美國技術打造的。在過去二十五年間,美國的矽谷科技巨頭們參與設計、銷售和維護中國的數字監控體系。這份長長的名單包括但不限於 IBM、甲骨文、微軟、英特爾、Esri、希捷、西部數據、英偉達、賽默飛世爾和戴爾公司等。
【CDT報告匯】InterSecLab:防火牆之父方濱興旗下公司將最先進審查技術出口海外(外二篇)
積至公司有10萬多份資料外泄,包括超過500GB的原始碼、工作日誌和通訊記錄。此次事件堪稱「中國網絡審查系統史上的最大外泄事件」。根據泄密內容,該公司不僅承擔了打造「中國防火牆」的核心任務,還正在向巴基斯坦、緬甸、衣索比亞、哈薩克斯坦以及一個未被識別的國家輸出網絡審查技術。此前,方濱興在演講中就明確表示要「拓展國際市場,在全球推廣中國的解決方案和技術」。
【CDT關注】德國之聲|潤美失敗後,他們的人生何去何從
在川普政府收緊移民政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潤」美之路受阻。德國之聲近期發表文章《潤美失敗後他們的人生何去何從》,講述了兩個「潤美」失敗的典型故事。第一個主人公韓余,因在中國難以賺錢,選擇通過「走線」到美國。儘管他勤勞工作並攢下積蓄,但最終在移民突擊搜查中被捕,並選擇「自願離境」返回中國。回國後,他不僅在海關遭到長時間審問,還受到社區的持續監控。
【404文庫】貴州隔離轉運大巴事故3周年,21篇404文章匯總
2025年9月18日系貴州隔離轉運大巴事故3周年紀念日。2022年9月18日凌晨,貴州黔南州三荔高速三都縣段K31處,一輛隔離轉運客車(車牌號為貴A75868)發生側翻事故。事發時,車上載有47人,事故造成27人遇難,20人受傷。
一周關注:
【網絡民議】「不是戶晨風製造階級對立,而是本就存在,戶晨風給說了出來且爆火出圈」
9月16日起,博主「戶晨風」牆內多平台帳戶陸續被封禁,截至20日所有帳號均被封。戶晨風出生於江蘇鎮江,曾從事汽修行業,後轉型成為知名自媒體博主,主要創作題材是普通人的生活、購買力等社會經濟議題。2023年他採訪一名退休老人,每月僅有107元退休金,該視頻走紅後被刪除,戶晨風的帳號第一次遭封禁。
【網絡民議】近五分之一青年人失業,有數據以來新高
國家統計局9月17日公布的分年齡組勞動力調查失業率數據顯示,8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錄得18.9%(創下統計方式變更修改後20個月以來新高),分別高於7月、2024年同期1.1個、0.1個百分點,為2023年12月公布這一數據以來新高;25—29歲勞動力失業率上行0.3個百分點至7.2%,比上年同期高0.3個百分點……
【網絡民議】《同甘共苦》中國上映,被使用AI換臉同性情侶
獨立魚電影|終於被罵到撤檔了,活該
近期,澳大利亞影片《同甘共苦》在中國大陸上映。然而,不少已經在海外完整看過影片或預告片的觀眾驚訝地發現,大陸上映版本不僅刪減了部分性愛場景,更直接通過AI換臉技術修改了片中同性伴侶的劇情。這種「技術性閹割」在社交平台引發熱議:有人質疑影片被改得面目全非,有人則擔憂這是影視審查進入「AI時代」的信號。
【網絡民議】B站、抖音等平台下架多位「躺平」生活博主
紙影|那個睡網咖的躺平小A,怎麼就突然消失了?給所有不想打螺絲的年輕人一個血淋淋的警告
生活博主「小A在上網」9月7日前後被多個平台下架,視頻多展示低欲望、低消費的生活方式。上周,「網咖少女小青」「十年網咖大神」「劉二狗」「夏老二」等同類型博主也被下架。CDT持續記錄中共官方對「躺平學」的審查,例如早在2021年豆瓣躺平組就已被404。
建設性意見|有了知情權,你能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嗎?
舊聞評論|老羅會讓更多人吃上預製菜
謠言過濾器|我們對「預製菜」的理解是錯的?真相有些意外
冰川思享號|西貝事件的根源,在於沒有誰說得清預製菜是啥
讀宋史的趙大胖|不要在認錯的時候硬給自己找面子
竹不倒|換個普通人給差評,西貝就不是致歉,而是起訴了
果殼|全網都在吵預製菜,吵的到底是什麼?
舊聞評論|拳打西貝,羅永浩為何討人嫌?
這幾天網上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知情權運動,消費者積怨已久,群情激憤,要求餐廳標註清楚是否使用了預製菜。作為一貫倡導公民權利的博主,看到這一幕是很欣慰的。總體來說,關係到公共利益的領域還是透明一些更有保障,有知情權比能在鼓裡更好。
一周驚奇:
建設性意見|上海學生的午餐,吃出了開發中國家的純正味道
末名先生|「上海學生餐」事件,一開始是被當成正能量宣傳的
浣花溪杜甫|上海學生餐救了西貝,孩子的午餐為什麼會成為權力和資本的盛宴?
建設性意見|校園午餐的兩難困境:自辦食堂還是外部配送?
這背後有兩個深層原因,出於帳號安全考慮,我只點到為止。一是教育主管部門有動力把校餐招標採購的權力集中收上去。二是學校也有動力把營運食堂的責任風險推出去。公立學校開食堂不允許盈利,對學校來說根本就是高風險零收益的事情。
丁香園|官方通報「踩到氫氟酸後身亡」,極少量就致命的氫氟酸,為什麼會被隨意丟棄?
9月15日,杭州市餘杭區閒林街道辦事處發布情況通報。一名女子在進入閒林中路附近空地時,不慎接觸廢棄氫氟酸中毒,送醫後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事件發生後隨即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聚焦同一個問題:具有強腐蝕性、理應被嚴格管理的氫氟酸,究竟為何會出現在城市空地?
法度Law|「辱罵」法官被罰10萬已撤銷,誰應擔責?
判決後,王永來之妻楊寶花因認為量刑過輕,前往法院執行大廳與承辦法官於某某理論。當天,經開法院就出具了《罰款決定書》和《拘留決定書》,認定楊寶花對工作人員進行侮辱、謾罵,態度十分惡劣,其行為已嚴重妨礙人民法院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99條第一款的規定,決定對其罰款10萬元、拘留15日。
一周聲音:
往事和隨想|她是誰?那位成都騎車自殺的女生
城市的地得|「騎不動」的年輕人,還有很多
如果有報導,她會是一個鮮活的人,而不是一張照片和一則通報背後面目模糊的人。她的離開,這個社會有沒有責任,有多大責任?她可能需要什麼樣的幫助,為什麼我們沒有能夠給她?那句留言的背後,是多麼善良的一個姑娘,我們怎麼就能讓她就這麼無聲無息地離開?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如何去祭奠她?
出版人雜誌|開業19年的豆瓣書店官宣閉店,一個時代或許真的結束了
9月20日開始,豆瓣書店會正式進入清倉階段,「在明年5月房租到期前,什麼時候把庫存清了,什麼時候就正式閉店」。豆瓣書店也承諾讀者,當那一日即將到來時,他們一定會提前告訴讀者,讓大家有正式告別的機會。因為他們知道,讀者也需要正式地向自己的青春和回憶道別。
我從新疆來|語文課本里那些「已刪節」藏著什麼秘密?
被語文課後題支配的記憶還歷歷在目,但讓你「備受折磨」的語文課文到底是不是「原來的配方」呢?五月底,有位B站up主發出一則名為《那些語文課本里的「已刪節」》的視頻。七百多萬觀看量,六萬多條彈幕,引發了大量討論,也將語文課文刪改的話題再次擺上了「辯論台」。
一周故事:
【404文庫】水瓶紀元|街采外賣員:社保新策遇冷,他們的煩惱和困境
當騎手權益維護力度成為商戰的籌碼,騎手實際能受惠多少?3月中下旬,水瓶紀元在廣州街頭隨機與十餘位外賣騎手進行交流。令人意外的是,他們幾乎無人因社保新策感到欣喜,大多數人的社保處於停繳狀態,也無人主動詢問平台的承諾是否已落地。
穀雨實驗室|失敗者盧安克
還有人記得盧安克嗎?這可能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他的故事曾在十多年前被中國人熱烈地討論,如今再提及簡直像上個世紀一樣久遠。這個出生於中產家庭的德國人,在中國廣西一個貧窮的小村子裡教了十年的書,當時的人們稱呼他是當代白求恩,不計報酬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中國教育事業,他曾被提名感動中國候選人,但他寫信拒絕了。
鳳凰網|大學老師開始「貸款上班」
唐文生在西安一家民辦二本高校任教。今年5月,學校突然下發《科研教研工作量認定及考核管理辦法》,要求各職稱教師完成一項名曰「橫向經費」的到帳任務,金額為4.5萬到10萬不等。橫向經費是高校科研經費的一種,主要來自於企業和社會機構付款,與國家和地方政府立項資助的「縱向經費」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