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No zuo no die!北京推著日、台相向而行

作者:
APEC峰會期間,日本前總務相高市早苗公布她與台灣總統府資政林信義的會面消息並公開合照,引發北京強烈不滿。中共立即反駁稱,日本「曾長期殖民台灣」,在台灣問題上「負有不可推卸的嚴重歷史罪責」,更應「謹言慎行」。

APEC峰會期間,日本前總務相高市早苗公布她與台灣總統府資政林信義的會面消息並公開合照,引發北京強烈不滿。中共立即反駁稱,日本「曾長期殖民台灣」,在台灣問題上「負有不可推卸的嚴重歷史罪責」,更應「謹言慎行」。

不到一周,高市又在國會中聲明:「台灣有事」,若遭遇戰艦介入並伴隨武力情形,日本恐將進入「存亡危機事態」,自衛隊可因此行使集體自衛權。對此,中共駐大阪總領事更以激烈措辭威脅:「如果膽敢擅自插手,那就只好毫不猶豫斬斷你們那骯髒的脖子。」中共將反日情緒與反「台獨」、促「統一」緊密結合,恰好體現出台、日安全利益已深度交集。

所謂「長期殖民台灣」,意指台灣曾是「日本的一部分」。在中華民國統治中國期間,台灣即長期處於此狀態,因此革命初期的孫中山毛澤東皆主張未來應支持台灣獨立。終戰八十年來,台灣形成如今「自我統治卻未獲多數國家外交承認」的現實。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1971年中共取得中國代表權後,日台關係結構改變,日本親中派也因顧慮北京而淡化歷史淵源。

然而,台日的地緣安全鏈並未因「後殖民時代」而削弱。至安倍晉三、高市早苗時期,日本開始進行戰略再思考:因為「中國威脅」,才有「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主張。上月底,川普首次與高市會面,雙方再次確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隨後高市還與習近平會談,同樣強調此點。根據《彭博》報導,川普向高市保證:「任何你想要的、任何你需要的幫忙,我們都會在那裡。」法新社則引述川普在專機上的表述:「台灣就是台灣。」最終的川習會並未提及台灣,使得此前散布所謂「川普可能反對台灣獨立」的親中與疑美論再度落空。

美國也在進行戰略調整。從川普視角看來,他若要遏制中共在全球對美國的挑戰,又要降低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成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鼓勵周邊國家提高防務預算,並讓日本承擔更多第一島鏈角色。本月初,美國赫格賽斯訪問韓國,《路透》披露美方官員已暗示:駐韓美軍將提升機動力量,以因應更廣泛的威脅,包括協助防衛台灣、抵制中國軍事擴張。這也使川普向高市的承諾更顯可信。

回顧二〇二一年台灣新冠疫情升溫時,日本在六月四日率先贈送124萬劑疫苗抵台,六月二十日美國再送75萬劑。這只是日美多輪援台疫苗的開端。往前追溯十年,二〇一一年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時,台灣官方與民間捐款逾新台幣七十億元,僅次於美國,體現雙向友誼。台灣危難時日本最快馳援;因此在「台灣有事」情境下,日本自衛隊與駐日韓美軍極可能率先採取行動。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0日在國會備詢時強調,不會收回「若台灣遭受中國侵略,可能採取集體自衛權」的言論。(法新社文件照)

在第一島鏈中,台日是典型的唇齒相依。日本安倍、高市路線,使台灣社會形成新的戰略想像。殖民記憶雖有正負,但已被來自中共的現實風險所取代。多任台灣民選總統(除馬英九時代之外)傾向強化台日關係,台灣社會也普遍對日本友善;日本輿論同樣認為台灣是亞洲最友日的國家。台灣援助日本,日本回贈疫苗,是比中共「炎黃子孫」宣傳更真實的連結。

時間正改變地緣棋局。季辛吉兩年前辭世,他構建的中國戰略框架也已被全球化衝擊。在韓戰期間,杜魯門曾考慮讓台灣由麥克阿瑟管理。雖然未實現,但麥克阿瑟的判斷至今仍被引用:台灣必須掌握在「友好國家」手中。如今中共已清楚展現其非美國盟友的本質,在美國尚未正式承認台灣獨立之前,部分維護台灣安全的責任可能將由日本分擔。所謂「美國棄台論」,若最終變成「日本承擔」,印太戰略或將出現新的關鍵轉折。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阿波羅網李冬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114/230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