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財政緊張基層靠罰款收入 老人擺攤賣菜被罰五萬元

作者:

北京皖南溫馨包子鋪,經營豆腐腦被當局以「擴大經營範圍」,處以人民幣1.5萬元罰款。

 

北京一家包子鋪出售豆腐腦,被處以1.5萬元罰款,河南一老人擺攤賣出12元茼蒿菜,被罰款5.5萬元,而湖北一醫院院長賣出數十個嬰兒出生證,則罰款10萬元。近日各地為財政開源亂收費、罰款的案例層出不窮。

中國財政吃緊,基層公職人員被降薪和欠薪。情況嚴重的地區政府唯有靠罰款增加收入。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台披露,以往經濟最好的上海,也出現公職人員被拖欠薪資。為保證發放工資,惟有增加罰款。導致執法部門罰款權力被濫用。

綜合中國網財經、新華日報等官網上周報導,近日,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在網上引發熱議。據處罰決定書顯示,北京皖南溫馨包子鋪因為在外賣平台上售賣豆腐腦,被市場監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7014元,並罰款1.5萬元。

山東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人權律師本周一(27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包子、豆漿油條以及麵條等屬於同一類早餐食品,當局不應再將這些食品分類:「不可能具體到你只能賣包子,不允許賣附帶的食物。這只能理解為政府財政在非常緊張的情況下,變著法的去割韭菜,搜刮性罰款。你(政府)這樣做只會更嚴重的傷害中國經濟,損害公民對未來的期望。」

 

想法設法「割韭菜」屬搜刮行為

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當事人違反了《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以及《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擴大經營範圍,因此對當事人作出處罰決定。

對此,《湖南日報》刊發評論文章追問,執法要講究人性化。事實證明,草根的辛酸並不能被每一個人理解:要知道,經營一個包子鋪有多不容易。央廣網評論說,執法必嚴與保持該有的人性化,從來就不是對立的。。。。執法的自由裁量權不可過度,宜有溫度。

有網民提出疑問:豆腐腦、豆槳、油條、包子饅頭,這些都是咱老百姓早餐吃的傳統食物,怎麼包子鋪就不能賣了?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也沒出過這麼重拳吧?襄陽健橋醫院賣出去幾十張出生證也就罰款10萬元。

 

經濟下行當局靠罰單增加收入

對此,江西時事評論人士傅強接受本台採訪時說:「買賣出生證的性質是很嚴重的,擾亂了社會秩序,同時為拐賣嬰兒提供了滋生土壤。這種行為應該得到法律嚴懲。而公民做點小生意應該是在法律應許的範圍內,如包子鋪賣豆腐腦都在飲食行業內,現在這麼嚴苛是剝奪老百姓的生存權。」

湖北襄陽健橋醫院販賣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為人販子拐賣兒童提供出生證明和戶口信息,涉案院長被指涉嫌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警方日前逮捕6名涉案者,該醫院被罰款10萬元。

 

今年初以來各地政府加緊罰款

據報,今年4月,常熟市蟹記蚝宅餐飲店在外賣平台「蟹記蚝宅」店鋪銷售生醉皮皮蝦、海膽刺身、生醉梭子蟹等生食,被指擴大經營範圍,沒收違法所得2362元、罰款5萬元。深圳羅湖楊仁袁記雲餃餐飲店在店內售賣自製的豆漿,被以「經營自製飲品」罰款500元。7月,合肥多個餐館賣「拍黃瓜」被罰款5000元。9月,北京多多添添餐飲公司出售涼菜,被同樣的「超範圍經營」為由,罰款一千元。

近期,裁判文書網顯示,河南駐馬店,一名年近七旬的老翁,擺攤賣了茼蒿,收入12元人民幣,被市場監督局罰款5.5萬元。

中國國務院11月初印發《決定》,取消和調整33個罰款事項,中國司法部官員說,「罰款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要通過罰款等處罰預防、糾正和懲戒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企業和群眾的合法權益,不得違法實施罰款,更不得為了罰款而罰款。但事實上,過去數個月,當局對個經營者罰款力度在加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