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一萬億外匯存底實質是個什麼問題?

作者:

 

一,外匯存底屬「公有產權」,無論如何配置都屬於行政配置

一萬億美元足可以體現出中國目前的國力之強,以及對外來金融危機的強大抵禦能力。但於之形成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隨著中國外匯存底的增長,中國國富民窮的格局日益形成。

外匯存底是全民所有的政府管理的資產,其性質是「公有產權」。「公有產權」的資產無論如何配置,都屬於行政配置而不是市場配置。從行政配置資產沒有市場配置有效率這一方面看,所以無論將外匯存底購買石油,購買黃金,或者是現在的大部分購美國國債,都是行政配置資產,都不會象市場配置資產那樣有效率的。外匯存底如果用注資的方式投入到國內,那麼無論哪個地區,哪個部門得到外匯存底注資,他們都需要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那麼結果仍舊是央行買回美元,投放基礎貨幣,結果就是央行重新印刷了一回貨幣,導致的是通貨膨脹。

如果將外匯存底用於購買可解決國計民生的國外先進產品,或是先進技術,那麼這部分外匯存底購買來商品和技術在如何分配的問題上,又是一個難題。是按地區分配?還是按人均分配?總之這都屬於行政配置資產,這樣配置如果配置何理,將許有利於解決國內經濟不均衡的問題,但從效率上看這樣的非市場配置顯然是沒有效率的。

 

二,政府行政配置資產(外匯存底)是應該用來建立公平秩序的。

市場經濟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公平和效率,中國經濟由於體制原因,結果導致國內經濟廣大範圍的不公平的存在,所以解決中國經濟的問題,就是要解決經濟發展中不公平的問題。加大市場化力度實際上也就是建立一個公平的秩序。而效率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之上的。所以要解決效率首先就是建立公平秩序。      

外匯存底的積累實質上是向全體國民征的鑄幣稅。因為中國採取的先是固定匯率制,現在是有管理的匯率形成機制,不是完全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這就導致人民幣容易被低估,而在接近固定匯率形成機制下,央行抑制人民幣升值,壓低人民幣幣值,實際上就是象全體國民徵收鑄幣稅。中國外匯存底增加的同時是基礎貨幣的投放,是國民承受通貨膨脹的結果。

而如何運用外匯存底,將直接關係著中國經濟改革的正確於否。如果整個中國經濟原本就是公平的,那麼靠積累外匯存底,用征鑄幣稅的手段積累外匯存底,顯然這對所有國民來說是不公平的,這類似於掠奪國民財富。但問題是中國經濟原本就是不公平的,不是說20%的人掌握了80%的財富嗎?所以相我們不可能在不公平的基礎上行使所謂公平的政策。

中國因為歷史、制度等原因,導致中國經濟存在大量的不公平的存在,國內經濟嚴重扭曲。這使得政府積累外匯存底,通過政府重新打造公平秩序,變得相對合理。要使得中國積累外匯存底變得合理,那麼外匯存底必須是用來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不均衡問題,外匯存底的作用更關鍵的是建立一個公平的經濟秩序,補償以往因為行政配置資產導致的國家經濟的劣化配置問題。解決股市不公,教育不公,醫療不公,等諸多問題。

三,中國不應該放任外匯存底繼續增長,繼續破壞公平秩序。

應該說在中國經濟內部發展嚴重扭曲的前提下,在國內經濟效率低下的前提下,積累一定外匯存底用以解決中國經濟的扭曲,是很必要的。但這應該有個度,因為經濟的發展必須是在建立公平的秩序下,靠經濟體創造財富,而靠壓低人民幣匯率積累外匯存底,無論如何都是在分配財富,而不是創造財富的過程。所以儘可能最早的建立相對公平市場秩序。建立起有競爭力的中國經濟才是關鍵。在這個意義上說,行政配置外匯存底建立一個公平的市場秩序,然後儘可能早的實現匯率市場化才是中國經濟的根本。

從本質上說,國家外匯存底的積累是將國民財富轉化為政府財富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如果是為了改變國內經濟不均衡,還因為制度因素產生的弱勢群體的公道,建立一個公平的秩序,那麼現在積累外匯存底的行為就是正確的。而如果積累外匯存底純粹是為了壯大國有企業,比入注資國有壟斷企業,破壞不公平競爭秩序,最終是為了既得利益集團,自己小圈子利益的最大化,那麼積累外匯存底,實際上就是一個掠奪民眾的問題,就必然是不正確的。

 目前中國整個證券市場總市值只有6萬億左右,而中國積累的外匯存底超過一萬億,折合8萬億人民幣,顯然從市場配置資產最有效率的角度看,中國一方面發展證券市場讓市場配置資產,另一方面積累巨量的外匯存底,行政配置的外匯存底數量遠遠高於市場配置資產的數量,這顯然是不合適的,最終也是沒有效率的。

中國經濟應儘早用外匯存底解決國內經濟不公平的問題,應儘量限制外匯存底的無度增加,不能讓政府行政配置資產的數量繼續高於市場配置的量。

總之,政府是用來建立和維持公平秩序的,而不是用來參與競爭,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來破壞秩序的。同理中國政府積累外匯存底,應該是用來建立公平的市場秩序的,而不是用來破壞公平的市場經濟秩序的。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127/2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