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李金華的話耐人尋味 鐵面審計長將離任坦言隱憂

李金華此言,自然是希望在離任前,通過有關部門的審計,讓自己有一個清清白白的收場;而以審計長之口說出這番話,又是對現行審計制度感到無奈的真心流露。

二○○三年以來,全國有四十九萬個政府機構被審計,向紀檢、司法機關移送各類違法犯罪線索六千七百條,這其中自然包括李金華及其同仁的勇氣和辛勞。當他將多個國務院部委私設金庫,挪用公款的行為暴露在公眾面前時,引來一陣陣喝采之聲。

然而,由之後幾年的情況看,以「看門狗」自稱的李金華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去年的審計報告,突然隱去被審計者的名稱;今年的審計報告雖然得以恢復,但對審計出來的問題就用「個別人」等非常模糊的字眼一筆帶過。顯然,曾表示自己「無所謂,無所求」的李金華,愈來愈言不由衷,承受愈來愈大的壓力。

審計制度殘缺不全

目前中國對官員的監督和調查,主要依靠審計和紀檢兩個部門。近幾年李金華不遺餘力從嚴審計,當然是從溫家寶那獲得尚方寶劍,這把劍既讓他英勇一時,也使他很快成為唐吉訶德式的人物。

今天中國的審計制度可用「殘缺不全」四字概括。依《監督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監督政府預算的執行;常委會認為有必要時,對審計報告作出決議;政府應在決議規定的時間內,將執行決議的情況向常務委員會報告。不過,近幾年李金華審計結果上報到人大,委員們只是聽聽了事,從未使用此項權力。

李金華承受唐吉訶德式悲哀的另一個原因,是在當局嚴格控制輿論的情況下,新聞監督只能作為觀眾為李金華叫好,卻不能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按照西方的審計體制,審計是對議會負責,獨立於政府,更獨立於執政黨。議會根據審計報告,再向政府部門進行質詢,以便構成一種輿論監督的氛圍。

以轟轟烈烈挑戰腐敗開場,以要求自己被審計結束,李金華的話,耐人尋味。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東方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710/4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