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綜述:為了以後省錢 現在有錢就購物吧

油價上調可能引發連鎖效應 煤炭水電跟著漲

一年多來的首次上調油價之舉終於讓國內的煉油企業鬆了口氣,然而分析人士卻同時發出警言稱,此舉或許會引發其它能源產品價格的上漲,進而讓國內的低收入人群感受到更大的生活壓力。

  汽油、柴油和其他燃料油10%的價格上調激發了投資者對中國大型石油企業的追捧。在港上市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周四一日之內便飆升了9.4%。中共政府周三(10月31日)晚間宣布的調價決定旨在緩解當前的燃油供應短缺狀況,而造成供應短缺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國際原油價格節節攀升的形勢下中共政府仍然將國內燃油價格人為限制在較低水平。

  中共政府就在上周還曾表示,由於擔心引發通貨膨脹,它不會上調燃油價格。不斷上漲的食品價格已經使得今年的通貨膨脹水平大幅上升,雖然9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的漲幅由8月的6.5%降到了6.2%,形勢依然非常嚴峻。但是就在宣布燃油調價後不久,政府發布了一份預測報告,稱燃油價格調整對通貨膨脹形勢的影響不會太大,只會使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升幅高出0.05個百分點。

  儘管如此,分析人士還是表示,燃油價格的上調對於其他燃料可能產生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那可能意味著中國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會因煤電價格的上漲而變得更加拮据。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周三還表示,它計劃在近期調整天然氣價格使之更大程度地與國際市場接軌。

  分析人士稱,可替代天然氣用於火力發電和用作化工產品原料的煤炭可能也會漲價,而一旦煤炭價格上漲,那麼火力發電企業就可能開始四方遊說,力圖通過上調電力價格將其增加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中國成品油緊缺狀況首先出現在中國以出口型經濟為主的南方,後開始逐漸向全國蔓延,並最終促使政府屈從於由此帶來的壓力。中國上一次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是在17個月前,在隨後國際油價飆升30%的過程中,中國一直按兵不動。這意味著,像中國石化這樣的煉油企業不得不以更高價格買進原油,同時以政府設定的不變低價在國內市場上銷售成品油。

  隨著虧損不斷擴大,有的煉油企業已經停止生產,而有的則開始儲存原油以防油價進一步上揚,原因是政府嚴禁這些煉油企業將增加的成本向消費者轉移。周四,紐約商交所十二月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結算價跌1.04美元,至每桶93.49美元,跌幅1.1%。

  由中共政府控股的中國石化股價周四漲1.10港元,至12.76港元;中國石油漲0.50港元,至19.90港元,漲幅2.6%。

  第三季度中國石化煉油業務的營運虧損達人民幣52.8億元(合7.065億美元),使得該業務上半年在國際油價較低時錄得的人民幣54.9億元利潤消耗貽盡。

  分析師表示,中國煉油企業仍將難以扭虧為盈,中共政府可能需要進一步提高成品油價格。花旗集團分析師康寧漢表示,即使把最新的漲價因素考慮在內,在目前的油價水平上,中國石化每煉一桶原油仍將蒙受4-5美元的稅前虧損。

  高盛集團在周四的研究報告中表示,僅憑此次漲價不足以使該行業恢復盈利。只要原油價格沒有跌到每桶80美元一線低端,中國方面就可能需要在2008年初再度漲價15%-20%,才能使該行業恢復盈利水平,以促進成品油供應。

10月CPI預計升6.4% 年內應該不會大幅加息

分析人士近日指出,中國10月CPI將再次接近甚至可能超過8月高點,其區間可能在6.4-6.6%之間,但預計11月和12月CPI將有所下降。目前,中國確實進入了加息的敏感期,但年內一次加息54個基點的可能性已可以排除。

  

央行將進一步收縮流動性

  

  分析指出,中國10月食品的月環比大約為0.3-0.5%,因此,同比將上升 17.8%。非食品中住房環比將上升1%左右,同比將上升4.9%,高於上個月的4.2%,其它各項變化不大,考慮這些因素,非食品因素將同比上升1.1-1.2%,略高於上個月。通過計算,10月CPI漲幅區間可能在6.4-6.6%之間。

  根據中國央行過去的加息規律和節奏,今年年內還有加息的空間,當前一年期的利率為3.87%,如果加息一次為4.14%,也還低於CPI。由於2008年CPI可能下降,因此央行可能要考慮明年的物價走勢,但從中性利率的角度來看,即使CPI下降,如果真實產出增速更快上升,加息也是應該的。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保持11%以上增速,因此中性的真實利率也應該相應提高,即使明年CPI降到3.5%,那麼,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利息維持在4-5%不算高。因此,本年度加一次息的可能性比較大。即使央行最終可能不加息,市場的加息預期也將比較強烈。

  政策方面,在保持貨幣增速適度的情況下,中國央行將進一步收縮流動性。提高準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兩者的特徵不一樣,政策的效果也不一樣,兩者不能完全替代。

  由於央行票據可以差別對待金融機構,因此,央行票據還有結構調控的作用,短期內央行會根據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靈活運用。此外,國債也是央行操作的工具,目前央行的6000億元特別國債並沒有全部進入市場,所以央行還可以繼續使用這一工具。

  

加息僅是時間問題

  

  央行10月30日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了20億元1年期央票,較上周增加了10億元,發行利率為3.6055%,較上周大幅上漲了15個基點。央行同時還進行了40億元的28天正回購,利率達到3.05%,較上周也走高了2個基點。

 

  申萬研究所債券研究員屈慶表示,央票的一二級市場利差過大,這樣央票發行量上不去,必須縮小利差以吸引機構認購才能擴大央票發行量。自上次加息推漲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後,該利率已連續四周維持在3.44%的水平,上周則微幅上揚了1個基點至3.45%。

 

  但與此同時,受到資金面階段性緊張和緊縮預期影響,債券二級市場短期債券利率近段時間以來則不斷上漲,導致央票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利差空間不斷加大,1年期央票發行量也已連續七周維持在每周僅10億~50億元的發行規模上。根據中債收益率曲線顯示,目前1年期央票二級市場利率在3.75%左右,此前一二級市場利率相差近30個基點,在本次1年期央票上漲後,兩者利差空間縮小至15個基點左右。

  根據以往經驗,央票利率的上漲往往伴隨著央行的加息行為,此番央票利率的突然大幅鬆動,也再度激起市場對於加息的想像空間。一國有銀行債券人士也表示,1年期央票利率的調整一方面反映了央行希望更多的回籠流動性,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對於加息的暗示。一城商行債券人士說,畢竟加息僅僅是時間問題。1年央票利率上揚,在暗示央行可能加大央票發行量的同時,也可能暗示著再一次加息的臨近。

  央行官員近期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將適當加強調控力度。此外,央行行長助理易綱日前則表示,由於存在通脹壓力,中國將處於加息周期。今年以來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續上漲,8月份創下6.5%的十年來新高,9月份回落至6.2%。而伴隨著CPI的走高,中國央行今年以來已連續5次加息。

  渣打銀行駐上海的高級經濟學家王志浩日前發布報告認為,考慮到短期的通脹壓力仍然較大,而長期通脹趨勢還不明了,同時,銀行信貸增長仍然較快,過剩的流動性並未緩解,而真實利率水平仍處於負的領域等因素,央行在未來還會有3次、每次27個基點的加息。

--------------------------------------------------

 最不能接受的油價上漲方式  
作者:舒聖祥  
發改委決定自11月1日零時起將汽油、柴油和油價格每噸各提高500元。汽油和柴油的全國平均零售價折合每升約分別提高0.4元和0.46元。液化瓦斯出廠價格也相應提高。國家還決定適當提高化肥以外工業用天然氣出廠價格和車用天然氣銷售價格。


應該說,對於這次油價上漲,公眾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國際市場的原油價格上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按照國內油價此前的漲價慣例,成品油漲價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是我注意到,漲價的心理預期並沒有抵減公眾的不滿情緒;相反,不滿的聲音幾乎更甚於前。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本次油價上漲很大程度上是直接在石油巨頭的屢次「逼宮」下實現的。而「逼宮」無疑是公眾最不能接受的油價上漲方式。


早在今年七月份,就有報導說三大石油巨頭聯合上書發改委,要求提高成品油價格。由於當時國內通脹壓力很大,此番聯合上書行動並未得到立即批准。上書不成,石油巨頭又動用成品油批發業務的絕對壟斷權,縮減市場上的成品油供應,這直接造成近期全國油品供應緊張,很多加油站已經沒有柴油可加,汽油供應也日顯緊張。於是,沒過幾天,我們就看到了油價上漲的消息。


石油巨頭的「逼宮」行為對這次油價上漲的重要影響,發改委亦不諱言。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的「成品油調價背景」中,除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上漲之外,就是「近一段時間,部分地區出現油源偏緊、停供限供的現象」,因而,「適當提高成品油價格,是調動企業生產積極性、保障市場供應的迫切需要。」


毋庸置疑,堅不可摧的壟斷地位是石油巨頭據以「逼宮」的全部資本。我們知道,真正充分競爭的市場是不需要政府定價的,政府可以通過鼓勵競爭、擴大供應等方式讓價格下降。今年的豬肉價格上漲,政府就正是這樣來應對的。壟斷與價格控制,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有了壟斷,價格控制才顯得必要。


事實上,石油巨頭對流通領域的壟斷已經被強化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兩大集團享有石油進口專營權,海外進口的原油,必須擁有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發放的排產計劃,否則海關不予入境;所有自產石油和進口原油,皆由兩大公司煉油廠進行煉製,並負責國內全部成品油的批發業務;2001年9月以後,新建的加油站必須由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公司參股或控股。


正因為存在如此徹底的壟斷,因而主管部門的價格控制是公眾利益最後的防線。這道防線一旦被輕易突破,那麼公眾利益就必然遭遇侵犯和剝奪。因此,如果壟斷企業一「逼宮」,價格控制就讓步,那無疑是最為恐怖的事情——「逼宮效應」會被其他壟斷企業效仿,公眾利益今後將無以為靠;同時,這也是公眾最不能接受的事情——既然被賦予了壟斷地位,就必須盡到壟斷企業的社會責任,而不能動輒「停供限供」,主管部門有義務把好控制防線,而不能被「逼宮」行為輕易突破。


一言以蔽之,公眾並不是不可以接受油價的合理上漲,只要有被公認為合理的理由;但公眾最不能接受壟斷巨頭「逼宮」下的油價上漲,因為那是公開搶劫而不是公平博弈——在「逼宮」模式下,壟斷企業就像被慣壞的孩子,而社會公眾就像被遺棄的孤兒。



-------------------------------

穩定國內石油市場  唯有「一路高漲」?(時評)
段興焱

    正當人們為國內成品油市場供需緊張而焦慮不安之時,不日前,中石化表示,為了緩解國內市場成品油供需緊張狀況,將於11月再次組織柴油資源進口,以穩定國內市場,據此,人們似乎鬆了一口氣。豈料,不過數日,2007年11月1日新華網就有報導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0月31日發出通知,決定自11月1日零時起將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價格每噸各提高500元。

    如此看來,穩定國內石油市場,唯有「一路高漲」了。雖然今年以來,國際成品油市場總的來說是一路看漲,但其中亦有回落之時,對此,國內調控成品油價格的手段,卻不外乎漲價時「與國際接軌」,回落時則成「中國特色」,長期居高不下,這便使得人們困惑不已了。

    我們知道, 成品油價格每一番調升,都對相關的鐵路貨運、民航客運、公路運輸等服務價格或收費乃至對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是故,石油的價格改革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問題。我們不能僅僅盯著價格改,而要從價格的形成機制去改。以市場需求為基礎,逐步完善定價機制——發展自己的期貨市場,進而逐步參與國際石油定價,在已開發國家,政府很少參與制定日常的石油價格,只是在面臨油價的暴漲時,實施一定時期的油品價格管制。例如美國、加拿大等國對石油的開發投入、價格形成等問題實行市場化運作,政府基本不予干預。這是由於,政府對石油市場每一步舉措,都備受關注。

    誠然,石油價格不可能一成不變,許多國外的油價上漲了,他們可以以期貨的形式規避價格風險;但是國內油價上漲了,則四大壟斷組織壟斷進口,獲取高額利潤,卻只有讓「水漲船高」了。 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應從石油價格體制改革以及各個環節入手,首先是石油市場體系的建立,打破現行的壟斷勢力,同時實行市場化改革,借鑑國際其他國家成功進行石油定價的有益經驗,促進民營企業參與石油領域發展,形成市場為主導的、各方相互制約的石油價格形成機制。逐步達到穩定國內油價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各級政府率先垂範,從因為僅政府下達的石化行業利潤指標每年高達數百億元來說,就為壟斷企業油價的「一路高漲」行為提供了口實,進而人為製造了許多「尋租」機會。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1104/6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