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投資理財 > 正文

學學韓國富人的理財習慣

作者:



  ■有錢人說,負債也是一種資產,有錢也不付全款。


  ■富豪們著眼於巴菲特「一次都未賠過本」,而一般人只看到「他是一個賺了數百億美元的超級大富豪」,這就是差別。


  負債也是一種資產


  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讓錢靈活滾動起來的人,另一種是無形中把錢滾走的人。富人總是那種讓錢靈活滾動起來的人。


  趙賢浩先生今年36歲,是某外資銀行的一名高級白領。2005年,他以自己的名義購買了一套公寓。為了不給父母增加額外的負擔,趙先生拒絕了父母的資助,而是選擇去銀行貸款。年薪過億韓元的他還要用這種方式購房,確實讓人有些不解。對此,趙先生說:「理由有二:第一是稅金問題,其次,負債也是一種資產。」只要你能活用負債,就能發揮良好的「槓桿效應」。所謂的「槓桿效應」,就是將借來的錢作為槓桿,增加自有資本的利潤。


  舉例說來,用自己的10億韓元賺到了1億韓元,那麼,自有資本的報酬率為10%,但是,倘若用自己的5億韓元和借來的5億韓元投資賺了1億韓元,那麼,自有資本的報酬率就是20%。


  所以,在經濟上並不拮据的新生代富豪們明明有充足的錢,還要選擇從銀行貸款,一句話,新生代富豪們看待「債」的角度與常人不同。


  只想還債的人成不了富豪。


  許多人犯下過愚蠢的錯誤——儘可能減少償還時間以便減少須支付的利息額度,每當手頭稍有充裕,第一件事就是往銀行跑。新生代富豪們認為這是一種很不明智的做法。因為提前還貸可以省很多利息,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然而,眾人只解其一,不解其二,那就是如果將還債的錢投資到其他地方,或許還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就算天塌下來,也要保住本錢


  徐泰洙(36歲)是韓國某消費信貸公司的總裁,掌管招數百億韓元的流動。他在放貸、從中抽取利息的過程中,明白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如何保住本錢」比「如何收回利息」更重要,抵押物品不能成為保住本錢的保證。能保住本錢就是賺錢。


  新生代富豪們成功投資的基本原則有三:穩定性、報酬率、周轉率。一般來說,在這三大原則當中,新生代富豪們最看重的是哪一個原則呢?大多數新生代富豪們都首選「穩定性」。因為失去了本錢,就等於失去了一切。


  渴望成為富人的人大體上都比較重視報酬率,不過,新生代富豪們則是在穩定性的基礎上求收益。新生代富豪也好,普通人也好,在炒股或者炒房地產以前,道聽途說或者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都差不多。不過,新生代富豪們在學習如何保住投資本錢上,卻比普通人努力得多。因此,新生代富豪熟悉投資秘訣,在培養自己準確選擇高投資回報對象、創出高收益的眼光之前,首先培養的是管理風險的能力。一般人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是將許多投資對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從而選擇自認為報酬率高的投資對象,而不管其伴隨的風險怎樣。


  許多媒體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而編造出來的「在短時間內能將本錢翻幾番」的投資故事,讓讀者看得心神蕩漾。但大家靜下心來想一想,即便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韓國,又有哪個投資者能通過炒股取得與巴菲特並駕齊驅的收益呢?即便是巴菲特,他的平均投資報酬率也只有26.5%。巴菲特縱橫股市40年,年報酬率達到100%的好運卻一次都未碰到過。


  是不是很失望?那再仔細品味一下這句話:「巴菲特縱橫股市40年,卻一次都未賠過本。」


  新生代富豪將這一點奉為投資真理。在巴菲特的投資秘訣中,新生代富豪們著眼於「一次都未賠過本」,而一般人只盯著「他是一個賺了數百億美元的超級大富豪」。這就是一般人和富人在投資觀念上的差異。


  通過炒股積累了不菲身家的巴菲特,在談到自己的成功秘訣時說:「投資原則一:絕對不能把本錢丟了;投資原則二:一定要堅守投資原則一。」


         炒基金的奧妙


  新生代富豪們採取的投資戰略是穩重求勝,及在穩定性中追求收益性。


  眾所周知,投資在任何時候都伴隨著風險,只是風險的大小不同罷了。不過,在資本的世界裡,風險也意味著機會。


  那麼,管理風險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呢?就是「明確投資對象的時候」,新生代富豪們一致首選「低危險、高收益」的戰略。大部分的新生代富豪並不喜歡高風險、高收益。


  新生代富豪絕不是那種甘冒風險的人(risktaker)。他們也不是一味規避風險的人(riskavoider)。


  新生代富豪們是熟知如何管理風險的人(riskmanager)。


  金京民(45歲)因投資IT風險企業的股票,經歷了從頂點跌至冰點的厄運。痛定思痛後,金先生開始由直接投資轉為間接投資。


  2000年年初的某日,金先生正在某國出差,忽聞自己購買的IT股票暴跌,等他跌跌撞撞回國時,他發現自己投資於IT風險股的巨額資金付諸東流。第一次投資就以失敗而告終,金先生真正體會到什麼叫「當頭一棒」。在經過自己的一番研究後,他選擇了基金投資。即便要用30年也要將這3年在股票市場上損失的錢賺回來,抱著這樣的思想,他開始了基金投資。


  結果,沒等30年,金先生靠投資基金來彌補炒股損失的願望就實現了。


  2002年夏,韓國股票市場開始回暖,股價指數衝破有史以來的最高點,股市的好轉也為金先生帶來了好運,他購入的股票型基金,收益直線上升。投資基金不過三年,他不僅把過去三年間的損失全收了回來,而且額外賺了很多錢。


      追求穩定性的投資者宜做間接投資


  一般來說,年齡在30歲左右的新生代富豪首選直接投資。年輕、雄心、熱情再加上直接投資成就了他們的富豪之夢,但是40歲的富豪比30歲的富豪更傾向於穩定性的投資,即通過基金來做間接投資。


  大體上,韓國30-40歲的富豪一般都採用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並行的方法,但是,年齡層不同,投資重心的偏差顯而易見。


  在選擇基金商品作為間接投資的手段時,一般都遵循以下五條原則。


  第一,不能一味信奉基金代理商推薦給你的商品。


  要知道,基金代理商是根據銷售額來拿提成的,他們在向顧客銷售商品的時候,不是站在顧客的立場上為顧客著想,而是站在公司的立場上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


  第二,仔細看一下基金商品過去的業績而不是現在的業績。


  選擇一個合適的基金商品,並不比選擇一個好的配偶容易。需要注意一點,你一定要確認,將來為你服務的那位基金經理,是否就是過去創造良好基金業績的那位?此外,還要注意基金商品每年的報酬率偏差不至於太大。


  第三,不要固執地選擇收益率超過市場平均收益的基金商品。


  新生代富豪一般都會選擇接近平均收益率、有收益保障的基金。


  第四,從長期投資來考慮,不要選擇債券和股票混合型基金,而應該選擇單純的股票型基金。


  第五,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許多人為了追求最好的基金而不斷地「倒手」,但要知道,期待基金收益率永遠停在最高點時不明智的想法。《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富人的28個理財習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114/7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