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假結婚 綠卡代價高

作者:

紐約華埠各種移民事務所、職業介紹所林立,業務範圍包括結婚、離婚等。(曾慧燕攝)

    假結婚 綠卡代價高/曾慧燕

    「假結婚,真移民」。綠卡何價?移民何價?非法移民為了一紙綠卡,血淚故事天天上演。漫長移民路,拋擲金錢,揮灑血淚,多少委屈只能打落門牙和血吞。幸運者苦盡甘來,「修成正果」,如願拿到綠卡。不幸者「綠卡不綠,美夢不美」,賠了夫人又折兵」,還有可能吃官司。
    
    對於懷抱美國夢的人來說,拿到綠卡,是完成夢想的一個重大里程碑。有人因此不惜鋌而走險,透過假結婚拿綠卡,這在新移民社區屢見不鮮,也是一些華人的移民方式。
    
    熟知內情的福州僑領指出,不少福州鄉親都是透過假結婚獲得身份,有人甚至「肥水不流外人田」,採用「家族聯姻」、叔嫂通婚」及「近親結婚」等方式。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紐約華人移民律師指出,獲得綠卡的幾大途徑,包括投資、依親、工作、結婚及政治庇護等。政治庇護聽起來複雜,卻是得到綠卡的捷徑之一;另一最快捷的途徑則是與美國公民結婚,前後大約只要三年時間,而且拿到綠卡兩年後即可申請成為公民,由於「婚姻綠卡」安全可靠,不少華人趨之若鶩。
    
    如果當事人與美國公民真心相愛而結婚,申請綠卡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有人卻存心欺騙,試圖透過假結婚拿綠卡。目前在紐約華埠,假結婚行情由6萬5000元至7萬5000元不等,可以分期付款。
    
    羊入虎口 悔不當初
    
    來自中國廣東的珍妮(為保護採訪對象,假結婚的主角均為化名)表示,要取得美國綠卡,工作跟結婚都是可取之道,但透過勞工紙獲綠卡的移民路太漫長,還要忍受僱主的「奴工剝削」。在辦身份不順利和生活壓力下,受過高等教育的她,「不得不向現實低頭」,透過紐約法拉盛一家婚姻介紹所,與一名來自台灣的美國公民假結婚,對方因欠下賭債,
    急需還款,雙方談妥以6萬元「成交」。
    
    珍妮說,一旦踏上這條漫漫移民路,就必須面對困難、坎坷、屈辱和磨難。從開始「結婚」到申請綠卡,共花了三年多時間,就她所知,這還算是比較順利的。不過,珍妮獲得綠
    卡的箇中辛酸,沒有經歷過的人難以體會,作為「過來人」,她現在仍不堪回首這段經歷
    。
    
    她不諱言,期間曾多次被迫成為對方的洩慾工具,對方性慾超強,需索無度,「好像『雞頭』一樣沒完沒了」,經常在半夜熟睡時,還要弄醒她……幸好最後她終於順利拿到綠卡,並將留在大陸老家的子女申請來美團聚,然後跟對方辦妥「離婚」手續,「守得雲開見月明」。而她的假老公由於賭性不改,目前又跟另一名來自中國大陸的女子「假結婚」以償還賭債。
    
    像珍妮「假丈夫」一再結婚、「離婚」的情況算不了什麼,有人為了迅速致富,三年內甚至結婚七、八次,甚至有人最高紀錄27次。
    
    相對而言,像珍妮這種透過假結婚「修成正果」的結局還算不錯,有人卻就此「羊入虎口」,不知要熬到什麼時候才能填滿這假結婚的萬丈溝壑?
    
    在紐約法拉盛一家髮型屋任職髮型師的朱迪,原來在四川老家開設理髮店,生意還算不錯,一家四口和和樂樂。
    
    三年前,朱迪遇到一個「機會」,在朋友慫恿下,花了一大筆錢買通負責組團來美「商務考察」的幹部,持B1簽證抵達紐約。
    
    為了取得美國居留權,達到將兩個兒子弄來美國尋找「美好前途」的目的,朱迪與丈夫達成共識,先辦理「離婚」,然後透過熟人介紹,與一名美國白人男子「假結婚」,雙方談好的價碼是五萬元,首期付款一萬元。
    
    最初朱迪滿心歡喜,以為找到了一條全家實現美國夢的「捷徑」,「我根本沒想到這是噩夢的開始。」
    
    原來,這名白人是個前科累累的「癮君子」,已因吸毒、非法持有毒品等罪名「三進宮」(坐監服刑)。朱迪跟他「結婚」後,為了製造假象,以騙取移民局相信這是一樁「真實婚姻」,兩人覓屋同居,由朱迪每月負擔房租一千元。
    
    朱迪說,「婚前」並不知道對方有「犯罪紀錄」,她埋怨介紹人沒有跟她「說清楚,講明白」。兩人一起同居三年,她不但每月要付房租,還要負擔對方的零花錢,甚至購買毒品
    的費用。她辛苦打工的血汗錢,全部給了「假丈夫」及律師。
    
    這幾年,朱迪過的是「暗無天日」的日子,苦不堪言,「假丈夫」對她予取予求。每天她
    下班回家,他就要她交出當天的小費,稍不順從就對她拳打腳踢,還揚言「破罐子破摔」,如果「不聽話」就要向移民局揭發他倆是假夫妻。朱迪只能「眼淚往心裡流」,不敢讓
    四川家人知道實情,唯一盼望是早日拿到綠卡。
    
    可是,朱迪好不容易在去年10月等到與移民局官員面談,但沒有通過,估計由於對方進出監獄多次,且兩人年紀有差距,加上言語不通,引起移民局官員懷疑兩人婚姻的真實性。
    
    
    這一來,朱迪精神幾乎崩潰。她說,過去幾年吃了許多苦,雖然「白打工」,但有盼頭,一直忍耐,希望拿到綠卡後脫離苦海,沒想到案子被移民局否決,雖然她已委託律師上訴,但迄今沒有下文,她非常擔心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由於精神負擔過重,朱迪患上了神經衰弱及憂鬱症,經常失眠,有時整晚輾轉反側無法入寐,眼睜睜到天亮。「這種精神凌遲令我有時真想一死了之,如果不是想到兒子還指望我
    申請他們來美,我真活不下去了。」
    
    與此同時,對方變本加厲對她加緊「壓榨」,有時甚至在她打工的髮型屋門外守候,她一出門就被對方「搜身」,身上所有現金全被搜走。
    
    有天晚上,「假丈夫」毒癮發作,恰好那天朱迪例休,身無分文,對方將她打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朱迪忍疼逃出家門,向朋友哭訴。朋友勸她報警求助。「假丈夫」最後被控以「家暴」罪名,目前還押監房,經常在獄中打對方付費電話給朱迪索取金錢,並揚言出獄後給她「好看」。朱迪感覺自己身陷絕境,山窮水盡,天天作惡夢,更害怕假丈夫出獄後報復她,大有「早知今日,悔不當初」之感。……
    
    做假心虛 綠卡何價
    
    來自河南的海倫雖然家庭經濟貧窮,但夫妻感情美滿幸福。她的丈夫一直希望擺脫貧困環境,不惜先跟海倫「假離婚」,然後變賣家產,透過一名鄉親牽線,以3萬8000元代價,讓妻子跟紐約一名馬來西亞華人「假結婚」。
    
    海倫以「過埠新娘」的身份,順利到達美國。兩年多後通過移民局面談,取得綠卡,兩年後取得公民,與假老公各走各路。本來以為可以公民身份跟丈夫復婚,但九一一後美國移民政策遽變,一些以同樣手段取得居留權的愛侶,由於「舊愛難忘」,「破鏡重圓」後,卻被移民局查出當初是透過假結婚取得綠卡而被取消身份。海倫夫婦不敢「重蹈覆轍」,只好以同居人身份「再續前緣」,持旅遊簽證來美的丈夫,目前已逾期居留成了非法移民
    。
    
    海倫感慨地說:「移民何價?綠卡何價?幸好我們感情基礎牢固,經得起考驗,但身邊不知多少朋友,就這樣弄假成真,勞燕分飛。」
    
    來自廣東台山的阿美,年紀輕輕就不幸喪偶,辛苦拉拔兩個兒子。為了改變命運,她以三萬元代價跟一名大她30歲的台山老華僑假結婚,很快拿到綠卡,兩個兒子也如願以償移民來美。她隨即辦妥離婚手續,但膽小的她一直心虛,生怕某天被移民局揭發「假結婚」的事實。「我這人不能做虧心事。那些年,我過的是提心弔膽的日子,常常夜晚作惡夢,夢到被移民局官員戴上手銬遣送回大陸。」
    
    三年前,阿美時年74歲的「前夫」病故,她才鬆了一口氣,「自此我不再做惡夢,因老頭子已死,即使有人來查,也死無對證了」。阿美如釋重負。
    
    為了全心全意撫養兩個孩子,阿美「離婚」後一直沒有再婚,靠做美容獨力負擔家計。兩年前,小兒子也大學畢業了,為了減輕阿美負擔,沒有繼續讀研究所。
    
    阿美說,現在總算苦盡甘來,兩個兒子孝順懂事,還一直勸她物色「老伴」。有人說她打工辛苦,開價六萬元介紹一名假結婚對像給她,但她不為所動。她說,自己曾經為了身份做過「違法亂紀」的事,那些年擔驚受怕的滋味不好受。現在好不容易走出陰影,不能「見錢眼開」一錯再錯。年近半百,她不再求財,圖的是平平安安,無災無難。因此,她寧可放棄六萬元,「也要來真的」。「老伴,老伴,就是老來有個伴。」她希望遇到一個理想的結婚對象,有一處避風的港灣和可以依傍的肩膀,共度人世滄桑。
    
    「另結新歡」 美國夢碎
    
    居住在福州連江縣琯頭鎮的董女,2003年透過紐約一名閩籍黃姓蛇頭,聯絡到一名來自台
    灣的潘姓美籍男子到福州和她辦理結婚手續,當初和蛇頭講好全套費用為六萬元,由在美
    的妹妹先付1萬8000元「頭期款」,然後等待婚姻移民,一直等到2006年,還沒等到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寄來面談通知。
    
    由於拖的時間太長,潘先生失去耐性,委託他人在中國同董女辦了離婚手續。董的妹妹此後多次找黃姓蛇頭討還定金,都被對方以沒錢為由拒絕,董妹只好向美國福建同鄉會求助
    。
    
    福建同鄉會同時還接到另一宗假丈夫「另結新歡」、索賠無門的投訴,受害人是鄭姓閩籍男子在福州老家的小姨子,假結婚對象是報住維吉尼亞州的華裔現役士兵。由人居仲介紹,2002年收到假結婚費用後,到大陸與鄭的小姨領取結婚證,並向移民局遞交移民申請。不料該名華裔士兵後來有了結婚對象,而鄭先生的小姨申請來美久無音訊,在未知會其小姨的情況下,就逕自向移民局撤銷她的移民擔保。
    
    如今,鄭先生的小姨需要假丈夫到中國辦理離婚手續,但無法聯絡到他,也不知道他是否已在美國法院單方面提出離婚。女方因「已婚」身份,年逾三十仍無法結婚,心急如焚。
    
    
    鄭先生一方面希望小姨能儘快從這宗虛假婚姻中解放出來,一方面也希望能找到那名華裔士兵重婚的證據,期待他受到法律懲罰,並討回款項。
    
    「叔嫂通婚」 錯綜複雜
    
    「金色冒險號」事件後,美執法當局大力打擊華人偷渡活動,過去從海路成批偷渡的途徑幾乎被截斷,偷渡風險更大,假結婚方式隨之興起,成為「圖安全、要身份」偷渡者的最愛,價格隨之水漲船高,由最初三萬多元上升到目前的七萬多元。
    
    由親友或熟人介紹「結婚對像」給有意從中國大陸移民來美者,其中「母帶子」是最受歡迎的組合。所謂「母帶子」,即從美國回大陸假結婚者,與對方結婚後,連對方的子女一
    起申請來美。
    
    根據目前假結婚市場的行情,大陸人士利用假結婚方式來美,單身價格漲到七萬多元,攜帶兩個小孩的價格約13萬元,每增加一個小孩多加三、四萬元,多一個大人則需要增加五萬元。雖然收費不菲,但仍然「划算」,因為全家可同時移民,平均每人約四萬元,比起每人七萬元的行情要低。
    
    在福州人社區,不少福州籍假結婚者大多透過親友或熟人介紹「完婚」,既可省去中間介
    紹費,也可令「婚姻」保密性高,不至於「花了錢還拿不到身份」。
    
    隨著假結婚等途逕取得合法身份費用的大幅升高,一些福州新移民開始與自家人進行「聯姻」,希望取得合法身份。在福州等地區,離婚案件激增,離婚理由千奇百怪,但不少離婚案都是為了便於以結婚理由來美取得身份。
    
    有的夫妻為免配偶一方假結婚後「假戲真做」,同時基於「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認為在自家人中尋找假結婚對像最安全可靠,一旦遇到法律上的麻煩,也不會人財兩空,但有時人算不如天算。
    
    紐約福州人社區,2003年曾爆出錯綜複雜的「叔嫂通婚」三角婚姻關係。時年37歲的閩籍貨車司機李光良遭劫殺,保險理賠時發現他法律上的配偶李麗雲原來竟是他的嫂子,結髮妻子是陳梅英,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根據相關法律,遭劫殺的李光良的遺孀及兩名幼子可獲工傷賠償五萬多元,但州工傷賠償
    局調查法律文件時卻發現,李光良生前提供的「合法配偶」另有他人,而非髮妻「陳梅英
    」,使這樁賠償變得錯綜複雜,稽查處探員開始介入調查與此案所有相關人士,是否涉及
    保險詐欺。
    
    了解內情的人士指出,其實李光良與李麗雲是叔嫂關係,由於李麗雲有綠卡,李光良通過「叔嫂聯姻」獲合法身份,兩人「合法離婚」半個月後,李光良遇害。所以李光良的「合
    法配偶」仍應是陳梅英,但由於法律文件離婚判決的配偶是李麗雲,引起保險公司懷疑有人「詐欺」。混亂的三角婚姻關係,令這宗原本簡單的工傷保險賠償變得錯綜複雜。
    
    一名透過假結婚途徑申請堂兄來美、並順利拿到綠卡的閩籍女子理直氣壯表示,這是「利人又利己」的好事。既可為自己增加數萬元經濟收益,又可幫助有需要的人實現美國夢,何樂不為?不過,她承認,這種事要「見好就收」,做一次就夠了,否則「上得山多終遇虎」。
    
    假結婚 一條龍作業
    
    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中文媒體以刊登徵婚廣告為餌,實際上從事假結婚的不法勾當,引起聯調局注意。聯調局官員證實,聯邦調查局紐約辦公室每天都有專人檢查中文媒體廣告及新聞,然後根據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從中找出可能與犯罪活動有關的蛛絲馬跡,搜尋出隱藏在背後的「大魚」。
    
    聯調局官員指出,不法分子偽裝成「客戶」刊登徵婚啟事,以招收應徵者,對方取得聯絡後,開始實質談判,內容包括假結婚費用、支付方式及如何前往大陸與假配偶登記結婚等細節。每談成一筆生意都可牟取暴利。
    
    華裔社區居中安排假結婚者,除了透過婚姻介紹所、移民服務社等,還有不少人是透過華文媒體的徵婚廣告。有的假結婚對像仍在中國大陸,願意假結婚的美國公民由仲介安排,代付機票旅費等費用,飛到中國大陸與假結婚對像見面,並有結婚吃喜酒、拍婚紗照等證據,似模似樣。這類出人頭者通常會先收取部分訂金,並依照綠卡申辦進度再分期收取餘款。每個出人頭者可以拿到五萬至六萬元不等的酬勞。
    
    熟知假結婚作業程序的人士指出,「假結婚,真移民」方式在美國東西岸盛行,並由最初的單一個案發展到集團式經營,「一條龍」作業。
    
    2007年12月,美國國務院外交安全服務局破獲一個以打擊假結婚為目標的「害羞新娘行動」(Operation Blushing Bride),此案先後有六名華人涉案判刑。該局駐舊金山分局局長杜肯引述國務院的資料指出,2003年及2004年間,一個以華裔為主經營假結婚業務的集團,以南加州的Pasadena市和San Gabriel市為基地,服務對像包括舊金山灣區的華裔和白人。該集團在中文報紙上刊登廣告,表示可協助中國公民與美國公民假結婚,以取得綠卡。
    
    一旦物色到假結婚對象,該集團則安排男女雙方到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或洛杉磯登記結婚,然後再協助假新娘及新郎將文件交移民局申請綠卡。
    
    此前的2007年7月,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在加州橙縣也破獲一個以「假結婚」為名、替上百名越裔和華裔騙取移民身份的犯罪集團,其中10名嫌犯都是美國公民,多為來自橙縣小西貢和聖蓋博谷地區的亞裔。
    
    早在2002年,美國國土安全部及移民和海關執法局就已注意到一些美國公民不只為一位配偶申請綠卡,甚至有人多次結婚、離婚,從而成立一項代號為「新婚遊戲」的行動(Opeation Newly-wed Game),就事件展開調查,結果破獲一個主要為來自中國及越南的非法移民申辦綠卡的假結婚詐騙集團。移民局是因發現當事人短時間內多次與他人結婚而揭發此案。
    
    這個規模龐大的詐騙集團,涉案人以越裔和越華裔為主,有50多人被起訴, 罪名是透過假結婚手段騙取綠卡、濫用簽證、提供假移民文件與婚姻欺騙等。關鍵人物陳婷娜(Tina Tran)被控至少策劃70宗假結婚案,以及一百多宗利用合法公民身份,替國外的假配偶及假繼子女申請簽證。最後她被判刑37個月。
    
    這個集團以橙縣小西貢為基地,四處兜攬想來美國的「客戶」;或透過旅行社從中安排,也有人在賭場物色輸錢賭客,以替他們還債做餌,換取同意與來自中國大陸或越南的對象
    假結婚。該集團向每位「客人」收費六萬元,包括安排美國公民前往中國或越南「相親」的旅費、辦理來美簽證申請費及給付假配偶的「紅包」(通常為五千元到兩萬元不等)等
    。
    
    這個集團內部以「協調者」(facilitators)、「招聘者」(recruiters)和「離婚者」(peti-tioners)等分工。「招聘者」尋找願意配合假結婚的美國公民,「協調者」將假
    配偶與美國公民配對,「撮合」對像成功後,安排美國公民到中國或越南和對像結婚,接著為假配偶申辦來美簽證,指導假夫妻在移民局面談時的應對技巧,並要求雙方拍攝假結婚照、提交假情書及共同申報所得稅、開設共同銀行帳戶,把兩人名字列在水電瓦斯費帳單上等。當局通常要求這種「婚姻綠卡」的夫妻共同繳稅三年,並要購買人壽保險,這樣通過移民局面談的可能性較大。
    
    假夫妻為使移民官信以為真,在專人指導下進行「沙盤演練」。如互相告知各自私處特徵及行房表現,以便在移民官分開問話時「統一口供」。有的移民官可能只會問「夫婦」各
    自睡覺習慣,「是左邊還是右邊」,電視機放哪裡等?但有的移民官會詢問一些更隱私的問題。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美加兩國華人移民離婚、再婚個案增多,婚姻問題越來越複雜化。鑑於「假結婚,真移民」的例子屢見不鮮,美加兩國駐外移民官開始從嚴審核擔保移民申請配偶案的婚姻真實性。由於審量角度不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往往波及一些真實的申請案被拒,造成夫妻長期相隔兩地、無法團聚,現代悲歡離合的家庭悲劇不斷上演。
    
    華人移民律師指出,以丈夫或妻子名義替在海外的配偶申請移民時,移民官一般審視的重點包括:一、當事人婚姻真實性;二、擔保人的經濟能力;三、被擔保者的安全背景;四、身體健康情況。尤其是雙方的夫妻關係是否「有名無實」,常會被移民官員用「放大鏡
    」來嚴格審查。在這四項審核標準當中,第二項經濟因素和第四項身體健康條件,還算容易補足或解決,但被擔保人若被查出曾有犯罪或吸毒紀錄,就很難通融。
    
    他指出,最棘手的問題是被盤問婚姻歷史和交往經過細節所造成的尷尬。傳聞某些華人以假結婚方式,企圖矇混過關為移民鋪路,移民官對這種非法移民現象已有戒心,所以在面談時常常會先入為主地詳細盤問當事人,有時候還會出刁鑽的難題,令面談者幾乎招架不住。
    
    公開徵婚 自投羅網
    
    其實,假結婚並非華人專利,其他在美族裔也不遑多讓。紐約市去年8月破獲利用假結婚騙取綠卡的不法集團,並在曼哈坦逮捕五名嫌犯。據曼哈坦聯邦法院的起訴書指出,該集團協助數百名來自東歐國家的移民獲得永久居留權,並藉此獲得數百萬元不法利益。
    
    為騙取綠卡假結婚在北美地區早已是公開的秘密,這種交易是見不得光的,只能在私底下偷偷摸摸進行,但竟然有人「太歲頭上動土」,明目張胆登廣告找假結婚對象。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還真的發現有人在報章刊出這樣的廣告。
    
    住在洛杉磯的24歲俄國女子尤莉亞?卡利尼納(Yuliya Kalinina),以身為亞美尼亞裔、在俄羅斯遭受迫害為理由,向美國申請政治庇護。但因曠日持久,案子遲遲沒有下文,
    唯恐時間到被遣送回國,與同居男友想出在網路公開「綠卡徵婚」的點子。
    
    尤莉亞的男友狄米屈?柴夫克洛夫(Dmitri Chavkerov)也是非法移民。他想拿綠卡,便試圖先「嫁掉」尤莉亞。等她綠卡到手,辦好離婚,回過頭來再嫁他,讓他拿綠卡。為了「滴水不漏」,狄米屈特地透過網路函授取得「牧師」資格,好為尤莉亞「證婚」。
    
    尤莉亞便從2005年10月開始,在Craigslist 網站張貼徵婚分類廣告。內容非常「開門見山」:「綠卡徵婚。每月願付三百元,總額1萬5000元。純友誼交易,不涉性行為,無須同居。」其中「無須」以大寫NOT顯示。
    
    固定在網路監視不法行為的移民局人員,剛看到這則廣告時不禁嚇一跳,起先懷疑有人開玩笑。但廣告接連出現八次,相信有人是「玩真的」。
    
    為免打草驚蛇,移民局從Craigslist查出登廣告客戶的電腦資料中,知道尤莉亞使用谷歌(Google)電郵。在谷歌(Google)合作下,開始監看她的電郵,掌握她的一舉一動。尤莉亞透過網路廣路與30歲的迪士尼樂園員工班哲明?亞當斯(Benjamin C. Adams)搭上線,兩人於去年2月17日「結婚」,「證婚人」是尤莉亞的男友狄米屈「牧師」。
    
    不過,婚後尤莉亞和亞當斯並不住在一起。只是依約給亞當斯租了一輛全新2006年福特野馬(Mustang),去年4月亞當斯向移民局提出辦理「太太」尤莉亞綠卡的申請。
    
    移民局「請君入甕」,繼續在幕後「看好戲」。去年12月收網逮捕兩名當事人。原本尤莉亞在美仍是合法居留身份,也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期間她的政治庇護案開庭通知終於下來,日期剛好在她因假結婚案出庭日的一星期後,她卻被移民局活逮,面臨牢獄之災。若罪名成立,這對假夫妻將會面臨五年以上刑期。而這名倒楣的當事人辯稱,她不知道涉嫌出錢找假老公是違法行為。
    
    移民局官員Robert表示,近年來,假結婚型式騙取公民證的案件層出不窮,但藉由網路「
    徵婚」的案例還是第一次。他強調,一旦有這方面的案底,未來成為公民的機會非常渺茫
    。
    
    假結婚風行移民社區,這種現象引起社會大眾關注,近年更被搬上銀幕或舞台。如由第二代百老匯劇團創辦人楊呈偉編導的歌舞劇「囍宴」,敘述一個來自台北的男同性戀者,基於觀念保守的雙親壓力,與來自中國大陸的女非法移民假結婚,「妻子」又陰錯陽差懷孕,從而產生一連串笑中帶淚的故事。
    
    由導演秦劍執導、以華人在紐約生活為題材的《華埠的故事》,第一集〈紐約琴聲〉也是描寫假結婚的故事,主要內容是敘述一華人非法移民為綠卡假結婚,最後釀成家庭悲劇。
    
    
    洛杉磯華人執業律師鄧洪對世界日報表示,現在移民局對假結婚查得很嚴,以前僅有三千人專查假結婚案,現在增加到六千人,被查出假結婚的可能性很大。他提醒華人同胞,千萬不要讓人偽造假證件、走假結婚的路,一旦東窗事發,不但人財兩空,還要坐牢。
    
    (北美世界日報《世界周刊》2008/02/24)
    
    假結婚、真移民在北美華人社區大行其道,但因此上當被騙巨額金錢的個案屢有所聞。圖為閩籍受害人展示銀行匯款單據、假結婚婚紗照及與假結婚對像出遊照片等證物。(簡一夫攝)

假結婚 綠卡代價高/曾慧燕
   

責任編輯: 於飛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228/7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