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奧運變「噩運」 北京小商家叫苦

      中共為確保奧賽安全無虞,祭出前所未有的安全緊箍咒,代價就是北京無數小企業不僅無法搭上奧賽商機的順風車,還得關門歇業,出口業也因外國車間檢測員無法入境,導致近期生意紛紛外流東南亞,企業老闆心中只能滴血。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北京當局寧可犧牲經濟也要辦好奧賽。以交通管制為例,官方禁止非相關貨車進入北京內,導致搬家公司和物流業處於停業狀態,部分車間也因無法引進原材料而停業。 (博訊 boxun.com)

    
    餐飲業更是雪上加霜。南韓聯合通訊社報導,北京火車站附近某餐館老闆大吐苦水,表示政府嚴格安全措施,導致流動人口銳減,顧客只有平時一半。
    
    市中心奧賽場館附近不少餐飲、小吃與酒吧,都被勒令停業一個月,原因是確保全全,迫使部分業主取消與一些大公司早就敲定的包場或包餐合約。
    
    一家餐廳老闆說:「我想應該不會拿到任何賠償,連問都不用問。你只能巴望他們可能會給一點什麼東西。」部分照常運作的企業,發現安全檢測已到煩不勝煩的程度。一位負責送速遞的速遞員透露,現在他每進入一座大廈,都有保全人員檢測物品,去火車站或機場送件更麻煩,如今他每天得接受近20次的安檢。
    
    大陸民眾歡喜迎接奧賽的心情,在北京已為肅殺緊張的氣氛完全替換,先前打算在奧賽期間大賺一筆的商家店鋪,如今只能望眼興嘆。
    
    部分北京市民坦言,保全措施過於嚴密,加上北京市中心的企業休假,政府機關也沒有開門營業,使得市內除了有人慶祝京奧的場所外,一般街道顯得比平日冷清。有些商店即使沒有被官方下令暫時停業,也因客源大減而乾脆休息。
    
    一位吳姓北京市民表示,他買不到京奧門票,不能到場館附近感受氣氛,暫時退出北京,到外地度假。
    
    問題不止於此。英國周日獨立報報導,上海市場研究機構Access Asia 首席中國分析師弗倫奇指出,北京奧賽安全壁壘還會造成長期問題,特別是耶誕節旺季將至,但外商派至大陸出口商車間的檢測人員,因無法獲取簽證入境,造成歐美廠商無法下單向大陸訂貨。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經濟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812/9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