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年底將有更多工廠關閉 多少老闆從大陸出走?

起初,江蘇人陶壽龍把公司帳簿燒了,接著轉讓了個人高爾夫俱樂部會員資格,並處理了自己的高級轎車。

最後,他走人了。就這樣,中國最大的印染企業--擁有4個工廠、有31個足球場那麼大、4000名員工以及至少2億元人民幣債務--成為歷史。

"我們差不多完了。"上個月守在陶的公司--江龍集團的300名供貨商之一的毛有明(音)說。38歲的他在一個咖啡店點起一支香菸,平靜地談起他的工業煤氣公司的黯淡將來。毛說,陶欠他85萬美元,占他公司年收入的60%。"我們都發不出工資,我們也快破產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工業經濟的曹建海說,據政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有6.7萬家大小工廠關閉。他說,年底前總共將有超過10萬家工廠被關閉。

隨著更多工廠在中國被關閉,老闆逃跑的報導會變得更常見,這加重了此次至少10年內的最嚴重製造業下滑造成的損害。

工廠關閉潮始於廣東省,30年前中國的經濟改革就從那裡起步。該地區占中國出口的30%,但過去幾年來,深圳、東莞和其他城市開始尋求清潔環境和打造更多基於服務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經濟,生產勞力密集型產品如鞋類、服裝和家具的廠家不再受歡迎。

據官方數據顯示,9月份前中國除服裝等少數項目外,出口勢頭仍保持強勁。但許多出口商沒有贏利,其他則訂單日益減少或資金吃緊。"別提美國市場了,"佛山一家家具公司總經理抱怨說,"甚至我們的歐洲市場過去兩個月來都大跌,因為歐元貶值了。"

33歲的楊聲剛(音)在深圳一家鞋廠幹了7年,從最初在生產線上干一個月50美元,到後來成為工頭後收入增加了5倍。他說,今年春天起香港老闆開始拖欠工資,到9月份的一個早上,工廠突然被關閉了。"老闆走了。"楊說,"我得拿回5個月的工錢,家裡人需要錢吃飯過日子。"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表示,他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香港老闆不告而別。"這是不對的,"劉說。許多人逃跑是因為他們想一走了之,把債務拋諸腦後,不用面對憤怒的供應商、銀行、雇員或監管者。有時候,幫助經營的親戚和經理也會逃跑,一些工廠除了關閉別無選擇。

據香港工業總會估算,香港商人經營的7萬家工廠中,多達15%將在今年關閉。他說,更多工廠很可能在2月份中國春節期間關閉,那時數以百萬的農民工都回家過年了。"一旦工人回家了,他們就可以安安靜靜地把工廠關閉。"他說。

台灣在廣東經營約2萬家工廠,其中一些老闆已不告而別。另據官方媒體報導,在山東省,幾十家韓國出口公司的經理業已逃跑。

原載美國《洛杉磯時報》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青年參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109/109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