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投資理財 > 正文

夫妻如何成為理財拍檔

作者:

 

 一對夫妻在珠寶特價專櫃選購珠寶。

先生說:「這個月的房貸繳款快要到期了,你去繳好嗎?」太太回說:「為什麼要我繳,不是說好你繳的嗎?你的錢用哪去了?」先生說:「哪有,我的錢都繳了保險費了」。類似的場景可能發生在你我的周遭,甚至是我們身上。

如果你問一問已婚的人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婚姻美滿幸福,他們大概不會說,那是因為找到了理財觀念相同的心靈伴侶。擁有願意與你充分分享理財觀念的另一半,婚姻可能成為你最有價值的資產,反之,也有可能成為你最大的負債。

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避免財務問題成為婚姻失和的導火線,應及早了解彼此的金錢觀與投資性格,共同規劃出適合的理財方式。並非人人都能幸運的找到理財拍檔,但是透過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和配偶更「麻吉」的處理財務。

目標交流,彼此分享

步向結婚禮堂前後,新人應該談談彼此的財務狀況及生活目標。可以交流一些棘手問題,明確訂出目標,將不同的目標整合起來,例如:我們要生小孩嗎?什麼時候生?誰負責照顧小孩?上公立或私立學校?我們要什麼樣的生活?何時退休等。一位任職於休斯頓的58歲保險公司主管表示,他和結婚36年的同齡老伴,共同運用一套儲備養老的計劃,將每年年薪的百分之十五存起來,因此能避免因為金錢觀念分歧而發生爭執。

持家就像企業經營

做出預算並記錄收支帳及負債情況。像在建立事業夥伴一樣,當攸關重大財務決策和目標設定時要共同討論,而且共同承擔責任。服務於JPMorgan私人財富管理部門,擔任國民財富顧問的Mary Ann Sisco女士表示,當一起做出決定時,成了決策的共同持有者,也齊心承擔後果,即使面臨嚴峻窘況,也要禁得起暴風雨的考驗。兩人可以互換角色,一個在做出納工作時,另一個人就做投資管理,然後定期循環角色。

可以享受但適可而止

儲備安家基金,生活方式要量力而為。年輕的夫妻由於涉世未深,沒經歷過經濟風暴,以為錢可以源源不絕的生出來,在這波金融風暴中,大概都學到了教訓。一對育有2個孩子30來歲的夫妻,前不久先生丟了華爾街的工作,兩人又下了一筆35,000美元窗簾的訂單。使得他們不得不搬到曼哈頓較小的公寓住,還必需賣掉渡假別墅來過日子。

保持些經濟自主權

財務共管固然重要,但維持個人程度上的經濟獨立也同樣重要,有志一同開拓財源後,把錢用在想做的事情上將令人感到愉悅。

理財意見不合時要擅用調解者

如果兩人在投資理財上堅持己見,如你節儉持家,但你的配偶卻樂將大半的薪水資助給德國寶馬汽車公司。此時可以求助中立的第三者,不管是理財顧問或家庭診療師,幫忙找出中庸之道。任職於德州的理財規劃師馬克(Marc B. Schindler)處理一個案例:他的委託人抱怨太太每個月花一千美元在治裝費上。馬克連繫他太太后,她也直言道出丈夫花同樣的錢在與朋友的晚宴上。馬克就請他們算算,假如把太太每年共12,000美元的治裝費存起來做理財投資會怎樣,經過仔細精算表列包括衣服、晚宴和投資項等,計算若干年後,財富的增值遠多於他們的想像。於是,他們達成了共識。

持續正確的溝通方式

每次吵架時,您都用什麼方式表達呢?如果您每次都說:「你每次都這樣,亂買東西,真沒眼光。」那根本就不是單純地溝通而是找架吵,如果情況再糟一點,新仇舊恨就會一起爆發。不管夫妻的問題出在哪,溝通都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善用溝通法則,當個聰明婚姻問題專家,相信另一半很快就會棄械投降!

表達的方式往往是造成討論成敗的主因。倘若不肯妥協,老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不能容許對方有自己的看法,那麼積壓久了,有一天憋不住了,不滿還是會爆發出來。說話的口氣也同等重要,記住溝通不是翻舊帳,例如:「為什麼你可以給你媽錢,那我也要給我媽。」這就是最糟的示範,雙方互不退讓,往往爭吵就發生了,賭氣的話也紛紛出籠。態度溫合而堅定,才不會流於情緒上的爭吵。

互為職涯的賢內助

伴侶的支持有助於事業發展,使你們的盈餘滿滿。一位從事管理顧問的Gundlach先生表示,藉由另一半的鼓舞及支持,好的對象幫助你事業成功,這類支持在親密關係上感受的到。他的太太22年來始終支持他從事管理顧問職,就像是位人資規劃師。

婚姻是你最好的投資

把時間和金錢投入婚姻中。做些活化婚姻基礎的事情,就像進入心靈交融的那種投資。在芝加哥專攻財產爭議處理的Shunk先生表示,若將婚姻當成購入成本攤平計算的話,隨著時間長河的流逝,也就那一點點的投資罷了。如果你想等到退休後再做,恐怕已經沒有效益了。常見夫妻一輩子努力的工作賺錢、教育小孩,到老退休時,雖然擁有傲人的財富,但卻因為歲月的流逝讓彼此的距離愈來愈遙遠,導致離婚收場的例子。平時要花些時間和金錢投資在你的婚姻上,因為這可能是比財富更好的投資。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128/11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