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日本家庭的育兒觀念讓人大吃一驚!

  這幾日整理去日本的文字,忽逢天氣乍暖還寒,新聞里說醫院裡人滿為患,生病者多為老人和孩子,這不禁讓我想起在日本的一些體會。住在同學家里,且與他的妻子、一雙兒女結伴出遊,身為人母,我總是擔心那一雙小兒女的身體,可縱使每日行程緊密,天氣寒冷,他們依然健康活潑。於是,我與同學的太太談起育兒經,尤其是涉及孩子身體健康的,與國內竟有很多的不同。Mitbbs.com

剛到的那天下午,我在同學家中見到了他十歲的兒子和八歲的女兒。一月底的東京,天氣還是乾冷得很。他們的居住地又處於城市邊緣,時值傍晚,就更增了幾分寒意。我是很怕冷的人,看到他們家中竟然沒有開動暖氣,棉衣外套就一直穿在身上。當那一雙兒女穿著單薄的T恤前來向我問好的時候,我下意識地摸摸那孩子的褲子,總是想著,可能這是有內膽的棉褲吧,很失望,那僅僅就是一條單褲,而且從長度上看,有點九分褲的模樣。感到他們的中文不是很好,轉而向他們的媽媽詢問:這樣穿不冷嗎?同學的太太笑了,向那大兒子說道:「告訴阿姨,今天上體育課,你們體育館裡的溫度是多少?」那男孩用比較生硬的中文說:「零下9度。」孩子媽媽說:「學校里規定,上體育課只能穿短褲短袖衫。」啊!我太吃驚了,零下9度,會不會看錯?孩子聽懂了,擺擺手說:「不會的,體育館裡有溫度計顯示的。」後來想想,我們在室外感受到陽光明媚,氣溫沒有那麼低,但在幽暗封閉的體育館裡,說不定真的就是這樣的溫度。我頓時覺得這樣的溫度下讓孩子們僅著這麼少的衣服,簡直有虐待之嫌。同學的太太見怪不怪,「日本人從孩子出生就讓他們儘量地少穿衣,因為他們很崇尚皮膚與自然的親密接觸,剛開始不習慣,時間久了,皮膚與自然之間能夠相互融和,可以隨著氣溫的改變而適應,氣候的冷暖對於人體的影響也就沒有那麼大了。」難怪,以前看日本電視連續劇,那些學生的校服都是短裙或者短褲,即使冬天也不例外,還以為日本是個溫暖的國度呢。Mitbbs.com

在以後的行程中,我們在各種場所,一直強烈感受到日本人這種耐受寒冷的本領。尤其是女孩子,所穿裙子之短,絲襪之薄,嘆為觀止。Mitbbs.com

在去富士山的那天早上,同學說:今天把你們最厚的衣服都穿在身上吧。我正在整裝,他的孩子們從樓上下來了,我一看就笑了:「你家女兒可穿得真厚實。」那女孩子很是愛美,每日穿著都是自己挑選。那天她的打扮是這樣的:一條九分褲,邊緣還開衩,上面是一件有點絲質面料的花衣服,適合的季節應該在春末夏初。後來在富士山的四合目,趁著我們拍照留念的空檔,女孩一直在玩雪,離開的時候,渾身上下快成雪人了。我心想,要是我家女兒,第二天鐵定得感冒。這樣的經歷不是沒有過的。Mitbbs.com

我一直擔心著,同學反而勸慰我:我女兒從小到大沒怎麼感冒過,反而是她哥哥,因為小時候有半年多養在國內,讓他奶奶寵得有點弱了。我這閨女可沒那麼嬌貴。Mitbbs.com

我很是認同那套皮膚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理論,但我的女兒已經錯過了這樣養育的最佳時機,現在改過來可能得付出慘重代價,我是無論如何不敢嘗試的。心裡卻著實羨慕,這樣能夠適應自然界氣溫變化的孩子,會給家長省多少心事呀。上周末氣溫急劇升高,這樣沒有穩定下來的天氣,給孩子準備衣服是最讓人頭疼的,多了怕熱,少了又怕被風吹,患得患失,忐忑不安。Mitbbs.com

我也問,「孩子生病了你們如何處理?」回答:「學校有規定,37度5以下的,必須到校上課不能請假。小孩子來到學校活動學習一整天,反而比待在家裡或者睡在床上好些,身體機能有自我調節的能力。若是發燒至38度多,我就給他請假休息在家,要求他什麼也不做,蓋上大被在床上躺一整天,多喝水,絕對有效。」我問:「不吃藥嗎?」他們又回答:「我們認為吃藥只是緩解感冒時外在的痛楚,感冒病菌有自我的存活時間,無論吃藥與否,總得要過一周才能痊癒。所以呀,感冒時,我們從不吃藥。」厲害,這對父母真正放得下心來。我仍不死心:「要是繼續發高燒呢?燒壞腦子怎麼辦?」「日本家庭里都有準備的冰袋,」說著打開冰箱給我看,「高燒不退,就拿冰袋敷在額頭降溫,別燒壞腦子就行,物理療法更管用。」以前在國內也聽說過這樣的理論,單從理論上考慮我完全同意,但每每逢孩子感冒時,我總是堅持不住,各種藥類先用上去,就怕耽擱了,真正病不起。他們又告訴我:「若是病毒性感冒,必須在家休息,不僅僅是小孩子,老闆聽說你是病毒感冒,立刻給你放假回去休息,就怕你傳染給其他的員工。」的確,在大街上、地鐵里、電車上……隨處可見帶著口罩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本人就是這樣,稍微咳嗽兩聲,馬上把口鼻封閉起來,生怕在公眾場所成為傳染病菌的那個罪魁禍首。Mitbbs.com

同學的兒子有點暈車,我們去箱根的路是盤山公路,孩子們坐在後座很不舒服,往往在那男孩無法忍受時,就把車窗搖下來,冷風撲面而來,孩子伸長脖頸深深地呼吸著。我提出要跟孩子換座位,同學說:「不必,一會兒就好了,總是要鍛鍊的。」那孩子實在忍受不住了,也只是低低呼喚一聲「媽媽……」,車才在附近的安全島停下來休息片刻。而那一雙兒女,跟著我們行車那麼久,從來沒有聽到吵鬧聲或者不耐煩的情緒,他們年齡相近,彼此感情很好,互相扶持著,我們大人在一起聊天很開心的時候,往往忘記他們的存在,而他們也總是找得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有時候很長時間不見他們的身影,我總是想起我家頑皮女兒四處亂跑的惡習,很不放心地問:「你家孩子哪兒去了,千萬別走丟了啊。」看他家大人的模樣,根本就是放任自流。不對,這個放任自流卻沒有讓孩子養成放縱的脾氣,他們是非常懂禮貌的,家務活兒也在媽媽的安排下承擔了一些,聽說早晨起來大兒子還可以煎荷包蛋給爸爸媽媽吃,微波爐之類的家用電器使用起來也很熟練。吃過早飯,自己收拾書包兩個人相伴著去上學。我問過那男孩,單程的路途需要半小時,他說有點累,但學校和同學很好,所以,沒關係的。關於獨自上學的交通安全問題,他們給我看孩子書包外面罩著的醒目的黃色布袋,上面有提醒車輛注意的字樣。我還是不放心,若在國內,即使有這樣的提醒標誌,我也不敢讓我的孩子獨自步行半小時去學校,誰知道一路上會發生什麼事情。Mitbbs.com

這樣的緊張情緒不免又要說到國內的生育政策了。我身邊的朋友許多都在生養第二胎,他們有各種的方法,或者在國外出生,或者是私營企業,你只要養得起有門路上戶口,單位根本不管。每每聽到某某又懷上小寶貝了,老公那叫一個羨慕,沒辦法,除非當個全職太太,我這樣的單位是無論如何不允許的。就因為是一個孩子,所以,做家長的情緒始終是緊繃的,因為,無法承受那萬一的結果呀。生養兩個孩子的好處我這回算看到了,多省事呀。同學的太太笑談:「要是我再生育,就一連生兩個,他們有個伴兒,我也可以少辛苦些。」Mitbbs.com

我們剛到日本的那日,恰逢同學生日,我們目睹了他的兒女送給爸爸用辛苦積攢的零用錢購買的禮物。他們的家庭管理甚嚴,一個月每人只有兩百日元的零用錢,可他們願意用兩千多日元給爸爸買禮物,還互相攀比,生怕對方買的比自己好,擔心爸爸會更喜歡對方的禮物。晚飯之後,我看著那男孩把禮物捧給爸爸,緊張地盯著爸爸拆開禮物包裝,我感覺到他的期待,那雙眼睛一直沒有離開爸爸的面孔,他是多麼希望能夠看到爸爸滿意的表情和誇讚的聲音啊。同學終於開口了:我很喜歡。那孩子臉上的表情一下子生動起來,他笑了,很幸福的樣子。我很感動,有兒如此,是做父母的幸運。Mitbbs.com

同樣為人父母,我有頗多的感慨,反思我們的社會氛圍以及學校、家庭的教育,有許多方面需要改進。我們的孩子比他們聰明,外語程度比他們同齡的孩子好了不知多少倍,但,學業的成就是成就,為人的道理和體魄的鍛鍊同樣非常重要。整個冬天我那敏感體質的女兒都在發病中,身邊(我不知道其他省市怎樣,據統計,上海有幾近一半的孩子屬於過敏性體質,或鼻炎,或哮喘,氣候轉換中時常發病)朋友的孩子也在發病中,家長們一直在交流著養病心得。而因為鼻炎導致的整夜咳嗽,令我那學習成績優秀的女兒,首嘗敗績,沒有拿到班級第一。於是,我跟她說:「下學期你的首要任務是鍛鍊身體,學習咱過得去就可以了,沒了好身體學習算個啥呢。」Mitbbs.com

回頭想想有點可笑,似乎我也只能學點人家的皮毛,更深層次的育兒觀念,非朝夕可改啊。Mitbb

責任編輯: 雨荷  來源:未名空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221/12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