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上過西藏的天空廁所,才明白什麼叫一瀉千里

沒到西藏,你便不知什麼是信仰。沒上過西藏的廁所,你便不知道什麼叫自由飛「翔」

我的屁股一生觀光過很多地方,他們或潮濕、或陰暗、或骯髒。

但沒有一個地方的廁所能像西藏一樣,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有疑是大便落九天的灑脫。

「這是318路上的一個廁所,坑下面就是湍急的河流。」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請到西藏來拉屎。

有些鳥是關不住的,有些人生來就不該被困在有天花板的地方,屎也一樣。

人這東西,年紀越大越愛悲傷。你知道有些事你不必過問,有些人你也不必再等。固執與灑脫就在一念之差。那些放不下、拋不掉的人我都勸你們來西藏蹲一次坑。

在世界落差最大的廁所里,你能真正感受到什麼是拉屎聽不見回聲,抬頭一道白光。

沒有什麼是拋不下的。

「這是318路上的一個廁所,坑下面就是湍急的河流。」

一個四川的哥們和我說,西藏那邊的旱廁根本沒有水,旺季的時候坑裡能摞出一座山,去那地兒根本洗滌不了靈魂。

我告訴他,安迪在爬出肖申克監獄的管道之前從未在雨水中嘗出過自由的味道,有些事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

我就想試試,一邊缺氧一邊蹲坑,到底會發生什麼奇妙的碰撞。

哥們告訴我,那你別蹲太久,久了容易往後倒,別被坑裡玉柱尖扎到。

出發西藏之前哥們給了我最後兩句忠告:「到了西藏,永遠不要碰河裡的水,更不要驚擾水裡的魚。」

本以為他是在勸誡我要對生靈有所敬仰。

直到我在納木錯上廁所時,偶然低頭發現河裡的魚正張著嘴等著。

那一刻我想起了倉央嘉措的詩:「納木錯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

後來在去往去瑪旁雍錯的路上,司機停車讓大家上一次廁所。

一到廁所我便吐槽道:「這是什麼廁所啊?連門的沒有?!」旁邊蹲著的哥們雲淡風輕地告訴我:「強者從不抱怨環境。」

可我是弱者,我不但要抱怨環境,我還要抱怨強者。

「哥,你能往旁邊挪挪嗎?風一吹,你尿都刮我鞋上了。」

西藏是一個能讓人重新審視自我的地方。

我認識的一個小老闆,創業兩次都失敗了。後來他去過一次西藏的廁所,他說這裡的廁所門口經常會坐著一個大媽,手拿零錢,旁邊一個水桶。

進去的人,她收費;出來的人,她用水舀子舀水給人洗手。

小老闆看著進進出出的人群,他突然參透了商業的真理:定位不是圍繞產品進行,而是圍繞潛在客戶的需求進行。

在西藏,這裡的每一處細節都在提醒我們生命的本真。即便是一個簡陋的旱廁,也能成為心靈的鏡子,照見內心深處的波瀾。

當你顫顫巍巍,小心翼翼地從茅坑站起來時回頭觀望,你才真正明白尼采的那句: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茅坑也在凝望著你」

放眼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的廁所能有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的體驗。

蹲下的一瞬間,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你能聽到心跳在胸腔里的迴蕩,能聽見神靈在耳邊低語,大地在你腳下延伸。

但當風從山崖下面吹上來的時候,你又會感覺這和吃了沒什麼兩樣。

在西藏上廁所,蹲下去看著美景便不想起來,不起來蹲太久你就會暈倒,這就是著名的西藏廁所悖論。

人生也是這樣,有得就有失,有舍才有得。

當你帶著人類最原始的衝動,扯開嗓子喊出一世煩惱,深呼吸一口周圍的空氣,然後腦袋一片空白,仿佛瞬間脫胎換骨。

濃烈的氣味能讓你悟到生命的本質:我們終將塵歸塵,土歸土。

所以我勸你來到西藏,即便是憋的重過泰山也不要拉野屎,一定要到落差極高的天空廁所體驗一次。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忘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2/206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