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劉洪波:北大校長怎麼比皇帝還牛

作者:

     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在兩會上談高校債務,辭色不窮:「大學的收入從哪兒來?大學不印鈔票,也不賣產品,大學的主要產品是人才,但是大學人才送出去是不收費的。……我們培養的人才是無償供應給社會的,這一點社會也要清楚。大學的債務應該全社會承擔,而讓大學來承擔實在沒有道理,講到哪裡去,講到天上去,這都沒有道理!」
       這是一串連珠炮,新奇的道理,現場應能震翻不少人。我不在現場,都要好半天才會過神來,只覺得道理很奇怪,振聾發聵,一時還弄不清它毛病出在哪裡。我當然覺得社會不該承擔大學的債務,這只是一個直覺,有點像是信念。但校長說的好像也很在理啊,大學出產人才,人才送出去又不收費,連人販子都不如,全送出去貢獻社會了,這樣的生意還不虧死?嗯,有理,貌似很有理。  我用了很長時間,才弄明白問題在哪兒。全世界有很多大學,有很多大學校長,從來沒聽說哪個大學校長發過「大學欠債,全社會來還」的宏論,這一定是有原因的。現在我明白,這樣的宏論,唯有在中國,這個大學已經被作為一門純粹的生意,或者理念上已經變成了一門純粹的生意的地方,才會產生出這種「人沒賣錢」 的虧本感。
      你看那足球學校,進人要收錢,學完了要賣給俱樂部,轉會要談價,那是多麼好的買賣呢?那才像個真正的生意。辦大學,產品可是比踢足球強,可以強國呢,不只是起增光長臉的作用,而是崛起振興的作用。學校不能賣人,這是體統所在,否則說起來很醜,朝哪個時代哪個國去接,都沒有軌。那麼社會給學校還錢吧,這個軌,好像也沒處可接去,但可以創啊,社會還錢,全世界都說中國社會最重視大學,豈不是美名天下揚!美意啊,承謝。
      很多人評論了周其鳳校長的宏論,義正矣,辭嚴矣。我友笑蜀先生,最是慷慨有力,要「退三萬步和北大周校長推敲」。第一萬步,便是大學為全社會而舉債,應拿財務帳單來看看收支;第二萬步,你那產品敢說就不是經得起驗貨不;第三萬步,怎麼借,怎麼還,能否預先打商量?
      我為笑蜀的「退步推敲」擊節不已,但轉頭又怕笑兄被人拐賣。帳單,有的啊,你想要什麼樣的吧;貨色,有的啊,總不至於都是貨不對板,出口貨都有好多呢,西洋東洋都夸質量好的,難道留在中國用的都不行;借還打商量,借是來不及了,今後可以預告啊,還嘛,從現在做起,就可以先行協商,總之借還方案都可以合理化的。
      作為社會一分子,我已經準備掏錢了。
      古今中外,古代無分中外,今日不包括外國,只有今日之中國,校長最會講理。別時代及今時代之別國,公立大學校長要錢,無非爭取財政撥款,籌募社會資金支持;又或者大學私立,校長向董事會申請經費,投資人將辦大學作為貢獻社會的方式,也能夠辦成全球名校。唯有今日之中國,大學收費弄到有學生錄取後窮極棄學,民辦大學忍聲而立,生意在長遠的算盤卻是打得飛轉,國立大學校長更是奪口而出「都替我還錢去」,精神上史無前例地成了君王,這是中國式教育生意化邏輯的力量,孔武無比,文質彬彬一掃光。
      聽周校長的口氣,完全是理直氣壯的,或者說是以氣壯證明理直的,那不是講道理,而是在宣布天帝的詔書。雖然,周校長說的是隨便到什麼地方,甚至到要到天上去,但不是去就大學債務大學承擔的問題「 講道理」,而是要控訴這種做法「沒有道理」。至於社會呢,社會沒道理可言的,但有義務,要把大學債務承擔其來,「這一點社會要搞清楚」。社會長沒長鼻頭啊,長了的話,一定能感受到周校長言語訓戒中大戳手指頭的力道。
      現在,詔書還沒有生效,天帝的詔書已由周校長宣諭,你應該已經「搞清楚」 了,「你的明白」?那可是講到天上去的道理,也就是天理,而大學校長就要成為天理的化身,現在這個化身還只是主管著學校師生的命運,但其態勢是「躍如也 」,馬上就要對全社會實行資金總控了。校長簽單,社會付帳,吃進去的是不成貨色的學生,輸出來的是成了貨色的人才,定價要看校長用了多少錢。唔,校長。 ——大人,乃至校皇萬歲!
      周其鳳先生2004年7月從教育部赴任吉林大學校長,2008年11月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媒體盛讚主政吉大有功。此次周校長縱論大學債務社會還,當的還是吉林省的全國人大代表。2007年3月,吉大負債高達30億元陷入危機,成為媒體熱點,斯時也,周校長定必如蟻在鍋,學校向全校師生徵集了應對建議,教育部回應需要政府加大投入。
      現在,周其鳳校長已在北大,仍是校長,話語權更重了,想必政府加大投入仍不足以去除債務憂慮,於是縱論大學債務社會還,只是不知這是從吉大師生中徵求到的「具有建設性、操作性強的合理化建議」呢,還是周其鳳校長以化學家、院士的頭腦急中生智。
      可以肯定的是,在思維的急促轉變中,周校長比天有道理,這也難怪現在北大的門都要像南天門一樣難得進。

責任編輯: 於飛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323/12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