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移民留學 > 正文

美國給獲美博士學位外國人綠卡?

    美國專家建議改革移民法,給獲得美國博士學位的外國學生提供綠卡,為美國的未來保留人才。他們認為,只有保住人才、留住技術和創新、改善美國的商業環境,美國人才有希望使自己相對較高的生活水平保持下去。 (

   經濟衰退使美國人突然意識到自己原來一直引以驕傲的較高的生活水平原來是這麼脆弱。衰退之前,美國有很多人就已經意識到自由貿易在給美國帶來機會的同時也給美國工人和產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許多工作機會流向海外,大量生產和研發外包給新興市場。不過,經濟繁榮給美國人一種虛幻的感覺,認為這些問題或許會隨著經濟繁榮的持續而逐步好轉,好日子應該能維持下去。
    
    但是,經濟衰退的突然降臨讓人們錯愕不已。工作沒有了,錢也借不到了,房價暴跌,家庭資產大幅度縮水。很多不知「窮」滋味的人,一下子發現自己窮了很多,生活水平下降的速度要比他們估計的要快得多。
    
    *公聽會問計於專家*
    
    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委員派屈克·馬洛伊(Patrick Mulloy)在關於中國產業政策對美國企業影響的公聽會上為此發出感嘆,向出席聽證的專家們問到,美國究竟需要做些什麼才能夠把自己相對較高的生活水平保持下去呢?
    
    專家們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留住人才,二是留住技術和創新,三是改善美國的商業環境。
    
    *用永久居留權留人*
    
    華盛頓智庫經濟戰略研究所所長克萊德·普萊斯托威茨(Clyde Prestowitz)的建議直接了當,用綠卡留住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外國學生。
    
    「我們需要稍微考慮考慮教育這個元素。一方面呢,美國各主要大學的博士候選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外國學生。過去,他們來到美國,很多人都留了下來。現在,他們返回自己國家的人越來越多。我們是否應該想想有什麼辦法能夠讓這些人留下來。有人提出建議,凡是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的就可以自動獲得美國的綠卡。」
    
    *節省美國經費*
    
    普萊斯托威茨還表示,外國學生對美國大學的貢獻是很大的。他們自費來美國讀書,給美國大學提供了重要的經費來源。如果這些人畢業後都回去了,美國的大學就需要用美國的學生來填充大學的職位。要培養這麼多的本國學生需要多少經費?如何才能夠給美國大學提供足夠的獎勵才能夠讓它們多招收本國學生?
    
    *工程學博士生多來自中國*
    
    參加聽證的華府Dewey & Leboeuf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艾倫·沃爾夫(Alan B. Wolf)的看法是,當務之急是改善美國的商業環境,而改革移民法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他說:
    
    「有幾個事情我們必須要做。一是,要讓美國成為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做生意的地方。令人震驚的是,在美國大學學工程的博士候選人,有一半以上是來自中國大學的。根據美國的移民法,我們要在他們畢業後把他們趕回去,即使他們不願意走,我們也要趕他們走。這簡直是發瘋。各國都是在想辦法吸引人才,而我們卻是驅逐人才。」
    
    沃爾夫說,美國的教育政策,移民政策和稅收政策,特別是研發政策都需要進行改革。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留住人才,留住技術,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
    
    *通用最先進的設備在上海*
    
    美國紐哈芬大學的產業與新興市場專家喬治·黑利(George Haley)告訴公聽會的委員們,全球化對美國的衝擊和影響是巨大的,許多現象都顯示,美國的各種政策都面臨重大調整的必要。
    
    「如果最先進的生產設備都能夠留在美國的話,這當然會對我們的產業幫助巨大。但是,通用汽車公司的最先進的汽車生產設備卻不是在底特律而是在上海。我認為,美國的政策要重視技術的重要性,特別是加工技術。加工技術給企業和社會帶來的投資回報要比產品創新好得多。我們要留住技術和創新,不光是在陽光產業,還有傳統產業。」
    
    黑利教授表示,美國的鋼鐵產業、汽車產業一個一個地倒下,即使是高科技也在沒落。加州的矽谷本來應該是增加就業的好地方,可現在,那裡大部分人都撤走了,剩下的只有一些極其富有的人。多數人撤離的原因是入不敷出。黑利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利用經濟衰退之際對美國未來的產業政策認真思考,做出全盤調整。

責任編輯: 成圳鋒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329/12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