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重慶百米水泥路擠滿上萬蛤蟆 專家:正常


上萬隻小蛤蟆(蟾蜍)竟集聚在一段近百米長的路面上。

  從4月9日上午開始,在江津區李西路的一條支路上,上萬隻小蛤蟆(蟾蜍)竟集聚在一段近百米長的路面上,引來路人駐足觀看。對此,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專家表示,這是正常的自然現象。

  江津村民 蛤蟆多得無處放腳

  昨日下午2點左右,記者在江津區李市鎮往西湖鎮方向4公里處的一條水泥路面的支路上看到,路旁的排水渠和草叢中,到處都是長約1厘米、拇指般大小的黑色蛤蟆。聽圍觀村民們說,前日在該處出現的小蛤蟆比昨天多得多。

  村民郭如蓉告訴記者,9日上午8點過,她回家時發現水泥路兩側堆滿了密密麻麻的小蛤蟆,「下雨天有蛤蟆很正常,我根本沒在意。」郭如蓉說,當天中午,鄰居又告訴她,在長約近百米、寬約1米的水泥路上全是小蛤蟆。

  「蛤蟆多得腳都放不下!」一王姓村民說,9日中午時,他和同伴發現水泥路上有上萬隻小蛤蟆,多數蛤蟆還在跳,好像在搬家。該村民表示,小蛤蟆最多的地方伸手就能捧起一大把。附近多數村民表示,他們從未見過這麼多小蛤蟆。

  地震專家 監測數據非常正常

  「蛤蟆的異常現象,難道跟地震有關?」當地不少村民很關心。對此,江津區地震局專業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天的監測數據非常正常,在江津整個地區範圍內沒有發現明顯的地面振動。市地震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派工作人員到現場調查。

  林業專家 自然現象不必恐慌

  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專家稱,類似情況今年在酉陽也曾出現過,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村民不必因此恐慌。因為目前正值春季,連日來氣溫適宜,為蛤蟆卵的孵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使其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形成蛙群。當蛙群密度超過一定量時,幼小的蛤蟆便會自然散開,尋找新的出路和空間。

  另據江津區農業局植保站韓站長介紹,蛤蟆群居現象形成的原因可能有三方面:首先,自然生態條件較好,小蛤蟆成活率較高;其次,前段時間的高溫乾旱,形成了很多小的水窪,也造成了小蛤蟆的群居;最後,小蛤蟆本來就有群居的習性。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重慶商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412/12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