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何清漣揭秘中共政治經濟的首和尾

—何清漣談縮短國企高管與職工收入差距

根據中華全國總工會近日發布的一份資料顯示, 208家國企高級主管與—線職工的收入差距,從2006年的6.72倍擴大到 2008年的17.95倍,差距越來越大。旅美經濟評論家何清漣指出,壟斷企業收益分配比例不合理,而且沒有用於改善民眾福利,應該要調解企業壟斷的公共資源獲得的利潤使用方法。

近來,中共黨中央、國務院高喊要加快國民所得分配製度改革,石油、電力、金融等壟斷行業的收入過高問題,也因此浮上檯面。但事實上這些紅利現在已為少數人專享。在2005年,一個國企抄電錶的工人年收入都超過十萬元,比教師以及從事勞動工作的還要高很多。

國有企業變成特殊利益集團

何清漣表示,這個問題在2005年就已經講過了, 這些企業排除競爭,高成本低服務,而現在政府支持下經常推動價格上漲,每一次漲價都獲取了暴利,所以就以地產石油、電信、電力來壟斷企業,形成了一個所謂的特殊利益集團。到現在它的差距又更大了。

她說,去年以來這個情況更嚴重,四萬多億的投資計劃,近百分之九十項目是這些國有壟斷企業拿去了,那麼十大振興產業規劃中間,這些企業也受益最多,所以中央的金融政策新血是大大加強了這些國企資源的控制力,和對私產的控制程度,所以他們獲得了暴利。

然而,特別不妥當的是這些國有壟斷企業的無償占有公共資源的收益,他們超額利潤都是這樣得來的,但是最後公共資源的真正主人,民眾卻跟他們的利潤完全無關,沒有分享到任何利益。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也建議,建立壟斷企業超額利潤上繳制度,並加強薪酬福利監管才能取得成效。

特殊集團是中共控制下的產物

何清漣指出, 政府控制資源,採用一些傾斜政策,使得政府跟壟斷企業處於一種奇怪的關係。壟斷企業如果不聽話,他一方面讓新華社人民日報來批判這些特殊利益集團,然後對中央又恭敬一些,如此政府又不批他了,又照樣的給他各種各樣的扶植政策。

何清漣形容政府和特殊利益集團,之間的關係就好像是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子女不聽話的時候要教育他,好的時候呢又繼續給他餵好吃的。她說,這個問題要談起來就非常複雜,關鍵還是中共政府的中國經濟模式造成的問題,中國經濟模式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第一政府控制所有的公共資源,壟斷所有公共資源的產權收入,第二個問題,政府控制了國有金融部門,那麼這兩樣控制了中國政治首尾。

如此,中共政府做任何事情都能辦到,所以這個特殊集團就是中共政府控制資源的狀態下的一種必然的產物。

何清漣認為,這些收入應該投資在教育』養老保險或者是醫療保險的一些民眾的福利性質才是。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大紀元記者李熙、特約記者梁欣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312/16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