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大陸新聞界上書「彈劾」李鴻忠 已達507人

李鴻忠看望兩會湖北新聞工作者(組圖)

今天上午,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清泉,省長李鴻忠等領導親切看望了報導全國「兩會」的湖北新聞工作者,對這次「兩會」新聞宣傳給予充分肯定。(湖北電視台)

中國大陸新聞界上書「彈劾」李鴻忠

中國一些主要網站已經刪除了轉載這一公開信的博客。

中國一些主要網站已經刪除了轉載這一公開信的博客。

部分中國媒體人士就「錄音筆事件」發表致全國人大的公開信,要求湖北省長李鴻忠向新聞界及公眾道歉並辭職。同時籲求全國人大主席團和秘書處立即啟動對其調查及彈劾程序。

而李鴻忠在接受官方「中國網」採訪時表示,錄音筆事件是誤會,因此不涉及道歉。

中國媒體此前報導說,北京人大會議期間中共黨報《人民日報》下屬的《京華時報》一名女記者追問湖北省省長李鴻忠去年的鄧玉嬌案,李鴻忠「大怒,訓斥該記者並搶走她的錄音筆」。

後來李鴻忠對官方媒體說,不怕媒體報導鄧玉嬌案、石首事件等負面事件,「只要報導客觀、公正就好」。但沒有向這名記者道歉。

這份周五晚些時候出現在網上的公開信第一批已經有包括「南方報系」知名記者長平在內的五、六十人簽名。

根據網上信息,簽名在周六午夜已經增加到507人。

長平周六向BBC中文網證實,前《南方都市報》總編程益中、前《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主編李大同等人也在公開信上簽了名。

這份公開信開頭指出,「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及監督政府,寫入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溫家寶總理言猶在耳,即發生湖北省長李鴻忠搶奪記者錄音筆一事,輿論譁然」。

公開信接著列舉了湖北省近年引起廣泛關注的兩件社會事件:石首事件和鄧玉嬌案。公開信說,這兩起事件顯示「湖北公共治理警鐘頻傳,行政亂象可見一斑」。

關於「搶奪錄音筆事件」,公開信說,「李氏表現,辜負民眾信託,有損人大威儀,於國,於黨,於民,流弊昭然」。

公開信強調,信中的呼籲「公開合法」,歡迎各界人士附議。

公開信呼籲中國新聞界與知識界「同聲相應,知恥而後勇,合力聲討李鴻忠事件的惡劣影響」。呼籲「報紙雜誌電視電台網絡微博,媒體無論類型,記者不分南北,請堅決報導後續事態,迎向此次權利之戰」。

不過,BBC中文網周六發現,中國一些主要網站已經刪除了轉載這一公開信的博客。

 ***************************

阿波羅網附:媒體人及各界人士就李鴻忠事件致全國人大公開信  已經507人簽名

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及監督政府,寫入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溫家寶總理言猶在耳,即發生湖北省長李鴻忠搶奪記者錄音筆一事。輿論譁然,為當場強奪之舉動心驚,更為其後狡辯之言辭心寒,其謂「我們就擔心她不是記者,就把錄音筆拿去看看了」。在國會莊嚴之地,一方大員公然背棄政府承諾,出演暴力醜劇,不憚以輕浮言論搪塞天下,凡有良知之士,莫不出離憤怒。

  李鴻忠主政湖北,單就社會民生領域,紛攘轟動事件一起再起。鄧玉嬌案本是鄉鎮惡吏作奸犯科,地方官府恃權欺瞞,以殺人罪起訴受害人,監視、毆打、驅趕記者,不惜犧牲法治以遮掩官員顏面。石首事件引燃街頭騷亂,李鴻忠畏縮諉責於前期,後以強力收拾殘局,坊間余恨迄今未平。再有荊州挾屍要價場面,慘狀驚悚國人。湖北公共治理警鐘頻傳,行政亂象可見一斑。

  兩會既開,民眾叩問國是。李鴻忠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理應檢視執政得失,思量與民為善。察李鴻忠言行,背離政治文明,跡近自我驕橫。強奪事件,受害者絕非當事記者一人。媒體權利折戟,大眾知情權受挫,國家形象受累,議會殿堂蒙羞。李氏表現,辜負民眾信托,有損人大威儀,於國,於黨,於民,流弊昭然。

  憲法賦予媒體人之權利,乃公民問政之權利,強權悍然踐踏,理當據理抗議。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老報人周瑞金仗義執言,中宣部新聞局原局長鍾沛璋逾八旬,於病榻之上著文吶喊。

  在此鄭重呼籲,新聞界與知識界同聲相應,知恥而後勇,合力聲討李鴻忠事件的惡劣影響。報紙雜誌電視電台網絡微博,媒體無論類型,記者不分南北,請堅決報導後續事態,迎向此次權利之戰。盼望新聞人振臂聲援,歡迎公民附議此書。忍無可忍,無須再忍。讓天下人知道尚有新聞記者,讓天下人知道尚存新聞人格,更要讓天下人知道尚有公民權利。李高官暴怒在前,也該讓他聽到並目睹新聞界之怒,亦是布衣之怒。

  吾輩請願行動均是公開而為,依法而為。吾輩責難李鴻忠,憑藉的無外乎是非感與公義心。新聞界訴求目標有二:要求李鴻忠立即向新聞界及公眾道歉並辭職;籲請相關機構立即啟動調查程序,罷免李鴻忠湖北省省長職務與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資格。

  因此,我們鄭重提請全國人大主席團及秘書處高度關注李鴻忠事件事態發展,查勘李鴻忠不當言行;專門調查並完整公布李鴻忠強奪記者錄音筆的事件真相,責成李鴻忠公開道歉,嚴肅核查相關機構對其省長職務和代表資格的罷免程序。

  媒體諸同仁,抗議不必苛求勝算,但求無愧於心。茲此抗議,事關業界尊嚴,更見新聞良知。同業側身之報館、廣播電視台、網絡公司,豈堪一再受辱?社會公義與道德良知,不可反覆蒙羞。敬請共襄義旗,守望相助。為新聞界爭尊嚴,亦是為民眾爭尊嚴。

                         2010年3年12日


  註:歡迎社會各界公民附議此函。名單按姓氏拼音順序排列,不分先後,不分單位,不分界別,純粹以個人名義表達訴求,不代表、不闡述、不證明所服務單位公司學校的立場


  附議此信者,請以「真實姓名(或知名筆名)、所在地域、所處行業」格式,發送同意簽署郵件到xinwenjie2010@gmail.com。本簽名名單將隨時更新。)

新聞界學界就李鴻忠事件報全國人大書(英譯本)

Letter submitted to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from the pressmedia and academic circles regarding the Li Hongzhong incident


Written in the government work plan presented at this year's parliamentary session is the stated need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which allow for the public to both criticize and monitor the government. With these words still fresh in the mind of Prime Minister Wen Jiabao, thus took place the incident in which Hubei governor Li Hongzhong snatched a recording device out of the hands of a journalist. With the public uproar arising from this still having yet to subside, statements since made by governor Li have left many even further disappointed, statements to the effect of, "we were concerned as to whether or not she was in fact a reporter, and so we took her pen recorder to check." In a venue as sacrosanct as the national parliament, any person of conscience would find it difficult not to be infuriated by a high-ranking official who would not only openly
contravene on a government promise and find it acceptable to make such a violent and gross display, but who would then further unabashedly try and justify such behavior.

Looking strictly at the public realm, Hubei province, under Li Hongzhong's governance, has been embroiled by one controversy after another. The Deng Yujiao case itself was one of pernicious rural officials breaking the law and the impudence of local government officers in trying to cover it up, from charging the victim with manslaughter to the monitoring, beating and expulsion of journalists, all carried out with no apparent concern over sacrificing rule of law in the name of protecting a small number of officials. During the Shishou incident which exploded into riots on the streets, Li Hongzhong's initial response of making excuses in a weak attempt to avoid responsibility was followed by the use of force as means to put down the unrest, the resulting deep-rooted anger from which has yet to subside even as of today. Later came the scene in Jingzhou of people having to negotiate the price in the retrieval of drowned corpses, a travesty which shocked the nation. Public order alarms in Hubei continue to sound, a sign of the administration's dysfunction.

With the annual parliamentary sessions now underway, the public have many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state of the nation. As a representative to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Li Hongzhong'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as a leader ought to be scrutinized and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considered. Judging from Li Hongzhong's statements and actions, he has forsaken civilized politics and approaches his civic duty with ego and arrogance. In the incident of the snatching of the pen recorder, the victim by and far is not just the one reporter involved.

When the professional duties of media workers are met with interference, the public's right to know is hampered and the nation's image similarly affected, bringing shame onto the house of our nation's leaders. Mr. Li's public display has been a betrayal of the public trust, damaging to the dignity and prestig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a clear abuse of the state,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When rights bestowed upon media by the constitution, and upon the public to question the government, are brazenly trampled upon by those with power, to protest is both rational and within reason. A situation such as this in which we now find ourselves can only be best met through action rather than further contemplation or inaction. Veteran journalist Zhou Ruijin demonstrated this when he felt the duty to speak out, and Zhang Peizhang, former chief of the Central Propaganda Department news bureau, now in his eighties and from his sickbed, has also written a call for action.

In their many weighty opinions on this matter, those from both the news and academic worlds speak now with the same voice, having found, in the shared shame this incident has brought upon them, the resolve to unite in condemning the terrific impact the Li Hongzhong incident has had. Regardless of your medium, be that newspaper, magazine, television, radio or microblog, or be you journalist from north or south, please do not hesitate in your resolve to continue reporting this story as it develops, as this is a battle for all of our rights. We look to news workers to raise your arms and voice your concerns, at
the same time that we welcome citizens to second the points made within this petition. Our tolerance has run its length and extends no further. People need to be reminded that journalists still exist in this world, as well as to be reminded what being a journalist means; more importantly, people need to know that their civil rights still belong to them and them alone. Having witnessed senior official Li's rage, the time has now come for him to see and hear the fury of the news media profession and how far that fury has now spread.

We, the undersigned, submit this petition openly, in full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ut of nothing more than a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and faith in justice, we hereby censure Li Hongzhong. With regards to the objective in doing so, we the media have two requests: that Li Hongzhong issue an immediate apology to the press and to the public, followed by the issuing of his resignation; secondly, we call upon each of the chairpersons and secretariat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o immediately launch an investigation into Li's actions and to commence impeachment proceedings.
We hereby leave it upon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Li Hongzhong's improper conduct and to monitor future developments; to launch an active investigation and publicly release the full findings into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regarding Li Hongzhong's seizure of a journalist's interview recording device; to see to it that Li Hongzhong issues a public apology; and, with the utmost gravity, examine his suitability to serve as a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representative, following which, to deliver to him an order to accept responsibility for his actions and deliver his resignation.


Fellow media colleagues,
While protest may not lead to victory, there would be no reason in such an outcome to feel ashamed. Through this protest, our cause is respect for our profession and the conscience of our news media. Which of those among us, be you from a newspaper, radio or television station or Internet company, hasn't repeatedly experienced this very sort of humiliation? Social justice and moral conscience must not and will not time and time again be put to shame. You are called upon to work toward our common cause, to look out for and assist one another. To strive for dignity for our news profession is to strive for dignity for all.
Note: To those from various backgrounds who second this petition, please include your name according to its phonetic order, not separated by date, employer, employment field and and strictly as an expression of your individual wishes in your own name, without any attempt to represent, elaborate on or identify the stance held by your current workplace, company or school.
Signatories, please sign in the following manner: real name (or well-known pen name), location, occupation. Show your approval by sending the above to xinwenjie2010@gmail.com. The list of signatures will be updated regularly.
11:17 am

yao albert - 附議此信者,請以「真實姓名(或知名筆名)、所在地域、所處行業」格式,發送同意簽署郵件到xinwenjie2010@gmail.com。本簽名名單將隨時更新。)
實時跟新名單:更新於3月14日00:01,合計507人,以收郵時間為準
A
阿 丁 北京 (媒體人)
阿憶 北京 (新聞學教師)
艾保國 北京 (媒體人)
B
白亦初 北京 (自由撰稿人)
鮑小東 廣州 (媒體人)
北風 廣州 (獨立媒體人)
北國遊子 海南 (自由業)
閉鍇 天津 (大學生)
邊民 雲南 (媒體人)
C
蔡 戰   廣州 (公民)
蔡明良 福建 (公民)
蔡淑芳 香港 (自由撰稿人)
蔡詠梅 香港(媒體人)
曹保印 北京 (媒體人)
曹鵬 (公民)
長平  廣州 (媒體人)
陳光 牡丹江 (公民)
陳國慶 遼寧 (公民)
陳紅 湖南長沙 (公民)
陳建平 河北 (媒體人)
陳捷 廣州 (貿易)
陳鳴   北京 (媒體人)
陳強 福州 (媒體人)
陳若飛 廣州 (自由業)
陳婷 北京 (媒體人)
陳偉 深圳 (公民)
陳奚落 深圳 (網遊業)
陳驍 南寧 (大學生)
陳曉彬 北京 (公民)
陳新 成都 (公民)
陳秀梅 西安 (公民)
陳釔帆 蘇州 (網絡媒體人)
陳宇  廣州 (媒體人)
陳雲飛 成都 (維權人士)
陳雲飛 東莞 (農民工)
陳澤陽 廣州 (學生)
陳志鋒 福州 (大學生)
陳卓棟 廣東 (媒體人)
陳子雯 杭州 (公民)
諶彥輝   (媒體人)
程益中 北京 (媒體人)
池仲元 廣州 (媒體人)
叢治國 遼寧 (媒體人)
崔衛平 北京 (學者)
D
大尾魚 北京 (公務員)
戴晴 北京 (作家)
戴萬亮 江蘇 (公民)
鄧飛  北京 (媒體人)
鄧璟  杭州 (媒體人)
鄧麗  上海 (媒體人)
鄧瀟翔 湖南 (媒體人)
鄧勇 廣州 (公民)
鄧志新 廣州 (媒體人)
丁昕 北京 (學生)
董昊 上海 (學生)
董昆 蘭州 (工程師)
杜博 北京 (公民)
杜冬勁 上海 (資訊業)
杜若洋 北京 (媒體人)
杜婷  香港 (媒體人)
杜興 北京 (媒體人)
杜宇飛 成都 (媒體人)
端啟憲 廣西 ( 維權人士)
段衛華 河南 (公務員)
F
freewithall 湖南 (媒體人)
范亞峰 北京 (學者)
方進 天津 (物流行業)
方世彤 (媒體顧問)
菲瑞德姆 (學生)
豐鴻平 北京 (媒體人)
豐臨 陝西 (作家)
瘋子與哲人的對話(筆名) 廣州 (媒體人)
馮雷林 石家莊 (前大學校報記者)
馮帥 江蘇 (地產)
馮文 北京 (IT工作者)
馮翔  北京 (媒體人)
G
高昌 北京 (媒體人)
高芾 北京 (學者)
高林 廣州 (公民)
高明 上海 (公關人)
高鑫 蘭州 (學生)
高岩     (媒體人)
格子 浙江 (大學生)
耿琨 濟南 (公民)
功彬 南京 (藥大學生)
龔是非 北京 (凱迪網友)
鞏勝利 北京 (獨立學者)
古川 北京 (媒體人)
關中任 陝西 (媒體人)
咼中校 香港(湖北) (媒體人)
郭寶鋒 福建 (翻譯)
郭大蝦 浙江嘉興 (新媒體探索者)
郭光 濟南 (自由撰稿人)
郭磊 北京(IT職業)
郭敏 雲南 (媒體人)
郭慶海(柏墉) 曼谷 (新聞評論人)
郭濤濤 北京 (媒體人)
郭於華 北京 (學者)
郭宇寬 北京 (媒體人)
國陽 山東 (網絡工程)
H
韓浩月 北京 (文化評論人)
韓洪剛 廣州 (媒體人)
何歡 浙江 (公民)
何文暹(Marsen) 北京 (媒體人)
何洋 深圳 (學生)
何忠洲 北京 (媒體人)
侯傑 北京 (媒體人)
侯志剛 山西運城 (公民)
胡鵬 福州 (學生)
胡雄 北京 (媒體人)
胡泳  北京 (新媒體研究者
胡志偉 深圳 (公民)
華 澤 北京 (媒體人)
黃德仁 湖北 (學生)
黃觀鋒 深圳 (IT人)
黃瀚  上海 (媒體人)
黃河 深圳 (媒體人)
黃杰 北京(教師)
黃敬榮 廣州 (學生)
黃柯傑 上海 (媒體人)
黃孔養 溫州 (公民)
黃立崗 湖南 公民
黃林河 江西 (教師)
黃明鍵 上海 (公司職員)
黃山 廣西 (公民)
黃雪瑩 廣州 (公民)
黃軼軒 江西 (新聞學學生)
黃毅峰 廣州 (公民)
黃允松 北京 (IT行業)
黃兆育 (創業者)
黃志佳 湖北 (公民)
J
吉四六 北京 (媒體人)
紀許光 廣州 (媒體人)
賈葭  北京 (媒體人)
江南藜果 廣州 (前報人)
蔣亶文 上海 (作家)
蔣立波 杭州 (媒體人)
蔣兆勇 香港 (媒體人)
醬里個醬 廣州 (網絡媒體人)
焦興旭 蘭州 (大學生)
焦洋 天津 (公民)
金國強 廣州 (公民)
金康康 浙江 (公民)
K
康不德 廣州 (媒體人)
康喜平 新疆 (公民)
柯俊 重慶市 (學生)
"柯偉 湖北 (廣告從業者)
L
老虎廟 北京 (人)
雷磊 北京 (銀行職員)
雷鳴 哈爾濱 (工程師)
冷飛 上海 (公民)
黎明 東莞 (媒體人)
李 維 安徽 (媒體人)
李超 北京 (大學生)
李程 上海 (公司職員)
李大年 北京 (退休人員)
李大同 北京 (媒體人)
李大岩 南京 (學生)
李根 湖南 (媒體人)
李海 北京 (媒體人)
李鬍子 陝西
李繼鋒 廣州 (媒體人)
李健 北京(公民)
李金星 北京 (法律人士)
李軍  廣州 (媒體人)
李寧遠 北京 (中文系學生)
李鵬 四川省阿垻州 (抗震救災志願者)
李天時 天津 (媒體人)
李微敖 北京 (媒體人)
李維維 廣東 (學生)
李偉鑫 廣東(學生)
李文陸 瀋陽 (金融從業者)
李霞  廣州 (媒體人)
李夏 成都 (新聞專業學生)
李鑫 廣州 (公民)
李玄傑 浙江海寧 (公民)
李業興 廣東 (教師)
李屹 河南 (結構工程師)
李玉雷 河北 (公民)
李愈 河南 (公民)
李雲逸 雲南 (學生)
李治權 杭州 (網際網路)
李智 山東 (教師)
李鐘琴 山東 (媒體人)
歷志鋼 北京 (媒體人)
梁博華 廣西 (公民)
梁廣 四川成都 建築行業
梁文道 香港 (媒體人)
廖世傑    (媒體人)
林晴川 廣州 (媒體人)
林曉東 福州 (媒體人、地方人大代表
"林淵 香港 (傳媒人)
"
凌滄洲 北京 (作家)
凌小孩 天津 (學生)
令狐補充 廣州(媒體人)
劉 洋 遼寧 (公民)
劉長 北京 (媒體人)
劉芳 北京 (媒體人)
劉高楊 廣州 (媒體人)
劉公瑾 上海 (自由業者)
劉浩 安徽 (大學生)
劉暉 (新聞學博士)
劉建平 廣州 (公民)
劉健 江西 (學生)
劉京華 北京 (IT行業)
劉莉 北京 (媒體人)
劉靈兒 武漢 (公民)
劉明鑫 山東 (新聞系學生)
劉檸 北京 (專欄作家)
劉三石 福州 (時評人)
劉深 廣州 (大學生)
劉士輝 廣州 (律師)
劉威 深圳 (自由業者)
劉梟 北京 學生
劉昕暉 遼寧撫順 (自由業)
劉鑫 蘇州 (製造業)
劉雅靜 廣州 (中文系學生)
劉允建 武漢 (大學生)
劉子超 北京 (媒體人)
劉克剛 香港 (媒體人)
龍利群 廣州 (媒體人)
盧樺 廣州 (媒體人)
盧久嘉 廣東 (公民)
盧明計 北京 (律師)
呂明合 杭州 (媒體人)
呂頻 北京 (婦女權利工作者)
呂衛東 北京 公民
呂宗恕 北京 (媒體人)
羅晉 四川 (大學生)
羅偉 北京 (IT行業)
羅永忠 長春
駱皓 武漢 (無業)
駱軼航 北京 (媒體人)
雒有謀 黑龍江 (高校教師)
M
麻東濤 北京 (打工者)
馬舸 北京 (學生)
馬俊河    (媒體人)
馬林浩 河北 (公民)
馬騰 徐州 (學生)
馬想斌 武漢 (大學生)
麥嘈 廣州 (文化批評學者)
毛峰 日本 (媒體人)
茅道 廣州 (自由業)
茅明榮 北京 (媒體人)
冒安林 北京 (媒體人)
梅天一 北京 (學生)
孟浩 廣州 (政協常委)
孟衛東 吉林 (工人)
莫敢 香港 (學生)
穆家峪 重慶 (公民力量)
N
南悅慧 河南 (公民)
倪方六 香港 (媒體人)
凝眸 湖北 (自由撰稿人)
歐陽洪亮 北京 (媒體人)
潘蔥霞 廣州 (媒體人)
潘國瑛 濟南 (媒體人)
潘平奇 南京
P
彭美 北京 (媒體人)
彭偉步 廣州 (學者)
彭曉芸 廣州 (媒體人)
彭艷 重慶 (大學生)
彭遠文 北京 (媒體人)
彭至 (大學生)
朴抱一 上海 (媒體人)
Q
齊健翔 北京 (想做媒體人)
錢啟田 安徽 (蟻族)
錢仲青 北京 (媒體人)
喬長海 北京 (金融行業)
秦全耀 北京 (公民)
清風明月 江西 (自由人士)
邱 銳 北京 (公民)
邱春風 廣東 (媒體)
邱國權 成都 (工程師)
裘晉奕 重慶 (媒體人)
R
冉雲飛 成都 (編輯)
任虎鵬 陝西 (媒體人)
任翔 天津 (公民)
戎一人 北京 (媒體人)
阮紀宏 廣東 (教師)
S
stone 上海 (媒體人)
沙葉新 上海 (作家)
沙之白 內蒙古 (自由業者)
上官本寂 廣州 (媒體人)
邵逸硯 寧波 (平面設計、攝影)
申文波 上海 (公民)
沈純理 上海 (自由撰稿人)
沈浪 上海 (公民)
沈艷冰 北京 (媒體人)
沈怡 北京 (藝術實踐者)
沈崢 北京 (媒體人)
十年砍柴 北京 (時評人)
石扉客 上海 (媒體人)
石野樵 湖南長沙 (大學生)
史創 上海 (公民)
舒文明 雲南 (媒體人)
水木biu哥 北京 (it民工)
宋軍 山東 (IT人士)
宋潤栓 北京 (國企員工)
宋天竹 上海 (學生)
蘇傑 北京 (學生)
蘇小和 北京 (財經作家)
孫浩元 深圳 (媒體人)
孫曙光 北京 (學生)
T
譚飛 北京 (媒體人)
譚人瑋 廣州 (媒體人)
譚一帆 重慶市 (學生)
湯俊能 南京
湯涌 北京 (媒體人)
唐駿 北京 (媒體人)
唐小唐 廣州 (媒體人)
陶達士 深圳 (獨立學者)
田 路 北京 (媒體人)
田海宏 廣州 (學生)
田應剛 廣東 (工程師)
鐵 流 北京 (老報人)
W
萬磊 山西太原 (學生)
汪 洋 上海 (遊戲行業)
汪博 美國 (自由業)
汪康哉 廣州 (公民,前政協委員)
王 剛 北京 (NGO志願者)
王冰 河南 (網絡自由業者)
王兵 河北 (學生)
王琛 無錫 (學生)
王成 浙江 (律師)
王光強 福建 (教師)
王吉陸 上海 (媒體人)
王佳 廣州 媒體人
王晶  廣州 (媒體人)
王克勤 北京 (新聞人)
王立紅 哈爾濱 (自由業者)
王立生 四川 (公民)
王荔蕻 北京 (公民)
王璐科 深圳 (IT從業者)
王洛 南昌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王蒙揚 武漢 (學生)
王楠傑 廣州 (媒體人)
王鵬  蘭州 (媒體人)
平 南昌 (媒體人)
王平民 四川 (公民)
王琪  北京 (媒體人)
王清營,廣州 (媒體人)
王然 天津 (大學生)
王仁佳 廣東 (電氣工程師)
王榮 上海 (公民)
王瑞軍 河北邯鄲 (教師)
王天定 西安 (教師)
王惟 (企業主)
王維維 北京 (媒體人)
王險峰 大連 (下崗職工)
王小山 北京 (專欄作家)
王小異 成都 (媒體人)
王楊 遼寧瀋陽 (學生)
王垚懿 北京 (媒體人)
王寅 北京 (媒體人)
王玉民 大連 (醫生)
王則楚 廣州 (前政協常委、政府參事)
王征 上海 (公民)
王仲夏 北京 (公民)
王柱 廣東 (網絡志願者)
王子豪 廣州 (學生)
未妨清狂 深圳 (公民)
溫克堅 浙江 (獨立學者)
文濤 北京 (媒體人)
文堯武 海南 (新聞系學生)
窩子 上海 (公民)
巫昂 美國 (作家)
吳迪 成都 (新聞學研究生)
吳家欽 北京 (公民)
吳明良 廣州 (媒體人)
吳勤標 福建 (職員)
吳一卿 上海 (大學生)
吳永俊 江西 媒體人
X
西地蘭 (醫生)
夏添 武漢 (學生)
夏心蕾 北京 (媒體人)
夏旭 美國 (傳播業者)
夏業良 北京 (經濟學家)
鮮橙播報(筆名) 廣州 (程式設計師)
冼志榮 廣州 學生
蕭山 北京 (網際網路從業者)
簫風 廣西 (大學生)
小黑子 遼寧 (公民)
小吳 廣州 (傳播學人)
肖昊亮 拉薩 (媒體人)
肖權 湖南 (學生)
肖十一狼 北京 (媒體人)
肖翔 廣州市 (房地產)
笑蜀  廣州 (媒體人)
谷 福建 (公民)
謝良兵    (媒體人)
謝珊 福建 (網際網路)
信水清流 廣州 (公民)
邢國平 湖北 (工程師)
修遠 廈門 (公民)
徐紅剛 廣州 (媒體人)
徐基峰 青島 (媒體人)
徐友漁 北京 (學者)
徐震 上海 (網際網路)
徐正前 山東 (法學學生)
許浩 上海 (大學生)
許暉 北京 (自由作家)
許夢芸 上海 (公民)
許曉展 重慶 (自由業)
雪中翎 廣州 (自由撰稿人)
Y
亞蘇 (社會企業推動者)
閆鋼偉 (學生)
閆鮮寧 北京 (翻譯家,前外交官)
閆鑫 廈門 (大學生)
嚴曉霖    (媒體人)
克文 北京 (學者)
艷玲 湖南 (公民)
陽 淼 北京 (媒體人)
楊 政 深圳 (媒體人)
楊侗     (媒體人)
海鵬 上海 (媒體人)
楊海英 廣州 (新媒體從業者)
楊慧文 北京 (律師)
楊豁 武漢 (學生)
楊潔(網名木街) 香港 (媒體人)
楊錦麟 香港 (媒體人)
楊立才 北京 (藝術家)
楊明 北京 (媒體人)
楊明燕 四川 (教師)
楊鵬 重慶 (工程師)
楊鐵男 黑龍江 (新聞學生)
楊偉燾 北京 (審計師)
楊瀟 北京 (媒體人)
楊永青 西安 (媒體人)
楊澤延 重慶 (律師)
楊子云 北京 (媒體人)
姚海鷹 廣州 (媒體人)
姚小巍 上海 (IT從業者)
野渡 廣州 (網絡媒體人)
殷德義 西安 (撰稿人)
尹萬塘 長沙 (媒體人)
尹欣 河北 (大學生)
應志超 北京 (法律人)
於鈴 成都 (大學生)
余懷謙 杭州 (公民)
余以為 廣州 (媒體人)
喻向陽    (網絡媒體人)
原森 南京 (公民)
袁新亭 廣州 (媒體人)
袁野 北京 (媒體人)
Z
曾鳴 長沙 (媒體人)
張本領 天津 (媒體從業者)
張博樹 北京 (學者)
張春藤 福建 (務工)
張大軍 北京 (學者)
張德驥 山東 (公民)
張東江 北京 (自由人)
張恆 (網名:李普曼) 北京 (媒體人)
張厚軍 湖北鶴峯縣 (中學教師)
張華 北京 (影視從業者)
張畫蟲 廣州 (大學生)
張輝 北京 (德先生研究所負責人)
張家明 瀋陽 (IT人士)
張杰夫 美國 (學者)
張經剛 黑龍江 (公民)
張俊峰 黑龍江 (學生)
張樂樂 蘇州 (學生)
張龍 青島 (學生)
張路 天津 (學生)
張鳴  北京 (學者)
張守剛 北京 (媒體人)
張守濤 南京 (教師)
張薇 北京 (媒體人)
張小五 哈爾濱 (學生)
張亞東 北京(暫住)(公民)
張彥偉 河北 (公民)
張耀天 北京 (公民)
張煜冰 石家莊(學生)
張哲  北京 (媒體人)
張志鵬 太原 (大學生村官)
張梓良 廣州 ( 學生)
趙楓生 湖南 (公民)
趙海旭 英國 (學生)
趙龍海 河南 (公民)
趙言領 浙江 (高校教師)
趙陽 深圳 (旅遊界)
趙永壽 北京 (公民)
趙志友 成都 (媒體人)
棹元 北京 (精神分析師)
鄭飛飛 深圳 (IT民工)
鄭健雄 福州 (媒體人)
鍾波 北京 (自由歷史學者)
鍾娜 廈門 (公民)
周浩宇 北京 (學生)
周健 武漢 (新聞學學生)
周俊生 上海 (媒體人)
周麗娜 北京 (媒體人)
露 廣州 (公民)
周明安 廣東 (公民)
周前順 浙江 (公民)
周述恆(筆名淡看紅塵) 福州 (打工者)
周逸俊 浙江 (公民)
朱浩陽 江蘇 (公民)
朱戀 蘇州 (IT從業者)
朱思達 杭州 (學生)
朱偉  北京  (媒體人)
文強 北京 (記者)
朱蕭木 (學生)
朱贊濤 湖南人 (學生)
啄木 上海 (大學教師)
鄒光旭 山東 (網際網路從業者)
醉葫蘆 贛州(公民)
左小刀 北京(媒體人)
11:18 am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314/16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