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暗訪珠三角地溝油三大去向 川、湘菜館用油最多

記者暗訪珠三角地溝油三大去向 川、湘菜館用油最多

    執法人員在福永街道懷德社區一養豬場查到兩桶疑似「潲水油」,並當場予以銷毀。
    
     「潲水油」未絕,「地溝油」又來。從餐飲店的「地溝」、「下水道」里掏出油污、油垢,然後經過簡單加工再回到市民的餐桌……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廣東是一個餐飲大省,連日來,本報記者在珠三角各地展開多方調查採訪,揭開「地溝油」三大去向,通過何種方式流入消費者餐桌?
    
     「地溝油」流向
    
     1.化工廠(生產化工產品)
    
     2.酒樓→收集者→酒樓、餐館(低價購買)→顧客餐桌
    
     3.養殖場(牲畜的飼料)
    
    記者暗訪珠三角地溝油三大去向 川、湘菜館用油最多


    
    工人在收集「地溝油」。
    
      【記者暗訪】 「地溝油」三大流向
    
     大部分進入化工廠
    
     江門市江海區一家大型化工公司前,一輛滿載「地溝油」的車輛停駐。記者隨該車輛進入到化工廠,「地溝油」運到這裡後,在兩個油池裡經過粗加工,分離出水和殘渣後,通過輸油管進入貯油罐,然後再抽入「生物柴油反應釜」,加入酒精、硫酸等原料,經過5個小時的化學反應後,就可以變成「甲脂」,即大家熟悉的「生物柴油」,主要銷往一些工廠做動力燃料。
    
     實際上,絕大部分「地溝油」都被收集後粗加工用於化工用途,而不是大排檔用油。大部分「地溝油」收集從業者則對目前「地溝油」回到餐桌一說予以否定,「其實加工處理後,都當作原材料賣給化工廠,其利潤比製作食用油利潤大得多,何必去冒險做這些害人勾當?只有小部分簡陋的作坊才偷偷製作食用油廉價賣給小餐廳。」
    
     「地溝油」被養殖場收購
    
     「地溝油」另一個流向則是養殖場。在惠州市惠城區江北東江邊的蝦村,記者僅在一個村子中便看到3~4個「地溝油」加工點。經過一番溝通,一位50多歲的老闆帶著記者來到蝦村的一片果林中,進入果林才發現,在一個簡陋的屋子四周擺滿了大小七八十個油桶。
    
     老闆自稱來自安徽,在這裡做了十多年了。一般每天都到養豬場和酒樓收回一噸多潲水,每個月可以收購到30噸左右的潲水。老闆坦承,他們這些「地溝油」主要銷往養殖戶。他說,一般養殖場每次基本上都要一車「地溝油」。「我這裡基本可以保證供應,即使有時不夠用也可以就近弄到,因為我好幾個老鄉都在附近做這個 」。
    
     簡單加工後流入小餐館
    
     上文提到的安徽老闆直言,除了賣給養殖場外,經過簡單加工後的那些「地溝油」還賣給街邊大排檔以及小餐館,「他們一般一次都要到幾十斤、上百斤」。
    
     惠州一位從事養殖的農戶私下向記者透露,很多養豬的人從酒樓收回潲水後,將油質部分賣給需要「地溝油」的人,僅他家所在的豬場一個月最少有500斤「地溝油」賣給收購商。「他們做『潲水油』的利潤比養豬大多了,因為需求量大,我敢說大部分的工廠、公司用的都是『潲水油』。因為花生油至少要10元/斤,兩相對比當然用『潲水油』成本低多了。」
    
     「地溝油」加工程序十分簡單:將收集來的「地溝油」放到大鍋中加熱,再加入某種化學原料,廢油中的殘渣和雜質就被分離出來,沉澱在鍋底,在上層相對清澈的油便是算成品「地溝油」了。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廣州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323/16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