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海南GDP瘋長 已到泡沫破滅邊緣


      今年一季度,海南GDP增長25.1%,全國排名第一。位列海南第一的是瓊海市,GDP增長達58.7%,省會海口增長26.9%,為十年來最大增幅。
       房地產業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三分之一。海南省統計局日前公布,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36.9%,全國排名第一,海口、三亞房屋銷售價格同比漲幅連續三個月居全國前兩位。

      海南一些政界人士和銀行界高管認為,此輪由房地產暴漲引發的經濟增長是「剛性需求」所致,也是支撐所在,「有泡而未泛濫,有泡但不會破」。
      但也有人似乎看到了十八年前那場經濟泡沫的影子。海南一大型國企負責人周先生1988年建省時上島,歷任工商局等行政部門官員、國企高管,這位經濟泡沫的親歷者感覺歷史在重演。
      1992年,海南在新一輪開放開發的利多刺激下,房地產業「空前繁榮」,當年GDP增長22.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超全國平均水平,省會海口GDP增長114%。1994年國家宏觀調控,海南經濟泡沫破裂。1995年全省GDP增長4.3%,至建省以來最低點,海口市GDP增長僅1%。
      本社記者查閱海南年鑑,官方總結當年的經濟狀況是「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效益繼續低下,經濟結構亟待調整」。事實上,此輪房地產過熱引發的經濟泡沫影響了海南經濟特區近十年的發展建設。
      十八年後的今年初,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瓊島迎來建省以來的第二次重大歷史機遇。在此利多消息下,房地產業挾內陸城市的高熱「席捲」海南。
      然而,海南房地產「一枝獨秀」可能成為曇花一現。在國家房地產新政下,目前海南房地產呈現量跌價滯的局面。五·一海南春季房交會上,買賣雙方觀望情緒濃厚。
      海南省委黨校副校長廖遜認為,1994年是海南的戰略轉折年,中央及時抑制房地產熱,挽救了海南的實業投資環境,結束了海南房地產一業興旺,其它各行蕭條冷落的不利局面,產業導向重回農業、工業和旅遊業。
      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海南的經濟實力、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但有一個無可違避的現實是,和當年一樣,海南仍然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海南省統計局長符國瑄稱,海南經濟增長的產業基礎仍較薄弱,經濟發展面臨不少矛盾和困難。
      市場主體的海南農工商界已開始擔憂。企業擴大生產、營運成本均升高,一些希望進入海南的農、工企業因為地價高企而不得不退出。發展旅遊業對其它產業的帶動效應尚未顯現,倒先感受到它的擠出效應。海南民間呼籲政府提高經濟管理能力,引導國際旅遊島投資需求。
      但在房地產業刺激GDP增長的誘惑下,更有一些市縣政府急功近利,讓實體經濟感受陣陣寒意。在離海口半小時車程的某縣,原規劃是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卻被擅改為房地產商住。正在建設中的工廠被要求換地重建。
      近期,海南積極落實國家政策調控房地產市場。同時,海南10個市縣30宗近1.5萬畝土地參展深圳春交會,可見賣地依然是市縣經濟的依託。
      上一輪海南經濟泡沫以「爛尾樓」為標誌而破滅。此輪經濟的高速增長是否已形成經濟泡沫?它又將以何種方式破滅?
      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目標之一是,2020年,海南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品質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一位學者表示,海南只有回歸常識理性發展,避免經濟泡沫的折騰,才有望實現上述的高目標。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510/16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