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大連中石油輸油管爆炸災難 CCTV說原因無人信

7月16日發生在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事件,根據新華社昨天晚上22點發稿時的描述,現場已見不到明火,仍有濃煙冒出。而事件的起因,官方稱仍在調查中。而《鳳凰衛視》報導說」爆炸已經引發生態災難「。

今天上午,事故當事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對外宣布,「現場大火已被撲滅,沒有人員傷亡報告,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中石油還說,「目前庫區污水排海閥門已被關閉,沒有新的油污進入海域,進入港口相鄰海面的油污被攔在圍油欄內。」

而《鳳凰衛視》記者報導說「爆炸已經引發生態災難,爆炸區附近的一處海灣已經漂滿浮油,礁石和船舶上滿是油污。當地現在正處休漁期對普通漁民暫時沒有影響,但對養殖業的影響很大」

此前中央電視台曾引述當地官方消息報導,事故是由於一艘外籍油輪卸油違規操作導致的。但當地居民和救援人員對「外籍油輪導致失火」存懷疑態度。

有在場記者轉述目擊者說法稱「連接碼頭和油罐的輸油管有1公里,如果因為油船導致肯定會先造成油船爆炸。可是油船沒事其他更靠近碼頭的油罐也沒事。」

根據參與救援的部分消防隊員的說法,火災發生源於「中石油區」內的一次管道爆燃,爆燃可能源於管道工人操作不慎帶來的火星。

另有火災親歷者對在場記者表示:火情是先從西邊的廠區內管線燃起來的,此後,爆燃導致油氣等易燃物質通過下水道或輸油管道,蔓延各處。最終,火勢從西邊的廠區內一直漫過「南海關區」,綿延到海邊。

事發地是一片依坡度而建的石油儲備倉庫:臨海一側的東面區域,名為「南海關區」,規則排列著10多個石油儲油罐(容量均為10萬立方米),歸屬於大連港集團郵儲倉庫公司;地勢較高的西面、即著火點,歸屬中石油下屬的「國儲」。

在火場的東北側,南海關區內,還排列招數十個小型儲存罐,當地知情人士稱,這些儲存罐內均為二甲苯等化學物質,一旦被火引爆,後果不堪設想。所幸火勢得到控制。

2006年,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在全國進行重點排查,公示環境風險較高的127個石化、化工項目中,大連占8個,其中事發地的大孤山半島占了6個。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719/17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