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著名導演 > 正文

不苟且不媚俗 讓子彈飛如何站著賺錢?

按照近年來的慣例,中國三大導演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一旦出片,就屬於公共事件,總得在公眾生活中熱鬧一陣子。但是今年的賀歲檔要例外了,陳凱歌的《趙氏孤兒》還沒徹底「公共」起來,姜文的《讓子彈飛》就把風頭搶走了。

  姜文當然是有資格叫板張陳馮的,王朔說他是中國最好的導演,馮小剛說姜文要是好好拍商業片,自己的好日子就結束了。
這些讚譽過頭嗎?相信每個看完《讓子彈飛》的人都有話說,今天的話題就提供一個討論的平台。如果您還沒看過而且不能容忍一點點的劇透,那麼可以先關掉專題,等看完了再來討論。
這是一部不錯的片子

於想看熱鬧的觀眾,這部片子有笑料、有打鬥、有正義、有名角、有演技;對於電影藝術愛好者,這部片子也不失姜文一貫追求的製作精良、技法求新;對於想看到一些「意義」的人,這部片子仍不缺政治隱喻和價值觀。

  所以對於大多數人,肯定不會覺得值不回票價。當然少數只能接受一本正經敘事的人,還是會感覺片子不夠「正統」,因而不喜歡。

 
 和近年的國產片比較,它是出色的

  想想《葉問》這種老掉牙的故事還能演了一遍又一遍,《唐山大地震》這種退回到八十年代水準的主旋律都要稱王稱霸,《非誠勿擾》這種重複九十年代貧嘴溫情的片子都要上續集了……,那麼光從「新鮮」的角度看,《讓子彈飛》就要領先一大截。更何況在中國拍電影還有個特色,不帶點政治色彩或現實關懷的片子會被認為「沒有內涵」,尤其是只要你拍過「有內涵」的片子,那麼就得一直拍下去,否則就是「墮落」,你看張藝謀陳凱歌們因此挨了多少罵。中國觀眾可以接受好萊塢的《變形金剛》講弱智故事,但不能接受張藝謀的《黃金甲》只有大場面。對於曾經拍過《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這種「有內涵」影片的姜文,如果他的新片裡看不到一點政治,那恐怕就得失敗一半,還好這次他有,從這個角度說,他又勝了近年的張藝謀陳凱歌一籌。

 
 「三十年來中國大陸最好的電影」?

  不過看了一些「靠譜人士的參考意見」,還是有點驚訝,裡面充斥著「蓋世才華」、「牛逼之極」、「票房六億」,甚至「三十年來中國大陸最好的電影」。莫非,這部電影已經比張藝謀的《活著》還要好?實難苟同。《活著》因震撼人心而一看不過,《看子彈飛》的可回味程度則比前者要差得多。說到政治寓意或者現實關懷這一點,影片只是有這些成分,而並沒有把這些成分演繹得多深刻。大概這種極端的好評與人們的一時激動有關吧,等冷卻下來回頭再看,《讓子彈飛》應該會得到更客觀的評價。

  在現實中「站著賺錢」可以做到

「站著把錢掙了」,這句熱門台詞像是姜文的心聲,或許應該這樣理解:第一,這是姜文在對自己說。站著賺錢的片子姜文其實早就拍過,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藝術和票房雙豐收。但是之後98年拍的《鬼子來了》,花了2700萬,卻沒有通過審查而無緣公映;07年的《太陽照常升起》,花了1000萬美元,因為「沒人看得懂」而票房慘敗。所謂「站著」,就是指政治上不苟且,藝術上不媚俗,姜文接連兩次因為要「站著」而賠得一塌糊塗,甚至自嘲「我導電影一般賠錢」。這一次他要在政治上收一步——至少通過審查,藝術上也收一步——至少讓人看懂,憑著自己的才華自然也能「把錢賺了」,但仍舊有政治有藝術,仍舊「站著」。

  第二,這是對那些「跪著賺錢」的導演說的。在某市市領導指揮下拍片,而且把片子拍成廣告集錦那位,算不算呢?

  「站著賺錢」可能嗎

  看到「站著賺錢」,馬上想到的是老羅(羅永浩)。老羅最近在海淀劇院做了一個演講,其實主題正是「站著賺錢」。他的企業用正版軟體、給加班費、不給員工洗腦……,套用谷歌的理念就是「不作惡」。「不作惡」的企業還想賺錢?是的,老羅就是要證明「通過乾乾淨賺錢讓人相信乾乾淨淨賺錢是可能的——即便是在中國」。據說他的企業雖然還沒賺錢,但已經聞到錢的味道了,而姜文這次已經註定是要賺翻了。可見如果能像老羅或者姜文這樣有才能並堅持,「站著賺錢」當然是可能的。

  「站著賺錢」不容易

  也許有人認為,老羅和姜文他們能「站著賺錢」,是因為他們是牛人。但牛人想「站著賺錢」也不容易。陳凱歌和馮小剛不牛嗎,一個要屈從梅蘭芳的後人,一個要屈從唐山的官員,如果是姜文捕手這兩個片子,他會屈從嗎?應該不會,《鬼子來了》的劇本批覆中曾提出許多修改意見,電影拍出來卻硬是不改,這幾乎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了——為了電影;《太陽照常升起》這樣的藝術片可以想見不會被普羅大眾接受,姜文還是義無反顧的用大錢砸出了美輪美奐的畫面,這也幾乎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了電影。所以這是一個不屈從的導演,這一點值得尊敬。別看這次他贏了,但是風險也不小,不是就有人奇怪電影中的某一段竟然沒被剪掉嗎。

  在影片中「站著賺錢」做不到

  影片中的姜文,代表了反對派,也就是反抗惡霸的英雄;葛優代表了小人(犬儒),也就是《紅樓夢》中賈雨村的門子那類精通人情世故的角色;周潤發是搜刮民脂的惡霸;鵝城人民則是一幫庸眾。

  這樣的劃分一開始是看不出來的,當影片開頭神武的姜文氣壯山河的喊出「站著賺錢」時,你以為這又是一部除暴安良的類型片(這種片子可以統稱為武俠片)。故事的演進會是「我方」——英雄+人民,在和「敵方」——小人+惡霸的鬥智鬥勇中完勝,結局是小人被戲弄,惡霸被剷除,而「我方」可能也會有個把犧牲,正如警匪劇中總要死一個警察或者警察家屬。

  
姜文的追求沒有這麼簡單

  但是影片看著看著,會讓你嗅出不同於武俠片的味道。在鬥爭來回拉鋸,「我方」犧牲嚴重的時候,按照武俠片的邏輯,應該是要決戰了,英雄們怒吼著殺回去,最終通過一場精彩的的廝殺取得勝利。但影片沒有這樣,姜文承認了英雄的局限性,英雄不能像武俠那樣無所不能,4個人挑落400人。於是個人打鬥戛然而止,主題轉向了喚醒庸眾的力量。這原來不是一部除暴安良片,而是在思索「革命怎樣成功」。

  如何喚醒庸眾的力量

  顯然姜文還沒有看透「革命怎樣成功」這樣的宏大問題,他似乎也不打算拿這部影片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故事還是「英雄領導群氓」的簡單化結構。但是姜文至少在一個細節上深入了——如何打破庸眾心裡怕與怒的平衡,讓怯懦讓步,讓憤怒爆發。 姜文說拍電影對自己來說就像是心理治療,把心裡的事兒搗騰出來,不單單是有敘述的願望,是整理出來,在某種狀態下表達它,「不然我心裡越積越多,我得往外掏」。什麼是姜文「心裡的事兒」呢?姜文在解釋《鬼子來了》時曾說,「是什麼引起恐懼?為了擺脫這個恐懼,是遠離死亡,還是接近死亡?這些都是我三十五年來腦子裡和心裡的感受。」那麼這一次,「如何喚醒庸眾的力量」,或許就是姜文「心裡的事兒」。

 

責任編輯: 楊秀  來源:騰訊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219/18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