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精品推薦 > 正文

中國大陸首例:十多個媒體代表被艾未未採訪



艾未未:「上海大火做報導時有沒有談到補償的96萬是怎麼出來的?」

陳曉瑩:「當時問了一些關於資金的問題,先問的是賠償主體的問題,這個錢從哪裡來,到底是由靜安建總,還是下面的公司還是政府?當然這個政府沒有正面回答,但是我們後來從業主那邊了解到賠償主體是靜安建總。其實他們內部是已經定了的,就是靜安建總來賠啊。我覺得政府是希望快,快了呢,這個事情就可以蓋棺論定就過去了,覺得拖的越長可能引起的社會爭議會越大,這是政府的態度。」

. . . . . .





以往,中國的媒體是採訪別人的,更不會坐下來、反過來被民間人士採訪、質疑或責問。「身兼數職」的艾未未唯一缺少的「職業」就是政府的官位。2010末,艾未未和多個媒體的主筆、編輯們「聊天兒」,其意義和形式都是前所未有的。艾未未也成了媒體的媒體。

近年來,亡命徒艾未未從自己的工作室頻頻衝到了浪尖兒上,用嶄新的方式為許多沒有聲音的中國公民發出了必要的吶喊。



艾未未:「咱們能不能聊聊風口浪尖的事兒,這二十多年中新聞管制方面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今天來看。」

程益中:「我覺得從客觀呈現的新聞的狀態來講,好像是更寬鬆了,但這個狀態不是有關部門主動做出的一個安排,是被動改變的狀態。當局控制新聞的手法可以說更專業,更嚴厲,並且更有效,但是他們的主觀和客觀是背離的。」

艾未未:「上海大火你認為上海市政府會公布遇難名單嗎?」

楊磊:「一如既往的不會。」

艾未未:「歐巴馬來的時候有沒有提到過『人權』兩個字?」

張哲:「跟我們的採訪里沒有,其他場合……」

艾未未:「那麼你們有沒有做這麼一個測試,就是從尼克森開始,然後這幾個總統,他們在來中國的境內會提到『人權』的次數?這個肯定是中美關係、美國對於中國事務的看法上有很大的一個轉變的東西。」

張哲:「我本人沒有做過特殊統計,但我想,中美外交一個特別大的話題肯定是『人權』,歐巴馬這次來的時候沒有提這兩個字,我覺得可能是在之前已經跟中國政府達成過相應的默契,我覺得他們在公開場合談什麼話題,不談什麼話題,應該是私下已經有溝通的。」

艾未未:「那麼為歐巴馬問題是你們編輯部內部的問題還是?」

張哲:「當然不是我們編輯部內部的問題,是被官方指定的。我們原來準備的問題被『和諧』了。」

. . . . . .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107/19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