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德國之聲:埃及軍隊為什麼態度不明朗?

埃及軍隊迄今沒有對反穆巴拉克總統的示威者採取鎮壓措施,但是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反對總統的跡象。那麼埃及軍隊到底站在哪一邊呢?

 

許多外國觀察員面對這樣的畫面都感到吃驚:埃及民眾在舉行抗議示威,坦克車開了過來。但是示威者卻對前來的軍隊士兵發出歡呼聲,就像這些軍人不是被他們仇恨的政權派來的似的。一些示威者甚至還將軍官抗在肩膀上,另一些人在坦克上書寫著"打倒穆巴拉克"的標語。這就是1月28日,上個星期五,埃及第一個"憤怒日"向世人展現的畫面。當時不少人猜測說,也許埃及軍方會聽任總統下台。

然而迄今埃及的示威者們並沒有等到這個結果。雖然埃及軍方越來越靠近埃及權力鬥爭的中心,但是它並沒有採取明確的立場。它一方面宣布反穆巴拉克的示威者提出的要求是合法的。轉而又對示威者遭到被收買打手的毆打聽之任之。

能夠解釋軍隊這種模稜兩可做法的理由之一是,軍方的做法反映了埃及老百姓的立場。穆巴拉克雖然在過去30年中對自己的親信委以重任。但是中層和下層管理人員卻有著相對廣泛的民眾基礎。無論是民主派還是穆斯林兄弟會的成員,都有機會同總統的支持者一樣獲得這類職位。

還值得注意的是埃及軍隊在民眾中的威望。這支軍隊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尊重,也是由於它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所取得的部分軍事勝利。因此這支軍隊被視為國家安全的保證,而且它還為1952年建立共和國發揮過積極作用。開羅中東問題研究中心的安全問題專家阿爾-扎亞特指出:

"在埃及歷史中,軍隊一直為維護國家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正是軍隊將埃及從君主制帶到了共和制。這是埃及軍隊同老百姓保持良好關係的根源。"

不少埃及人還喜歡回憶1977年發生"麵包騷亂"事件時的情景。事件發生後,軍隊開進了埃及大城市,並且制止了騷亂。1986年騷亂事件在埃及重演 。當時數千名警察特種部隊計程車兵發生譁變,他們不但在街頭搶劫,還襲擊遊客住宿的酒店。當時也是軍隊控制了局面。阿爾-扎亞特認為,埃及軍隊不象警察被民眾視為鎮壓機器。這個觀點也得到了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中東問題專家埃爾·迪夫勞伊的支持。

 "軍隊為國家進行過多次戰爭,在民眾眼中已經是一支人民的軍隊。它不象警察特種部隊或者國家其他安全部隊那樣,它從未參加過鎮壓老百姓的行動。軍隊也沒有參加過刑訊折磨,逮捕以及秘密情報部門和國安部門的恐怖行動。它同這些事情都無關。"

埃及軍方目前採取的模糊立場恐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軍方首腦試圖避免軍隊內部發生分裂。埃爾·迪夫勞伊指出,軍方也在試圖應對今後將發生的任何一種局面。

"我認為,軍方正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地位。它不能讓人明顯感到它是親穆巴拉克政權的一股勢力。它也不願意明確支持反對黨,因為將軍們並不知道今後的局勢將如何發展。"

美國對埃及軍方的影響力是專家們爭論的一個問題。埃及軍方每年從美國那裡得到13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那麼美國是否可以利用這個槓桿加快穆巴拉克的倒台呢?開羅的阿爾·扎亞特認為,美國不會這樣做。

"美國的軍事援助是同以色列簽署的和平協議的一部分。如果美國決定中止這個援助,那麼也意味著結束同以色列的和平協議。這將使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大打折扣。美國本身對這項援助是有很大興趣的。" 

但是柏林的專家埃爾·迪夫勞伊卻不這麼看:

"關鍵是對埃及軍方施加什麼壓力。如果美國人說,我們已經完全不能忍受穆巴拉克了,如果你們還想要我們的軍事援助的話,那麼就不能再支持穆巴拉克了。這樣一來軍方就可能會改變立場。也許會同某個名聲好些的總理成立過渡政府" 

作者:Samir Grees 編譯:韓明芳

責編:任琛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204/19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