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北京西直門橋被戲稱第九奇蹟 誰上誰迷糊

本報報導大學生李旭設計「微型立交橋」治堵以來,引起市民以及網友對立交橋治堵的關注。

  本報報導大學生李旭設計「微型立交橋」治堵以來,引起市民以及網友對立交橋治堵的關注。

  讀者高先生來電錶示,立交橋擁堵的原因,有的是設計上有一定問題,有的是後期人為設置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相關部門深入調查。他認為,立交橋下增加左轉線、公車站點縮進、非機動車道後撤等方法,都可緩解部分橋樑的擁堵。

  讀者萬先生說,八達嶺高速與北四環交叉點立交橋(健翔橋),南向北左轉盤橋設計很不合理,需要從志新橋下過一個紅綠燈才能上橋。「應該直接開一個入口即可。」

  而在微博上,有關立交橋的討論也是如火如荼,記者發現,李旭的「微型立交橋」設計圖在被廣泛轉載的同時,很多網友將其與北京的西直門立交橋相比,認為西直門橋的設計繁複,如同迷宮,強烈建議換掉。甚至有網友將其調侃為「世界第九大奇蹟」,並演繹出許多版本的故事,有網友戲稱,西直門是按照中國聯通的logo建造的,所以誰上去誰迷糊。

  昨日,記者到西直門橋實地探訪,發現多種因素加劇該橋的擁堵,比如:西直門橋公車站點靠得太近,橋下地鐵出入口人車混雜,橋面車道繞行繁雜,這些問題加上北京的高峰擁堵,讓西直門橋的問題被放大。同時,西直門橋的繞也多被詬病,而且堵與繞之間常常是相互影響。

  

  西向南 幾乎要繞行整座橋

  從西直門外大街經西直門橋向南轉向,按道理來說就是一個簡單的右轉,在很多立交橋下,只需直接右轉即可。可在西直門橋,則不行。

  西直門橋西南角,也有右轉的輔路,可由西直接向南轉行駛,但在地鐵大廈北側,有一個限制右轉的交通限行標誌,「7:00—20:00禁行」,不少司機有在此右轉被罰的經歷。

  因為限行,主、輔路的車輛須拐上東西向橋樑的輔路,駛到西直門橋東後,右轉進入南向北輔路到橋北,再右轉繞上東西向橋樑輔路,過橋再右轉駛上向南的西二環外環輔路。

  這是一個糾結的過程,需要車輛不停在橋上繞圈,幾乎是繞完整座橋,才能駛上向南的二環外環輔路。

  【提示】

  說實話,要不是事先看過地圖提示,實地探訪很容易「迷失」在這複雜的圈裡。開車在輔路上繞過3個圈,總算是成功駛往官園橋方向,探訪時車不多,繞行花費了近2分鐘。如在晚8點到次日7點,車輛不受限制,可直接在輔路右轉,駛上二環外環輔路。

  西外大街主、輔路向南行駛,如受時間限制,都必須繞行。因為東西向橋樑輔路有行人和非機動車,且橋東繞行時的輔路,需避讓地鐵口出入乘客和行人,請謹慎慢速行駛,不熟悉路況的要看各個轉彎點的交通指示牌。

  

  出入口多 頻繁併線「添堵」

  西直門橋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交匯的車道、引橋太多,導致很多車輛要進行頻繁地併線,選擇所需出口和車道,如此一來,讓本不寬餘的主輔路車道,更顯侷促,很多車輛互相搶行、剮蹭,都讓擁堵的西直門橋不堪重負。

  比如從西直門北大街、北二環主路向西行駛的車輛,都會在西直門橋西北角的右轉匝道上交匯。這裡只有兩條車道可行,讓北面和東面匯集過來的車輛擁堵在此,擠過了這條匝道,才能駛上橋西的西直門外大街主路。

  「這條匝道就像是大動脈被細繩勒住了一樣,這裡一堵,後面也就全堵了。」計程車司機王師傅說,從薊門橋和德勝門方向過來的車輛,很多就因為這條道被堵。車少時還行,可順利通過,車一多,匝道上的兩條車道根本不夠用。

  中午時分,西直門的車還是川流不息。從薊門橋往南,記者開車駛入了西直門北大街主路,準備由北向西,右轉到西外大街上。因車多車速慢,離北二環方向過來的車輛交匯處還有50多米,車輛已是走走停停,需等兩個方向匯集的車輛併線,才能繼續行駛。

  從上引橋開始,右轉駛上西外大街主路,用時2分鐘。計程車司機王師傅說,這段引橋匝道,正常駛過只需不到一分鐘,而只要車稍多一點,就需好幾分鐘,他還有曾被堵過半小時的經歷。

  繞

  北向東 未上輔路繞遠3公里

  因西直門北大街沒有左轉通道,從薊門橋南下後上北二環,必須繞行西直門橋。按照地圖提示,薊門橋一路南行後,需在西直門北大街轉上輔路,行駛到西直門橋後,過橋右轉盤橋,駛往西直門內大街方向,過橋後,可直行通過西直門南小街通往北二環,也可過橋後右轉,駛上西二環內環輔路,向北後駛上北二環。可以說,這也算是走西直門橋最繞、走冤枉路最多的路線。

  【提示】

  探訪時,看完地圖提示,也走錯了一回,原因是從北向南時,輔路出口處未設駛往北二環的路標,沒有及時拐上西直門北大街輔路。再往南走都在主路上,無法盤橋掉頭,只能到官園橋掉頭了。

  再次實地行駛,及時駛上輔路,終於順利在橋上盤橋掉頭,駛上了北二環。因車多緩慢,這個過程花費了5分鐘,繞行了3公里有餘。

  堵

  人車混行 輔路車輛擠地鐵口

  地鐵2號線西直門站,剛好位於西直門立交橋下,其東側兩個出入口,都在橋體下方,出入墮胎需要穿行輔路。

  「地鐵口這兩邊,早上要不是人堵車,就是車堵人。」西直門內大街的老住戶劉明(音)說。

  市民陳先生稱,每到早高峰或者晚高峰,地鐵里墮胎量非常大,地鐵外兩個車道充斥著大量乘坐地鐵的人,包括一些計程車、黑三輪容易造成擁堵,而且東面兩個地鐵站出口都設在拐彎處。「常常造成擁堵。」

  計程車司機王師傅說,「西直門橋轉彎、掉頭,很多都得走輔路繞行,但這輔路上,還有那麼多的人進出地鐵,它能不堵嗎?」王師傅說,早晚尖峰時段,這裡很多人穿行路中間,又沒有紅綠燈,很多時候都是人在車間穿行,車在人中蠕動,人和車都互相堵在了這裡。

  昨日中午,西直門橋上二環主路的車輛還比較多,行駛不快,轉向和走輔路的車輛開得都較慢,除了轉彎限速外,輔路上穿行的地鐵站進出乘客,也是大家減速避讓的主因。西直門地鐵站西南口一出來,緊挨著的就是立交橋,大量乘坐地鐵的人和立交橋上的車擠在一起。

  說法

  應一點點「肢解」這個樞紐

  曾潛心十餘年研究立交橋最佳修建方案的民間設計師鄭學信:西直門立交橋在設計方面存在比較大的缺陷,當初根本就不應當在西直門這個地方形成一個交通樞紐,說得好聽是交通樞紐,說得不好聽就是一個巨大的堵點。解決的辦法就是把這個交通樞紐一點一點地「肢解」,像一些公共汽車站一樣,拉開空間距離,疏散開來。

  本是兩座立交橋組合變形

  住建部城市交通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馬林:西直門橋的問題較複雜,要考慮當時的具體情境和前提條件,該立交橋由於位置特殊,實際上是兩座立交橋的一個組合變形。在當時設計改造的前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這個路段較特殊,必須保證主路的通車;二是裡面的地鐵大樓不能動。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新京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330/20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