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魏京生驚人語:美民主政治就這樣被中共獨裁收買

—中美人權對話(魏京生)

今年的中美人權對話剛剛結束。事前美國國務院人權局做足了秀,說了一些所謂的狠話。美國的一些媒體也幫助炒作了一陣子,說什麼不同尋常云云。結果差不多是悄悄的收場了。

這種威脅是說給美國老百姓聽的,不是拿來嚇唬共產黨的。就是美國老百姓也早就聽得不耐煩了,所以媒體避之唯恐不及。生怕這種不成功的作秀繼續搞下去,會成為歐巴馬和民主黨的競選毒藥。
 
為什麼會這麼尷尬?我們先從人權對話的歷史來分析。1989 年那場大屠殺,讓全世界人民都憤怒了。中國的人權,對於各國特別是美國人民來說,已經不是他人的瓦上霜,而是差不多等於自家的門前雪了。公然使用坦克機槍屠殺自己的人民,已經超過了納粹的底線。就像你隔壁住了一個大白天殺自己兒子的暴徒一樣,不能不讓人心生恐懼嗎。
 
選民的恐懼就是民主政府的壓力。於是各民主國家都對中共採取了最低限度的制裁措施。但是有些人不高興,因為制裁阻擋了一些資本家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賺大錢的機會。順便說說,最近北非的茉莉花革命,西方政府扭扭捏捏遲遲不作動作。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相對於搶奪石油控制權的伊拉克戰爭,態度有天壤之別。
 
西方的政治家在選民和大資本之間,左右為難。這時候就有學者們出來給政府排憂解難了。發明了很多折中的辦法,逐漸緩解人民的恐懼和憤怒。例如著名的亞洲特殊價值觀;發展經濟可以自動進入民主社會;先發展中產階級公民社會就可以自動進入民主;發展教育提高人民素質才可以建立民主;全民信仰基督教是民主的先決條件等等。不一而足。
 
還是中國人的實用主義比較有效。港台同胞們不聲不響的打破了制裁,搶占中國的市場。打破了西方人的道德底線。一時間大批商人湧進中國,勢不可擋。各國人民的恐懼和憤怒卻消失得比較慢,很不平衡。政府有責任出來排憂解難,學者們就及時地想出了相應的辦法。這就是人權對話的來由。
 
政府鄭重其事的出面對話。不可謂不重視,美國老百姓可以放心了。畢竟,民主國家的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度還是很高的。一般都認為政府既然出面了,就不會敷衍了事。中共政府再放幾個知名人士配合一下,足以欺騙美國老百姓了。至於說空口說白話不會有什麼效果,雙方官員都心知肚明。這場戲是演給雙方老百姓看的。看戲的知足就行了,還要什麼效果呢?
 
不過林肯總統有一句名言:你可以騙人於一時;不可能騙人於永遠。就是再漂亮的作秀也有審美疲勞的時候。由於言論自由和有良心人士的批評,公眾越來越看透了這場騙人的把戲。
 
幾年前布希政府已經忍無可忍,中斷了這場丟人現眼的人權秀。而且退出了另一場更加曠日持久的人權秀,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從布希政府的角度來看。如果只是欺騙而沒有實質效果,還不如不作。在商人們的巨大壓力下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措施,也就只能不作了。何況人們的記憶有時間的限制,時間會磨滅對傷痕的記憶。中國人自己尚且如此,何況外國人民。
 
在這種背景下,歐巴馬政府為什麼要重行啟動人權對話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事務呢?而且是在宣布人權不是重要關注內容之後,又重新啟動人權對話。這說明什麼呢?而且一旦啟動就立即得到了中共政府的歡迎和配合,這證明了什麼呢?這至少證明了中共政府確實需要這個所謂的對話,來達到緩和國際壓力和欺騙中國老百姓的目的。
 
中國老百姓有了這根救命的稻草,至少暫時轉移了注意力。不去尋找更有效的救命措施了,這就適合了中共的需要。達到了繼續欺騙人民維持獨裁統治穩定的目標。這是中共維穩措施的重要政策。所以有住在香港的叫做「對話基金會」的組織在積極為此操作。
 
那麼美國的政客們會得到什麼呢?可以穩定的在中國剝削廉價勞動力的資本家們,會成為明年競選的捐款者。勝算在握的政客們不會不動心。民主政治就這樣被獨裁專制給收買了。看來西方的民主也不是沒有軟肋。
 
重要的不是人家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是我們中國人必須懂得主要靠自己努力的道理。看看最近的兩件法律案件可以有一個比較。
 
藝術家艾未未的強迫失蹤案,不可謂國際關注不夠。結果到現在還頂著不辦,連通知家屬這樣簡單的措施也不動。明顯就是在公開顯示蠻不講理的霸道。你就是人權助理國務卿來中國面談也沒用。因為共產黨早看穿了美國政客的把戲,本來也沒當回事兒。有美國資本家撐腰,我是流氓我怕誰。
 
另一場重慶李莊的案件就截然不同了。網民的強大壓力反映的不僅僅是普通老百姓的意見。也包括了共產黨員和部分商人的恐懼。在國內政治勢力的強大壓力下;在國人對人權的重新理解中。李莊的案件關係到大眾的安全;包括大部分共產黨人的安全。薄熙來雖然剛剛獲得中共高層的排隊支持,也不得不在強大的壓力下收回了自己的陰謀。
 
看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宗教名言:自己不努力,上帝也沒法兒幫助你。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504/20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