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天亮前死去》 南方周末再揭黑暗面

天亮前死去

11月10日早晨六點三十分左右,一個中年男人的嚎啕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院感染科大樓的二樓整層樓里久久迴蕩,所有的醫生、護士和病人都聽到了這淒悲的無望哭聲。

據《南方周末》報導,自2007年發現患有尿毒症的安徽農婦張艷,只當年就花了16萬的醫藥費,在花光了自己家的積蓄後,去年又抵押出去自己家農村的樓房,並欠下30多萬債務之後,在未有希望及為了減輕家人的負擔,張艷選擇了:在病房的衛生間裡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嚎啕的男人是張艷的丈夫葉士龍,當他發現病房的衛生間裡還有餘溫的妻子的屍體後,無望的哭聲。

夫妻恩愛 兒女懂事

報導稱,葉士龍與妻子張艷曾是村里水泥廠的工人,兩個人從戀愛結婚到如今都已經十四年了,幾乎是無話不談。醫院裡的病友們,都稱讚葉士龍對張艷的悉心照料。但葉覺得,這只是他對妻子的愛的回報。

1996年,葉士龍被大卡車從腹部輾過,斷了六根肋骨,昏迷了幾天。葉士龍每次看著妻子忍痛折磨的她汗涔涔的樣子,都會忍不住紅了眼眶,曾經的經歷讓他對痛有刻骨銘心的體驗。

葉士龍記得當時自己身體好了,走路還經常一瘸一拐,但出身於鄉鎮幹部家庭的張艷並沒嫌棄他窮和瘸,還是嫁給了他。他出事後,只要張艷來看他,他就立馬覺得 「好過了許多」。所以,從2007年張艷發現尿毒症之後,他也選擇陪在張艷的身邊,悉心照料她,讓她心裡覺得好過一點,從而減輕她身體上的痛苦。

結婚十四年來,兩個人沒有爭過一句嘴,已經上六年級的女兒和五年級的兒子也很早懂事,並可以幫家裡干點家務活,家裡偶爾做一點好吃的,但兩個小孩知道是要給母親滋補身體,從來都不動筷子。兒女學習都很好,得來的獎狀貼滿了家中堂屋的一面牆壁。

自2007年後,夫妻倆常常來回於醫院與六安市金寨縣鐵沖鄉鐵沖村,四年裡最好的時光,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夫婦還可以輔導兒女功課。

為了不拖累家庭 選擇了離去

自得病以來,為了支付張艷高昂的透析費用,已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並抵押了2000年夫婦一起在村里建的最早的樓房。親戚中能借的錢都已經借了,其中叔叔一家出了五萬。

在張艷選擇離開的前一天,一貫節儉的張艷吃了讓丈夫從飯館買來的一個豇豆炒肉和一碗米飯,並央求丈夫帶她回家看自己的兒女。葉士龍趕緊開導她說,安心養病,等周末放學就讓孩子們來合肥。但從未發火的她第一次對自己的愛人發了火。

晚飯8點左右,張艷吃過難得一吃的從夜市買來的鴨腿、雞爪後,分別給自己的公婆、父母打了電話。電話中她多次感謝了公婆多年來對自己的付出,並表示是自己拖累了這個家庭,將兩個小孩子甩給你們。並對自己的父母說,公婆對自己很好,只是自己命不好。聽得坐在床邊的葉士龍早已經是淚如雨下。張艷最後像往常一樣給葉士龍交代了一切,葉士龍勸導她不要胡思亂想,好好養病,不要擔心錢的問題。

凌晨四點左右,睏倦難耐的葉士龍終於趴在妻子的旁邊沉沉睡去。凌晨五點半左右,張艷因身體的疼痛而醒來。她久久地盯著睡去的丈夫,最後取下床頭的充電器連接線,藉著清晨的微光躡手躡腳地走進病房裡的廁所里,了結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網友惋惜張艷,憤慨政府不作為

張艷的離去一經報導後,很多網友對其表示惋惜,紛紛在各個網站與論壇發表了自己的痛苦之情,表達了對中共政府不作為的憤慨。

南寧網友「鑫光壹佰」說道:「含淚看完的,都是本分的中國人,為什麼最後只能如草芥一樣對待自己宿命?同樣的辛酸,同樣的無奈,同樣的無助。」

上海市網友「mycomputerqqi」說:「一路走好……你的傷痛是整個中國的傷痛……」

秦皇島市網友「二泉映月斯佳麗」感慨道:「生在中國的貧窮低層人命運悲慘啊,得了病就等死。」

11月10日,張艷遺體被接回安葬,病房中留下一張空床

鄂州市網友「獨飛牛虻」說:「這類犧牲自己不拖累家人的事絕不是一件兩件,這讓我想起幾個月前北京的一個戴眼鏡的女人從美國回來,說中國的醫保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連美國都要向我們學習。真想抽她幾個耳光。」

江西省網友「jbc8201」 說:「不光農村城裡人也一樣,人窮要個好身體,病就讓那些有錢人和縣處級以上幹部生吧,他們生病也可以斂財。」

名為「南寧網友」的說:「百姓看不起病,住不上房,傾家蕩產供孩子讀書上大學,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您主管國家經濟與民生近十年的偉大成就。」

濟南市網友「wang_h71」無奈的說:「哎!9000多億的三公經費啊!!!!!!!!!!!」

網友王瑋說:「這就是被山西火燒的《南方周末》頭版頭條,讀來令人辛酸。醫者仁心,何來之錯;父親無望,其情奈何。秉筆而書,真情而發,何來漢奸之罪~~~~~~不明,不懂,不解~~~~~為弱者呼,為百姓言,又為何要焚~~~~~請問,請思,請省~~~~~」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121/22626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