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的「剩女」傳說 背後竟然有個大陰謀

—中國的「剩女」傳說

如果說中共政府真的有意宣傳「剩女論」,那究竟是為什麼呢?我想大概是因為他們害怕數千萬的未婚男性因無處發泄不滿而成為威脅社會穩定的潛在因素,所以希望讓儘可能多的「剩男」趕緊結婚。此外,優生學可能對此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政府希望承擔生育重任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都市女性。而在日本、台灣、新加坡、韓國和香港,這類都市女性現在正越來越排斥結婚。
婚不久的26歲大學畢業生王芳(化名)上周和我一起吃飯時,向我說起了她急於結婚的原因:「如果我現在不結婚,就還得再花上至少一兩年時間相親,那樣就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並且會成為一名剩女。」

在中國,「剩女」這個具有性別歧視的詞,被普遍用來形容那些過了27歲仍孑然一身的都市職業女性。雖然帶有貶義色彩,但「剩女」一詞得到了中共政府的大力宣傳。它對女性提出了這樣的警告:如果你到30歲還沒有結婚,就會變成沒人要的「老女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這場媒體造勢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時,中國卻因為男女比例失衡,數千萬男人未來可能討不到老婆。

2007年,中國教育部把「剩女」作為了漢語新詞。2010年,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聯合其它機構在31個省針對三萬多人展開了一項調查,並發布了《2010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其中關於「剩女」的調查結論(超九成的男性認為女性應該在27歲之前結婚)得到了中國官方媒體的一再宣傳。

中國網的一篇報導中對「剩女」作出了如下分類:第一類的年齡在25至27歲之間,被稱為「剩鬥士」(聖鬥士),這些人還有勇氣繼續為尋找伴侶而奮鬥;第二類的年齡在28至30歲之間,被稱為「必剩客」(必勝客),屬於這些女人的機會已經不多,因為事業讓她們無暇尋覓;最後一類是35歲以上的,被稱為「齊天大剩」(齊天大聖),該報導質疑說,這些人擁有豪宅、私家車和自己的公司,怎麼也成了剩女呢?

《紐約時報》今年4月刊登了
一篇文章,提到了中國繁榮的房地產市場和中國男人為找老婆所背負的買房壓力。文章引用上述的調查報告說,超過70%的單身女性只願與有房的男人結婚。但文章隻字未提該調查對「剩女」所做的那些大量描述。相反,這篇文章詳細談了中國女性是如何在答應結婚前虎視眈眈地強迫男方買房子的。文章還說,由於中國男女比例失調,到2020年可能有多達2400萬男性將成為永遠的單身漢。這場婚姻競賽是如此激烈,而且,從統計學角度看,掌握主導權的應該是中國女性。

中國人偏愛男孩的傳統與獨生子女政策已導致
上千萬女嬰被流產。但是,由此產生的性別比例失衡現象真的意味著女性真的可以在婚姻市場中占據上風嗎?

雖然有些女人的確是為了錢而結婚,但到目前為止,我幾乎沒有找到證據表明,所有女性都把自己的這種「稀缺性」轉換成了經濟利益。相反,我個人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女性已在很大程度上錯過了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房地產財富積累。據滙豐銀行的統計,這筆財富2010年的估值超過17萬億美元。

很多女性之所以沒有搭上房地產價格暴漲的順風車,是因為那些價值呈級數飆升的房產往往都登記在男性一個人的名下。中國父母一般會給兒子買房,而不會給女兒買房。而女性卻常常把自己所有的金融財產都交給丈夫或男朋友,為買一套僅寫這個男人名字的房產提供資金支持。

我認為,之所以有這麼多受過高等教育的20多歲女性在結婚時做出違背自己經濟利益的行為,其關鍵原因在於她們真心相信被中共政府廣為宣傳的「剩女論」。這些女性在個人和經濟上做出不一般的妥協,是因為她們擔心,如果不這樣做,就永遠不會找到老公。

如果說中共政府真的有意宣傳「剩女論」,那究竟是為什麼呢?我想大概是因為他們害怕數千萬的未婚男性因無處發泄不滿而成為威脅社會穩定的潛在因素,所以希望讓儘可能多的「剩男」趕緊結婚。此外,優生學可能對此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政府希望承擔生育重任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都市女性。而在日本、台灣、新加坡、韓國和香港,這類都市女性現在正越來越排斥結婚。

中共政府推動國民結婚的努力到目前為止可謂是非常成功的。王芳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她沒有成為「剩女」。但從法律角度來說,王芳對於自己和新婚丈夫共同居住的這套房卻沒有任何權利,因為這套房登記在他丈夫一個人名下。根據《婚姻法》前不久的最新解釋,夫妻雙方的房產現在僅屬於名字出現在房屋所有權狀上的那個人。

王芳跟她的丈夫沒有共同的銀行帳戶,也不知道他丈夫現在有多少錢。她剛剛丟了工作,原因是公司不想讓她休兩周的婚假。雖然失業了,但王芳並沒有伸手向丈夫要更多的錢,她說自己會繼續動用個人積蓄來買菜、買衣服和支付交通費用。這看起來像是一個應該占據上風的「虎視眈眈的女人」嗎?

像王芳這樣的中國女性,意識並了解「剩女論」的真實把戲也許只是個時間問題,其實這也許不過是一個面臨嚴重人口危機的政府直接或間接發起的一項帶有性別歧視的宣傳活動而已。

本文作者Leta Hong Fincher(洪理達)現為清華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主要研究中國人買房習慣和性別的關係。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WSJ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204/22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