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被中國製造改變的巴西:工業體系被毀,淪為原材料產地



  不一樣的中國和巴西


  雖同為金磚國家,但作為一個被中國製造嚴重改變的國家,巴西「金磚」的含金量,與中國存在明顯差距。這一點巴西人自己也意識到了。

  《聖保羅頁報》是巴西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從2010年底到2011年年初,該報有很多文章開始抱怨巴中貿易問題。有外界評論,如果說「顧客永遠正確」的話,巴西針對中國的舉動看上去就很愚蠢。

  但當你看過下面的圖,也許就能理解巴西人為何抱怨了。該圖顯示了巴西對中國的出口結構,2000年資源性產品的出口占其出口份額的68%,製造業產品和半製成品分別為19%和13%;而到2009年,原材料比重上升為77%,提高了9個百分點,而製成品則下降到7%;2010年,原材料出口進一步上升到 83%,比2009年又上升了5個百分點,達到83%,而製成品和半製成品的出口下降到5%和12%。資源性產品出口的擴大趨勢步步提高,而製成品與半製成品的出口進一步萎縮。(見圖1)

  巴西從中國進口的情況更不樂觀,巴西進口中國製造業產品,2010年達到驚人的97.5%!半製成品和原材料的進口只有可以忽略不計的0.4%與2.1%,2000年的數據也不太好看,製成品進口90.5%,畢竟半製成品和原材料還占了9.5%。(圖2)

  千萬別忘了,2010年,巴西已是排名世界第十的大國,其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分類已接近高收入組。如果僅以巴西進口與出口的貿易結構判斷,會誤認為巴西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國家呢。

  如此看來,巴西人的抱怨有其道理。里約聯邦大學巴中研究中心主席馬里奧?瑞普(Mario Ripper)說:「當一個國家有很多人口的時候,如果它持續依賴採礦或農業來維持增長,其不平等程度會增加。不管是採礦還是農業,正在成為巴西主導產業,巴西的經濟體系完全被破壞了。我們應該不是僅僅依附在中國身邊生存。」

  曾經是工業體系較完整的國家

  自由攝影師里卡多(Ricardo Zerrenner)在里約熱內盧著名的景點基督山火車站開了一家照片社,出售他自己的攝影作品。他告訴我,他全身上下沒有一件東西不是「中國製造」,甚至店裡出售的電池,全部來自中國,這些東西都是從網上訂購的。他說:中國的商品質量好、價格低,幾乎所有東西的價格只是當地商品價格的1/4。

  里約熱內盧海灘旁有很多出售比基尼、沙灘拖鞋及小食品的小店。其中一個小店的老闆是位叫羅納爾多(Ronaldo)的小伙子,他告訴我,比基尼、沙灘人字拖鞋都是「中國製造」。除了食品飲料外,「巴西製造」用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巴西女孩子出嫁時喜歡買中國產的抽紗製品作嫁妝,一款浙江產成本價幾百元的抽紗床單,在巴西能賣到4000元,有的甚至可以賣到8000元人民幣。大約 90%的中國產品以貨櫃海運到這裡,儘管巴西海關徵收商品成本60%左右的關稅,仍不能阻擋中國製造價格的競爭優勢。
  曾為巴西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組成員的雷納托?弗洛雷斯教授對我說, 「中國用我們提供的原材料製造出各種產品,又賣給我們,巴西陷入了對中國人的『製造業依賴』之中。顯然,巴西相當多的人會有這樣一種擔憂。」

  「巴西是一個擁有較為完整工業生產體系的國家」, 巴西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羅司長羅納爾多?莫塔(Ronaldo Mota),在伊塔馬拉蒂宮的走廊上對我說。

  中國商務部來自巴西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資料也顯示,巴西工業實力居拉美各國首位,上世紀70年代即建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基礎較雄厚。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建築、紡織、製鞋、造紙、食品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信息、燃料乙醇等行業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藥品、食品、塑料、電器、通訊設備及交通器材等生產增長較快;製鞋、服裝、皮革、紡織和機械工業等萎縮。 2010年,巴西工業產值8410億雷亞爾,同比增長10.1%。占國內生產總值22.9%。

  秘魯社會學家阿尼巴爾?奎傑羅(Anibal Quijano)撰文寫道:「巴西是唯一保留了重要工業生產結構的國家,而其他拉美國家都被拖入了『去工業化』的境地。巴西也是唯一擁有重工業的國家。從而可以生產和吸納先進技術。儘管跨國公司在巴西的存在也十分廣泛,在汽車工業等部門更處於主導地位,但多數工業企業的產權依然是巴西的。」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0年巴西機動車千人擁有量為198輛,中國是37輛,從2010年5月份起,巴西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四大汽車市場。不僅僅是汽車,巴西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支線飛機製造商和出口國,也是巴西目前唯一的國有企業。

  「中國製造」摧毀巴西工業體系?

  但是如果看看巴西的鋼鐵業就不那樣樂觀。雖然巴西鐵礦資源豐富,按每噸冷軋鋼計算,巴西的鐵礦成本僅為40美元(中國為75美元),勞動力成本為57美元(中國為26美元),遠遠低於其他主要生產者。但是近10多年來,巴西年度鋼產量一直在2500萬噸左右徘徊。

  究其原因,是90年代巴西實行世界最大規模私有化的結果。

  1990年代末,巴西先後將冶金、礦產開發、石油化工、電力、金融服務、電信等產業部門私有化。最終外國資本在私有化中的參與比重為76.9%,在企業併購中的參與比重為71.4%。
  我問過巴西駐中國大使胡閣內,巴西的私有化是否與「華盛頓共識」相關?他一口否認。他說:「巴西之所以進行私有化,主要是因為需要解決國內的高通貨膨脹率,以及償還公共債務,同時,國有公司的經營表現非常差,沒有資金進行再投資,對於政府而言已無力運行國有公司。」

  自90年代巴西工業企業產權大變動的結果是,工業增長開始變得緩慢,個別行業還出現負成長;面對市場的急速開放,國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大量進口商品和大批外國投資者的進入所引起的新競爭形勢難以預測,通常都是採取一種自衛性的措施,而不敢貿然擴大投資。

  正如有評論指出,在產權改革過程中,巴西既沒有在原有工業母體上增加多少新的產業,原有產業被淘汰出局的也很少。加上巴西銀行利率長期偏高,投資建立的新廠很少,工業製成品製造業一直維持在一般的水平上。

  巴西發展銀行副行長費迪瓦斯(Joǎo Carlos Ferraz)告訴我:作為資金的流入國,我們的匯率、利率使製造業增長出現長期的停滯,一直處於國際生產鏈條比較低水平的位置。巴西的私營部門仍然十分謹慎,特別是它們投入創新的意願非常地弱,所以解決匯率和利率問題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巴西在金融上一直有很大的問題,利率水平在12%左右,維持較高的利率是因為巴西始終對通貨膨脹有記憶。

  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數據顯示,情況遠比副行長所描述的要嚴重。2009年,巴西中央銀行基礎利率為15.17%,全球排位第九。其商貸利率為44.65%,全球排名第二;可以說巴西是全球資本最貴的國家。而且巴西的投資率只有 18.5%,全球排位第107位,中國幾十年來一直保持在30%以上。在中國,大約有25%的投資是投向製造業領域的,而巴西只有11%到15%左右,而資本產品占投資的比例則高達75%到80%。

  由此看來,「中國製造」是否「摧毀巴西的工業體系」?結論比較清楚:中國製成品的進入只是外因,巴西雖有完備的工業體系,但是其私有化和外資併購只是強調了外資對汽車、電子、電信、信息等產業的控制,進而迅速提高了這些產業的技術水平與產品質量,而相對忽略了巴西本國製造業嚴重缺乏生產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問題。

  巴西財政部副部長尼爾森?巴博薩(Nelson Barbosa)在談到進口與巴西工業時認為:「巴西工業生產能力在2008-2009年的經濟危機後得到較快的恢復,但仍維持在危機前的能力水平上。目前受到尤其是來自東亞的產品進口量大幅增長,巴西工業出口競爭力受削弱。」他認為只是「負面的影響」。因為從整個巴西的進口的情況看,尚未到「摧毀」的嚴重程度。

  「中國使巴西安然度過金融危機」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經拍過一個紀錄片,題目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國人來了)。

  巴西是中國人「來了」並大把扔錢的地方。2010年中國購買了巴西全國鐵礦石總產量的60%。巴西北部帕拉州的卡拉加斯鐵礦日產30萬噸礦石,每噸售價120美元。卡拉加斯鐵礦經理坦承,其利潤率達到50%。估算下來,該礦的年純利在65億美元左右。

  自2007年以來,全球期貨市場的小麥、大豆和牛奶價格分別上漲了82%、65%和46%;鐵礦石價格漲了3倍以上。以巴西淡水河谷為例:1997年每噸鐵礦石價格為30.06美元,如今已漲到每噸150-160美元。據淡水河谷半年報稱,中國進口鐵礦石占其銷售量的41.9%。

  巴西駐中國大使胡格內(Glodaldo Hugueney)對我說:是中國「幫助巴西戰勝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以鐵礦石為例,我們曾向歐洲和日本出口了很多鐵礦石,當金融危機來臨時,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增長放緩,其鋼鐵產量下降,因此減少了進口巴西的鐵礦石,當時(2008-2009年)巴西對美國、歐洲和日本出口迅速下降。而中國保持了穩健的增長,持續進口大量鐵礦石,崛起成為巴西重要的市場,這被理解為對巴西出口的幫助,使巴西保持貿易順差」。(見圖1)

  正如大使所言,當巴西與已開發國家貿易量下降時,是中國的增長補充了這種下降,不僅使巴西保住了貿易順差,也對巴西的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是中國使巴西安然度過金融危機」。

  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次年,巴西經濟出現負成長(-0.6%),較之2006-2008年4.0%、6.1%、5.2%的GDP增長率有天壤之別。但一年後的2010年,其經濟增長率達到7.5%。從全球範圍來看,巴西的經濟增長率僅低於中國和印度,居第三位,遠高於美國、日本和歐元區國家的增長水平。

  據巴西工商貿易發展部的外貿統計,在200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達到361億美元。中國從巴西的進口額為201.91億美元,巴方順差42.8億美元,中國對巴西外貿出口總額為159.11億美元;美國對巴西外貿出口為201.83億美元,從巴西的進口為157.4億美元,巴方逆差44.43億美元。而1998-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機,給巴西人留下慘痛的歷史記憶。兩相對比,正如巴西人所承認的那樣,源於「中國的購買」使巴西平安度過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

  貿易關係整容

  一方面巴西不甘心淪為「資源產品輸出大國」,另一方面巴西人擔心,他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會導致本國經濟不穩定。「一旦中國認為從澳大利亞或非洲進口原材料會更便宜,而減少對巴西的訂單,我們的經濟就會遭到很大的破壞。」雷納托?弗洛雷斯教授對我說。

  巴西外交部東亞司毛羅部長明確表示,我們要把外貿數量變成外貿質量,這是巴中雙邊關係的要素,「雖然我們雙邊關係已經有了肌肉,但現在要為我們的貿易關係整容」。

  那麼,巴西的訴求是什麼呢?巴西駐中國大使胡格內認為:「巴西不僅僅是農產品、礦產品和原油的生產國,還有很大的工業部門。目前巴西向中國出口的唯一工業製成品是飛機,雖然雙邊貿易的互補性很好,我們願意繼續向中國出口礦產品、牛肉和大豆等初級產品,但我們希望發展其他的領域。」

  很多巴西人重複這樣的觀點。德瑪麗斯?蒙迪博士(Damares C Monte)是巴西農科院國際部負責人,她說,「我認為,現階段的出口主要是原材料,如果有一天巴西能夠向中國出口製成品顯然更好。」

  讓中國購買巴西的工業製成品?不是小看巴西,當下的「世界工廠」能夠從巴西進口的東西真是不多。那麼,有沒有可行的選擇呢?在巴西採訪時,我多次聽到人們談論向中國出口飛機巴中博弈的故事,更多的是抱怨。

  我們很難理解飛機對於巴西的重要性。目前巴西是世界最大的支線飛機出口國,所有的飛機產品都是在巴西研發的,包括設計和製造。因此,巴西人對此感到十分驕傲。截至2010年6月30日,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商用航空市場各產品累計交付1537架(自1996年以來),世界各國包括歐美的主要航空公司都在使用巴西的飛機。

  中國是支線飛機的巨大市場,在這一領域的需要有很大的增長。巴西是中國支線飛機市場的傳統供應商,不但向中國出口,還和中國合資建廠。

  據胡格內大使說,幾年前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與中航集團合資建廠,以前生產較小的EMB145機型(50座),隨後巴西希望進行擴張,在中國生產最大的機型EMB190(98-114座)。在中國進口飛機需要國家發改委許可,航空公司不能自由進口,就這一問題,巴西和中共政府之間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討論,但現在還沒有達成協議。「我們還和中方協商共同生產我們的公務機,因為我們在這一產品上也很有競爭優勢,我們希望與中國在飛機製造領域建立起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無論是在中國生產還是從巴西進口都無所謂,我們希望能夠延續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參與。」大使講這段話的時候非常誠懇,也有些無奈。

  巴西對中國的出口結構,飛機是巴西唯一有競爭力的工業製成品。胡格內大使說:「中國市場還有很多空間,有給波音的空間,也有給空客的空間,為什麼不能給巴西?」

  巴西希望出口到中國更多的工業製成品,而巴西只有飛機。這也僅僅是個信號,以此證明巴西不僅向中國輸出礦石和大豆。

  胡格內大使直言不諱地提出,中國可以在增加從巴西進口工業製成品方面提供幫助,消除貿易壁壘,取消對從巴西進口肉類產品、工業製成品的限制。

一方面巴西不甘心淪為「資源產品輸出大國」,另一方面巴西人擔心,他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會導致本國經濟不穩定。「一旦中國認為從澳大利亞或非洲進口原材料會更便宜,而減少對巴西的訂單,我們的經濟就會遭到很大的破壞。」雷納托?弗洛雷斯教授對我說。

巴西正考慮限制從中國進口手機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巴西正考慮限制從中國進口手機,使其不受該國所稱的不公平定價的外國商品的衝擊。巴西發展、貿易和工業部正對巴西手機廠商的說法進行調查,他們表示,中國手機廠商正向巴西市場傾銷廉價手機。

  「它們在這裡的售價低於生產成本,」巴西電力電子工業聯合會(Abinee)稱,「我們無法與其競爭。」

  此前巴西曾推出其他舉措,限制來自中國的廉價進口,全球最新且最重要的貿易關係之一正變得更具對抗性。

  過去10年,巴西的經濟增長受到中國進口巴西主要大宗商品的推動,包括豆粕、鐵礦石和其他產品。 但巴西工業界抱怨稱,他們正被中國製成品的進口洪流淹沒,隨著巴西雷亞爾兌美元匯率上漲,中國產品變得更為廉價。

  去年,巴西曾推出其最有力舉措之一,當時該國大幅上調了一項稅率,針對在南方共同市場和墨西哥以外生產的進口汽車,此前,中國製造的汽車大舉湧入巴西。


巴西紡織業面臨危機 無法與"中國製造"抗衡

  中國經濟北京1月18日訊 (實習記者 孫勇) 據巴西《聖保羅州報》1月17日報導:在聖保羅地區,一位77歲的老商人安東尼奧-皮魯特正愁容滿面。他是聖保羅當地一家紡織企業的企業主。他的公司正面臨自1972年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然而,這僅僅是該地區紡織業危機的一個小小的縮影。聖保羅地區有著巴西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基地。在幾十年前,紡織業的產值曾一度占該地區GDP總額的80%。現如今,大量物美價廉的中國紡織品的湧入已經嚴重削弱了巴西當地紡織品在本地區的競爭力。目前,該地區的紡織業的產值已經不到該地區GDP總額的25%。

  失業是該地區紡織業危機的一個重要反映。根據紡織工人聯盟的數據統計,去年該地區的紡織行業共計減少就業崗位2021個。聖保羅紡織業聯盟的主席阿爾弗雷德表示,巴西雷亞爾過於強勢,嚴重削弱了本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國內能源價格和勞動力價格高漲,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面對物美價廉的中國紡織品的大量湧入,巴西的紡織品毫無競爭力。

  鑑於目前這種情況,巴西政府已經宣布即將改變對進口紡織品的徵稅制度,即由目前實施的從價徵稅變為從物徵稅。從物徵稅即對具體的產品徵收固定關稅。該措施的目的在於打擊來自國外廉價紡織品的 「不正當競爭」,保護本國紡織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崗位。該項措施應該會在兩個月後生效。

  巴西財政部長吉多-曼特加更是在近期透露,目前政府已經準備好相關立法,並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請,以獲取一項為期10年的臨時保護性措施,以求保護本國紡織行業的發展。

巴西反傾銷矛頭直指中國

  「中國製造」的強大實力令「巴西製造」感到了競爭壓力。近來,巴西外貿委員會再度出擊,產自中國的瓷磚、自行車、碳鋼管等工業產品也再次登上了反傾銷的榜單。業內人士指出,對於中國而言,擴大自巴西的進口數額,同時加大投資力度,或將是改變眼下被動局面的藥方之一。

  日前,巴西外貿委員會宣布採取一系列措施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工業,「中國製造」則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在其提高關稅的7種產品中,有5種產品進口自中國,包括瓷磚(從15%提高至35%)、自行車(從20%升至35%)、分離式空調(從18%提至35%)等。

  意在歐美市場

  在巴西留學了近3年的華人李文對巴西政府此舉表示很不理解,她告訴記者,價廉物美的「中國製造」在巴西非常受消費者歡迎。「我的巴西朋友就很喜歡中國商品,像衣服、電器,在巴西的銷量都非常好。」李文說。

  「其實,雙邊貿易中中國處逆差狀態,巴西對華貿易保護似乎沒有充分理由。但面對歐美市場時,"中國製造"的強大實力顯然令巴西製造受到衝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黃志龍一語道破巴西政府針對「中國製造」如此強勢的原因。

  近年來,巴西工業生產和出口不斷下滑,所謂的「逆工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巴西工商界卻認為是中國製造擠壓了巴西企業的國際國內市場空間。

  與此同時,媒體也經常透露巴西輿論和企業界的聲音,他們認為,工業部門的大量進口,特別是進口來自中國的產品,搶占和擠壓了巴西市場空間。巴西工商界多次發表企業調查報告,指責「來自亞洲的競爭者」,特別是中國「通過操縱匯率」和「不公正的貿易手段」,搶占了日益發展的巴西國內消費市場。

巴西對進口汽車增稅30% 中國車企首當其衝

  從9月16日起,巴西提高汽車工業產品稅的新稅政開始生效,進口汽車或沒有按巴西政府要求完成國產化率指標的汽車生產企業,將被提高30%的稅率。受此影響,巴西市場上的進口汽車價格將上漲25%至28%。

  巴西當地的媒體指出,新稅政對在巴西經營生產多年的汽車製造企業影響不大,受影響的主要是進口自中國和韓國的汽車。國內汽車行業業內人士認同該看法,並猜測可能是因為中國出口到巴西的汽車最近兩年增速太快,影響到當地的汽車市場格局,從而遭到巴西政府的「下馬威」。

 中國製造2014巴西世界盃專用車

6月7日,中國為巴西里約熱內盧研製的首列EMU(電動車組)在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正式下線,「中國製造」電動車組首次成功進入南美市場。而這輛列車也將直接服務於巴西里約熱內盧主辦的2014年足球世界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   


  藍色車頭,灰色為主的車身,繪有奧運五環的圖案……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列車體均採用不塗漆不鏽鋼設計,綠色環保理念十足。而列車內部的設計也處處融入了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地方人文特色。   

  巴西里約電動車組最高時速100 km/h。在體強度方面,中國首次採用全新的美國AAR標準設計,車體強度達到了極高的要求

近年來,巴西工業生產和出口不斷下滑,所謂的「逆工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巴西工商界卻認為是中國製造擠壓了巴西企業的國際國內市場空間。 他們認為,工業部門的大量進口,特別是進口來自中國的產品,搶占和擠壓了巴西市場空間。巴西工商界多次發表企業調查報告,指責「來自亞洲的競爭者」,特別是中國「通過操縱匯率」和「不公正的貿易手段」,搶占了日益發展的巴西國內消費市場。

***********

2011年08月27日 05: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趙憶寧

  6月17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伊塔馬拉蒂宮(巴西外交部的前總部,目前是外交部里約辦事處),我聽到了三位巴西專家的一個對話:

  一位經濟研究所的專家問路易斯o賓格里·羅莎(Luiz Pinguelli Rosa)教授,中國的城市化將從目前的37%增長到50%,未來還有三億多人口要進入到城市中,對巴西來說將意味著什麼?

  路易斯·賓格里·羅莎,是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工程與研究生院的教授(COPPE, UFRJ),他回答說:中國和印度人口巨大,他們的發展趨向很西方化,這會是巴西的一個問題。我們對中國的出口主要是礦產,中共政府正在興建廉租房,將需要更多的鋼鐵,鐵礦石的需求還會更大。另外,對我們的森林和大豆的需求也是很大的。

  這時,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塞爾索阿莫林大使(UFRJ)加入進來說道:應該說,在巴西大量的中國投資是受歡迎的,尤其是對於能源方面。問題是,應該不止限於這些產品,要有其他方面的投資,才能不會對巴西的發展造成更多的問題。

  這段對話包含了幾個信息:幾年前中國購買巴西的礦石和大豆,由於處在金融危機中,巴西人曾真誠地感謝中國拯救了巴西,並說「巴中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但是現在語氣怎麼就完全變了呢?

  中國是巴西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國,也是巴西的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國,巴西對中國的貿易連續幾年均為順差,何以至此招來如此的抱怨?這段對話反映了目前巴西人,特別是知識精英們對巴中雙邊的貿易與投資的一般性看法。進口「中國製造」、出口資源性產品、中國投資質量,都在這個名單中。
中國在巴西做了什麼?巴西人是為什麼?

  自由攝影師里卡多(Ricardo Zerrenner)在里約熱內盧著名的景點基督山火車站開了一家照片社,出售他自己的攝影作品。他告訴我,他全身上下沒有一件東西不是「中國製造」,甚至店裡出售的電池,全部來自中國,這些東西都是從網上訂購的。他說:中國的商品質量好、價格低,幾乎所有東西的價格只是當地商品價格的1/4。

  里約熱內盧海灘旁有很多出售比基尼、沙灘拖鞋及小食品的小店。其中一個小店的老闆是位叫羅納爾多(Ronaldo)的小伙子,他告訴我,比基尼、沙灘人字拖鞋都是「中國製造」。除了食品飲料外,「巴西製造」用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他告訴我,「中國人從我們這裡買走了巴西的天然橡膠,又做成鞋又賣給我們,價錢還是比我們這裡的便宜,中國人很聰明!」他撇了撇嘴,顯然這位老闆沒有像里卡多那樣喜歡中國。

  遊覽里約星期天街市,無數商品,包括布料、服裝、玩具,都是中國製造,它們都是從中國運來的。里約有六個港口及巨大的吞吐量,就像天然橡膠一樣,大量的巴西自然資源從這裡裝船運往中國,大量的中國製成品又源源不斷地從這裡運入巴西。

  巴西女孩子出嫁時喜歡買中國產的抽紗製品作嫁妝,一款浙江產成本價幾百元的抽紗床單,在巴西能賣到4000元,有的甚至可以賣到8000元人民幣。大約 90%的中國產品以貨櫃海運到這裡,儘管巴西海關徵收商品成本60%左右的關稅,仍不能阻擋中國製造價格的競爭優勢。

  目前,中國人在巴西已有四五萬人,其中浙江人有一萬多人,大多來自溫州與青田,絕大多數浙江商人集中在巴西的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兩大城市。之前,浙商們做輕工類產品的生意,而現在轉入賺錢更多的汽車配件、輕工機械、自行車、縫紉機械等產品。

  但是,感覺與真實情況有出入,雖然中國生活消費品的進口讓人們每時每刻感受到「中國製造」,而生產資料產品的進口則被忽視。從2010年巴西總進口額及來自中國進口額數據看,包括生活消費品與生產資料的總進口額中,中國只占到14.1%。

  曾為巴西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組成員的雷納托·弗洛雷斯教授對我說,關於「中國製造」的問題現在變得越來越複雜了。但是不管從緬甸進口的,還是通過美國邁阿密轉口進入巴西,或是先將商品運到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國交界處的東方市,再轉口到巴西各城市,雖然這部分產品進口海關數據不是來自中國,但他們都是「中國製造」卻是無疑的。

  「中國用我們提供的原材料製造出各種產品,又賣給我們,巴西陷入了對中國人的『製造業依賴』之中。顯然,巴西相當多的人會有這樣一種擔憂。」雷納托·弗洛雷斯教授說。

 羅納爾多·莫塔(Ronaldo Mota),巴西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羅司長在伊塔馬拉蒂宮的走廊上對我說:「巴西是一個擁有較為完整工業生產體系的國家」。秘魯社會學家阿尼巴爾·奎傑羅 (Anibal Quijano)也認為,巴西是拉美國家中原有工業基礎保留得最完整的國家。

  他撰文寫道:「巴西是唯一保留了重要的工業生產結構的國家,而其他拉美國家都被拖入了『去工業化』的境地。巴西也是唯一擁有重工業的國家。從而可以生產和吸納先進技術。儘管跨國公司在巴西的存在也十分廣泛,在汽車工業等部門更處於主導地位,但多數工業企業的產權依然是巴西的。」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0年巴西機動車千人擁有量為198,中國是37輛,從2010年5月份起,巴西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四大汽車市場。唯一與北京不同的是,巴西85%以上的汽車是「靈活能源」(Flex Fuel)混合動力驅動。不僅僅是汽車,巴西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支線飛機製造商和出口國,也是巴西目前唯一的國有企業。

  但是如果看看巴西的鋼鐵業就不那樣樂觀。雖然巴西鐵礦資源豐富,按每噸冷軋鋼計算,巴西的鐵礦成本僅為40美元(中國為75美元),勞動力成本為57美元(中國為26美元),遠遠低於其他主要生產者。但是近10多年來,巴西年度鋼產量一直在2500萬噸左右徘徊。

  究其原因,是九十年代巴西實行世界最大規模私有化的結果。90年代末,巴西先後將冶金、礦產開發、石油化工、電力、金融服務、電信等產業部門私有化。統計數據表明,1990-1999年,巴西被私有化的企業總共113家,交易總值615億美元;併購交易總共1055宗。交易總值678億美元;兩項合計 1293億美元。外國資本在私有化中的參與比重為76.9%,在企業併購中的參與比重為71.4%。  我問過巴西駐中國大使胡閣內,巴西的私有化是否與 「華盛頓共識」相關?他一口否認。他說:「巴西之所以進行私有化主要是因為需要解決國內的高通貨膨脹率,以及償還公共債務,同時,國有公司的經營表現非常差,沒有資金進行再投資,對於政府而言已無力運行國有公司,包括國有鋼鐵公司、國有通信公司、國有礦產公司和國有電力公司。」

  自90年代巴西工業企業產權大變動的結果是,工業增長開始變得緩慢,個別行業還出現負成長;面對市場的急速開放,國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大量進口商品和大批外國投資者的進入所引起的新的競爭形勢難以預測,通常都是採取一種自衛性的措施,而不敢貿然擴大投資。

  正如有評論指出,在產權改革過程中,巴西既沒有在原有工業母體上增加多少新的產業,原有產業被淘汰出局的也很少。加上巴西銀行利率長期偏高,投資建立的新廠很少,工業製成品製造業一直維持在一般的水平上。

  巴西發展銀行副行長費迪瓦斯(Jo?o Carlos Ferraz)告訴我:作為資金的流入國,我們的匯率、利率使製造業增長出現長期的停滯,一直處於國際生產鏈條比較低水平的位置。巴西的私營部門仍然十分謹慎,特別是他們投入創新的意願非常地弱,所以解決匯率和利率問題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巴西在金融上一直有很大的問題,利率水平在12%左右,維持較高的利率是因為巴西始終對通貨膨脹有記憶。

  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數據顯示,情況遠比副行長所描述的要嚴重。2009年,巴西中央銀行基礎利率為15.17%,全球排位第九。其商貸利率為44.65%,全球排名第二;可以說巴西是全球資本最貴的國家。而且巴西的投資率只有 18.5%,全球排位第107位,中國幾十年來一直保持在30%以上。在中國,大約有25%的投資是投向製造業領域的,而巴西只有11%到15%左右,而資本產品占投資的比例則高達75%到80%。

  由此看來,「中國製造」是否「摧毀巴西的工業體系」?結論比較清楚:中國製成品的進入只是外因,巴西雖有完備的工業體系,但是其私有化和外資併購只是強調了外資對汽車、電子、電信、信息等產業的控制,進而迅速提高了這些產業的技術水平與產品質量,而相對忽略了巴西本國製造業嚴重缺乏生產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問題。

  巴西財政部副部長尼爾森·巴博薩(Nelson Barbosa)在談到進口與巴西工業時認為:「巴西工業生產能力在2008-2009年的經濟危機後得到較快的恢復,但仍維持在危機前的能力水平上。目前受到尤其是來自東亞的產品進口量大幅增長,巴西工業出口競爭力受削弱」,他認為只是「負面的影響」。因為從整個巴西的進口的情況看,尚未到「摧毀」的嚴重程度。 「貿易是促進增長的工具,不是導致困難的來源」

  巴西人認同中國在國際製造業分工中占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並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從正確的外貿政策中受益的結果。但是從中國進口大量的紡織品或者成品鞋,確實衝擊了巴西龐大的輕工部門。這些部門抱怨,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價格太低,給巴西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他們要求對從中國進口的一些產品進行限制。

  路易斯·奧古斯托·德卡斯楚·內維斯( Luis Augusto de Castro Neves)是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他說:在巴西,某些產業部門抱怨它們所理解的、由於較低的勞動力和稅收成本而帶來的「中國威脅」,巴西的某些產業部門往往受到中國競爭的直接影響,無論是在巴西本土還是第三方市場。比如,中國已經超過巴西成為巴拉圭的主要進口來源國。

  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巴中研究中心(IBRACH)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巴羅斯·卡斯楚(Antonio Barros Castro)教授嚴肅地說:事實上,巴西現在確實面臨著「中國震撼」的影響,缺乏正確的認識將是相互戰略合作的障礙。他認為,在過去很多年裡巴西一直在錯失機會,現在巴西再也無法承擔錯失機會的成本了。他希望「中國震撼」是一種正面的震撼,使巴西能夠覺醒。

  「巴西正處在一個危險的十字路口,」羅納爾多·莫塔巴司長對我說,「所謂危險,是在當前的國際分工體系中,巴西可以選擇作為日用消費品,如食品和礦產品,作為參與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產品,也可以像中國或其他國家那樣,成為世界工業製成品的中心。這意味著,巴西可以作為日用消費品市場的有力競爭者,但是這並不是像巴西這樣一個大國所應有的選擇,我們希望在國際市場所有領域都具有競爭力,但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巴西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遠。」顯然,巴西有更長遠的追求。

巴西駐中國大使對我說:中國並不應對巴西全部的工業部門問題負責,巴西政府也在積極努力,來提升自己的工業部門發展水平。「我們的總統在兩天(8月2日)前剛剛啟動了《大巴西計劃(Bigger Brazil Plan)》,針對工業領域存在的問題,希望以此推動巴西工業部門的發展,中國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清晰地表述:「中共政府和企業需要了解到這一點,知曉巴西關心的問題,當另外一個國家的國內市場面臨困難時,就不可能按照原有的模式繼續發展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當貿易導致失業、破產時,貿易就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了。貿易是促進增長和發展的工具,而不是導致困難的來源。」

  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啟動的《大巴西計劃》核心內容是,未來兩年,巴西企業將獲得減免的稅賦160億美元,通過出口退稅等補貼手段保護巴西民族工業,進而促進工業產品出口並應對進口產品的競爭。

  雷納托·弗洛雷斯教授認為,中國實現了自身在產業鏈中地位的升級,我們應該保持理性。比如一些國家生產的零部件物美價廉,我們就應該直接去購買,而不是自己生產。其實,在《大巴西計劃》之前,巴西工業界已經能看到想要生產整台設備的生產商,巴西政府也在用自身的外匯存底來激勵其產業升級,比如巴西的石油工業就在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胡閣內大使對我說,他的職業生涯中大部分時間是處理貿易問題,只要人們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貿易問題終究能夠得以解決。「我們希望下個月在王岐山副總理訪問巴西時,可以就相關問題展開討論,並尋求解決方案。如果我們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我想,我們之間關係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社會觀察雜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203/23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