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3月外匯占款將再次負成長 流動性格局釀巨變

在外貿逆差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外商直接投資數月負成長的同時,2月新增外匯占款環比下降八成,而3月外匯占款可能再次陷入負成長。

「今年來看,外匯占款將踏入下降軌道,這對中國流動性將會產生較大影響,貨幣政策也會因此改變。」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微博)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貿易逆差拉低外匯占款

一般來說,外匯占款包括貿易順差、外商直接投資(FDI)以及這兩項之外的不可解釋部分,俗稱「熱錢」,但其中,決定因素仍然是第一個。

2月份新增外匯占款僅為251億元,較1月份的1409億元下降八成,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月份外貿逆差創歷史紀錄。

具體來看,2月貿易逆差314.83億美元,與1月貿易順差272.78億美元相比,僅貿易項下,即少創造外匯占款587.6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700億元。如此看來,貿易逆差成為外匯占款下降的主要原因。

莊健表示,貿易順差與外匯占款息息相關,當國內貿易商出口貨物到國外,如果出口大於進口時,會產生貿易順差;國內出口商將獲得的外匯收入,必須進行強制性結匯操作,把外匯換成人民幣,這樣形成外匯占款。

值得關注的是,在2月份外貿逆差314.83億美元,FDI連續4月呈現負成長的情況下,市場預期2月外匯占款或將趨零的情況下,2月外匯占款卻依然實現了正數。「熱錢」的重新流入這一非經常因素助推了2月份外匯占款的增長。

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王虎說,扣除順差及實際利用外資後,2月外匯占款口徑下的熱錢流入約278億美元,為連續4個月流出後首次轉正。在2月大幅逆差的背景下,熱錢的大幅流入是支撐外匯占款仍然正增長的主要原因。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也表示,從外部環境來看,2月對歐債危機解決進程意義重大的希臘債務減記計劃方案的順利通過以及美國就業數據的持續改善平復了前期市場的悲觀情緒。全球金融市場避險情緒暫時回歸穩定是國際資金重新呈現淨流入的主要原因。

熱錢與人民幣升值預期有關,而從國內來看,持續的貿易順差是人民幣升值的支撐力量,如果一旦長期持續的貿易順差時代被打斷,熱錢就會知難而退。

今年全年的貿易順差會比去年進一步收窄,外貿進出口將更為平衡已成為市場普遍預期。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微博)說,今年全年中國的貿易收支仍能維持順差,但出現逆差的月份會比以前多,因此市場匯率雙向波動的特徵將進一步明顯加大。

流動性格局或變

在莊健看來,未來的幾個月內,貿易逆差仍將持續,同時,2012年全年貿易順差也將大幅縮小。主要原因在於出口的疲弱。「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6.9%,預計全年出口增長不會超過10%,這與過去十幾年20%的高增長出現明顯的反差。」

儘管,目前美國經濟風險指數大幅下滑,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經濟的風險指數同樣回落,資金或重新回流中國等新興市場。但王虎判斷未來貿易順差放緩將對外匯占款的增長持續構成拖累。「即使在熱錢流入的背景下,未來外匯占款增長仍將放緩,每月增量將顯著低於2000億元左右的平均水平。」

國內的流動性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外匯占款和新增信貸,自2011年11月份外匯占款環比出現負成長後,外匯占款的增減就備受市場關注。

從上世紀90 年代以來,中國出現了國際收支雙順差且持續擴大,便導致外匯占款持續擴大,並成為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主要渠道,也成為存款派生的主要渠道。長期以來,央行不得不發行巨量央票來對衝過剩的流動性,外匯占款成為影響貨幣政策的重要因素。但是現在,這一格局似乎正在發生悄然的巨變。

平安證券分析師王成認為,短期看,國際資本跨境流動的短期擾動成為外匯占款主要影響因素,背後的因素包括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對國內經濟基本面的悲觀預期以及出於避險需要的國際資本回流到美國。短期外匯占款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波動。

從長期看,王成表示,未來幾年,無論是從OECD 國家的經濟增長還是國內的政策導向來看,外貿順差進一步減少,因此,新增外匯占款將會出現趨勢性的下降。

王成同時表示,中國2007年以前那種內生性的流動性過剩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隨著新增外匯占款的下降,外匯占款餘額在金融機構資金運用中的占比將逐步下降,存款準備金率也將會必然下降,而這一趨勢與貨幣政策的鬆緊無關。

在此前結束的中國兩會上,政府提出廣義貨幣供應M2目標14%,這大幅低於去年16%的增長目標。「這一目標的提出也是跟外匯占款下降有關聯的,反映過去流通性過剩的局面已經發生改變。」莊健說。

降准將成為一種常態

考慮到外匯占款放緩及央行貨幣、信貸政策寬鬆的持續,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仍將持續已成為共識。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3月12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存准率的上調或者下調,主要是調節市場上的流動性。近年來,存准率工具的使用主要和外匯存底增加或減少所產生的對衝要求有關,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存准率的調整並不表明貨幣政策的松或緊。

他同時表示,中國的存准率水平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只有6%,「從國際上看,其他一些國家的存款準備金率還有過更低的水平,因此空間很大。」

此前,市場認為,兩會後貨幣政策將會加大放鬆力度,3月或者4月隨時有可能降准。但是截至本報記者發稿,降准遲遲沒有到來。

最新消息是,中國人民銀行宣布,3月25日起對農業銀行[2.65 0.38% 股吧 研報]部分支行執行優惠存款準備金率,以加大向農村地區投放信貸的力度。人行的公告稱,農行旗下565間對涉農貸款投放較多的縣支行實行較農業銀行低2個百分點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

經濟學家認為,由於2月的外匯占款仍然為正,而目前銀行間資金利率正處於近一年以來的低位,央行並沒有太大的壓力與動力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降准將推遲至二季度。

「從外匯占款因素來看,新增外匯占款規模下降是長期趨勢,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將會成為一種常態,央行會有一定的節奏,不一定會因為某個月新增外匯占款規模偏小就降准。」莊健對本報記者表示。

胡月曉則測算,2012年基礎貨幣的預期增量在3.1萬億元左右。他認為,從基礎貨幣的幾大來源來看,財政存款的投放主要集中在年末。2012年公開市場到期資金僅為9400億元,調節市場流動性功能將受限。

「因此,2012年央行必將繼續下調準備金投放貨幣,但2月份外匯占款重新恢復小幅正增長,3月可能將成為一個政策觀察窗口期。若3月份外匯占款出現負成長,則上半年下調存准率的概率將加大。」胡月曉說。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中國經營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326/240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