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蘋果iPhone5 外媒評測匯總

今天是 iPhone 5 外媒評測集中爆發的日子。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Engadget、CNET、The LOOP,還有「蘋果御用」科技博客 John Gruber 都完整地體驗了 iPhone 5。對於這部最近又掀起銷售熱潮的智慧型手機,它們會有怎樣的評價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性能

iPhone 5 採用「謎一般」的新晶片 A6,目前到底是蘋果自己設計還是採用 Cortex A15 架構,官方仍未確認。

之前 Macrumor 曾經曝光 A6 在 Geekbench 2 上的跑分,分值達 1601。這個數字得到 Gruber 的確認。相比之下,iPhone 4S 的跑分是 629,新 iPad 的跑分是 766。A6 的性能比 2003 年生產的 Power Mac G5 還要高。

Steins 直接稱 A6 是蘋果自行設計的。根據之前的消息,A6 是一款「ARM v7」,運行頻率為 1.07 GHz,擁有 1016 MB 記憶體的晶片。不論是運行頻率, 還是記憶體大小都要比 iPhone 4S 高。在實際體驗中, iPhone 5 的系統反應速度很快——在 iPhone 5 上打開一組測試應用(包括 iMovie、iPhoto、Pages、Numbers、Keynote、GarageBand、iCards 和 Maps),加載速度「極為迅速」——比 iPhone 4S 還要快得多。

他還測試了機器 SunSpider 的跑分(越低越好),結果是 1073 ms,iPhone 4S 的結果是 2238 ms。在 3D Shader 測試下,iPhone 5 的得分也比 iPhone 4S 高兩倍。

不過,Stevns 發現 A6 的性能的運行頻率只比 A5 的高 25%,性能是否達到官方宣稱的「2 倍」,仍有待驗證。(訂正:Stevens是在說A6的主頻只比A5高25%(1GHz v.s. 800Mhz),而不是「性能只高25%」。)

電力

iPhone 5 屏幕尺寸增大,採用了 LTE 網,耗電量也相應增大。於此同時,機器變得更輕,更薄——它的電力表現如何?是人人關心的問題。蘋果之前承諾,iPhone 5 將擁有 3G 網絡下 8 小時通話時間,8 小時的網絡瀏覽時間;在 WLAN 網絡下, 10 小時的網絡流覽時間;能持續播放視頻 10 小時;能持續播放音頻 40 小時;待機 225 小時。

Steins 稱,iPhone 5 的電力表現與蘋果的承諾相符。每天早上 8 點左右,他就將 iPhone 5 從充電器拔開,然後打擊個電話,上上網,播放視頻,下載東西,玩遊戲,以及在 LTE 和 Wi-Fi 下 FaceTime 聊天。其中有一天,早 上 7 點 30 分,他就拔掉 iPhone 5,然後電力持續到晚上 11 點;另外一天也是早上 7 點 30 分拔掉,這一次 iPhone 5 將近午夜才沒電。這個電力表現,要比 iPhone 4S 強一些。莫博士稱 iPhone 5 的電力可以持續 9 到 12 小時。

Steven 所得出的測試結果非常誇張,在重度測試下:連接 LTE 網絡,打開 GPS, 以及 Wi-Fi,iPhone 5 能夠持續 14 小時 18 分鐘才沒電。而在連接 LTE 網絡以及 Wi-Fi 的情況下,他用 iPhone 5 循環播放視頻,結果 iPhone 5 的電力持續了 11 小時 15 分鐘,只比同樣測試下的 Droid RAZR Maxx 要少 10 分鐘。

攝影頭

iPhone 5 的攝影效果是否有所提升呢?根據菲爾・席勒發布會上公布的參數:800萬像素背照傳感器、複合 IR 濾鏡、五組鏡片、f2.4 光圈——與 iPhone 4S 相比,基本沒有變化。不過也有一些小改進,比如iPhone 5 正面的 FaceTime 攝影頭也換成背照式傳感器,iPhone 5 的鏡片材質是藍寶石,而且添加了全景拍照功能。

不過即便如此,Stevens 依然認為 iPhone 5 的成像質量是智慧型手機中最好的,紐約時報的 David Pogue 也持相同意見。在 Gruber 的評測中,iPhone 5 拍出來的照片更加銳利,而且色彩更明亮;低光環境下的成像質量有明顯的進步——這點 Stein、Pogue、莫博士也持相同意見。

Gruber 對比了 iPhone 4S 和 iPhone 5 在低光環境下的表現:

上圖是 iPhone 4S 拍的

上圖是 iPhone 5 拍的

Gruber 還對比了 iPhone 4S 和 iPhone 5 在一般環境下的表現:

上圖是 iPhone 4S 拍的

上圖是 iPhone 5 拍的

Steins 則拍了多張室內、室外照片:

Steins 還拍了一張全景照片:

Stevens 拍了對比了 FaceTime 攝影頭的成像素質,明顯 iPhone 5 的要更加清晰,而且色彩還原也更加準確:

 

iPhone 5 的快門相應速度更快,更容易抓拍有趣的瞬間,同時圖像穩定性得到了提高。

屏幕

The LOOP 的 Jim Dalrymple 稱 iPhone 5 的屏幕是「迷人的」。Pogue 稱屏幕的色彩還原度更高,Grouber 也覺得如此。iPhone 5 的屏幕亮度更亮,色彩更豐富,與之相比 iPhone 4S 的屏幕看上去偏暗、偏沉。Gruber 強調屏幕的色彩不像 AMOLED 那般。

下面是來自 Engadget 所拍攝的像素對比圖:

由於蘋果的屏幕採用了新工藝,令屏幕變得更薄,其結果是圖像與屏幕表面之間的距離變小了,當你在操作的時候,不會覺得自己的手指是「浮」在圖像之上,而是貼緊圖像。Gruber 稱這種感覺就好像在直接在紙上寫字。不僅如此,iPhone 5 的屏幕顯示效果依然非常精細。

如果光論屏幕的顯示效果,Gruber 稱「iPhone 5 是世界上最好的屏幕」,然後 iPhone 4S 排在第二位。

不過,iPhone 5 的屏幕不僅僅是顯示效果更好了,它還變得更大了——屏幕現在可以容納多一排圖標,而在瀏覽網頁和電子郵件的時候,有更多的閱讀空間。華爾街日報的莫博士認為 iPhone 5 用起來很舒服,尤其是單手使用的情況下。

下面的情況是針對右撇子而言。Dalrymple 稱,這塊屏幕在實際體驗中並沒想像中那麼大,他可以很方便地用一隻手點擊應用的菜單,或是伸到屏幕頂部點擊「Option」或「Back」按鈕,同時手機不必在手掌中調整位置。但 Gruber 並不這麼看。在使用過程中,他無法直接點擊放置在屏幕左上角的「Back」按鈕,需要稍微調整一下手機的位置才能點到,狀態欄也很難點擊。每個人的手掌大小都不同,iPhone 5 的屏幕到底是大是小,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這是個人化的體驗。

Dalrymple 實際體驗中發現,雖然 iPhone 5 的高度變高,但你依然可以很輕鬆地把它放進褲兜里。不過,Gruber 的第一感覺是有些怪,放在褲兜里變得有些高了——這也許跟他用慣 3.5 英寸的 iPhone 有關係,習慣就好。當然,更大的屏幕也令原本的按鈕位置發生了改變——這也需要時間去適應。

因為是蘋果第一次改變屏幕尺寸。App Store 裡面數量眾多的應用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而應用適應新尺寸之前,蘋果提供「letterboxing」模式,用來顯示老尺寸的應用。看過發布會直播的你,應該知道這個模式就是讓應用維持原本的大小,顯示在 iPhone 5 屏幕的中間,然後多餘部分則直接顯示黑色——在實際體驗中,這種顯示效果會如何呢?

Dalrymple 在實際體驗中發現,由於應用顯示的位置是在屏幕的中間,因此一些習慣的鍵位位置發生了改變,因此在剛剛體驗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手指點擊的位置不對,要上移一點點。

經過 Stein 的測試,蘋果開發的應用包括 iMovie、iPhoto、Pages、Numbers、Keynote、GarageBand、iCards 等,以及機器內置的應用,比如地圖、提醒、信息、相冊、相機、視頻、天氣、Passbook、備忘錄、股票、Newsstand、iTunes、App Store、Game Center、聯繫人、計算器、指南針、語音備忘錄、電子郵件、Safari、音樂以及電話,都適應了 iPhone 5 的屏幕尺寸。

由於 iPhone 5 的屏幕比例變為 16:9,因此在播放視頻的時候,一些比例為 16:9 的視頻可以滿屏顯示,體驗更佳。

也由於屏幕變大,iPhone 5 在改為橫握後,虛擬鍵盤的按鍵面積變大,變得更加容易點擊。

硬體

想了解一部機器,光看圖片和視頻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動手把玩。John Gruber 體驗了 iPhone 5 六天,他說「iPhone 5 真的不錯……你甚至不必開機,去觀察它到底有多好。只要把它握在手裡就夠了。」不止他一個人這麼說,Stevens 都這麼覺得,「只要把它握在你的手裡——你或許會感到驚訝。」

Gruber 說,與 iPhone 4 或 4S 相比,當你拿起 iPhone 5 之後,你會為它的觸感以及重量感到震驚——你會被它的輕盈所絕倒,是一種高級製品的感覺,不是廉價物。而過了一個星期之後,這種感覺開始變得正常,然後你的 iPhone 4 以及 4S 的感覺將像是一塊磚頭。

是的, iPhone 5 的重量讓人驚訝——Stein 稱這是重量最輕的 iPhone。它的薄也讓人印象深刻,7.6 毫米厚度即便不是世界最薄的,也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進步。同時,蘋果雖然增加了 iPhone 5 的屏幕尺寸,但並沒有讓屏幕變得更寬,而是變得更長,也很好的照顧了手感。Stein 稱,iPhone 5 「很好抓」。Stevens 覺得 iPhone 5 握在手裡的感覺跟 iPhone 4 或 4S 有太大的差別,「你難以察覺到。」

iPhone 5 手感如此之好,不僅僅因為輕薄,也不僅僅因為照顧了手感的設計。Gruber 強調了它「微米」級的,媲美鐘錶的製造工藝。Gruber 還指出,之所以 iPhone 5 能夠變得這麼輕,部分原因是因為取消了後背蓋是玻璃的設計。玻璃的重量要比鋁更重。此外,他還認為,全金屬機身能夠讓 iPhone 5 擁有更好的辨識度——目前採用金屬機身設計的手機還比較少。

紐約時報的 David Pogue 誇張地稱,iPhone 5 可以成為「書籤」。

點擊看下頁[next]

外形

CNET 的 Scott Stein 透露他已經試用 iPhone 5 一個星期。對於這部手機,他的評價是,「如果你打算擁有更大的屏幕,請用 Galaxy S3,如果你打算擁有更強的電力,請用 Droid Razr Maxx。但如果你打算要一部智慧型手機能夠如此形容,超卓的,全面的,擁有美麗的工程設計的,那麼就是 (iPhone 5)了。」

iPhone 5 的基本外形想必大家已經比較清楚——同樣是金屬機身,前臉與 iPhone 4S 很相似,最大的差異在後背蓋,有人形容這是「三段式」後背——中間一部分是金屬,上下兩端則仍是玻璃。iPhone 5 機身所採用的金屬跟 MacBook 的陽極電鍍鋁是一樣的。而且,看上去的的感覺也與MacBook 幾乎一模一樣,渾然一體,沒有劃痕。iPhone 5 的陽極電鍍鋁後蓋,顏色也和 MacBook 的一樣,是一種銀色。

對於 iPhone 5 的外形,Stein 認為或許 iPhone 5 的設計不像 iPhone 4 那般引人注目——但實際上它看上去更像是一部融合了 iPad 和 MacBook 設計的 iPhone。

Engadget 的 Tim Stevens 對比了白色和黑色的 iPhone 5,他覺得前者給人感覺是明亮而乾淨的;後者則是深沉而危險的。他覺得黑色 iPhone 5 的後蓋容易印滿了指紋,而且難以清理。他還指出,後背蓋上下兩處玻璃,破壞了整部金屬機身的整體感,但他也知道,這是為了無線信號而做出的妥協,還能避免之前出現的「死亡之握」的問題。儘管如此,Stevens 還是為 iPhone 5 的後背蓋從玻璃換到金屬而感到高興。

iPhone 5 的外形還有其它細微的變化。FaceTime HD 攝影頭的位置移到了中間,Home 鍵比 iPhone 4S 向下移了 1 毫米,讓其觸感與之前的有所不同。Stevens 樂於見到 iPhone 5 的音量插口從頂端移至底部,認為這將更加自然,不過 Stein 則覺得這個變化「有人喜,有人憂」。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愛范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920/260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