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英國學者眼中的中日釣魚島之爭

布思林

布思林教授認為,中日雙方民族主義「互相提供燃料,造成今天的局面" 。

中日圍繞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的爭端引起國際關注,作為亞洲乃至世界的兩個經濟大國,中日爭端影響深遠。

英國華威大學政治和國際關係教授布思林(Shaun Breslin)認為,釣魚島引發民眾抗議和中日爭執是雙方民族主義互相刺激的結果。

他對BBC中文網說,中國的反日情緒長期存在,偶爾會浮出水面,這次是表現最激烈的一次。

布斯林比較說,在2008年北京奧運前的奧運火炬傳遞中,中國民眾示威抗議法國,還呼籲抵製法國超市。「但那僅是針對單一事件的抗議,一旦事情過去,法國也就消失在公眾視線外。」

他說,日本則不同,由於歷史等原因,日本因素總在公眾記憶當中。

布思林教授是中國政治專家,也在著名的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tham House)任職。他說,以一個西方人的觀點看,他們最想知道的是:這次抗議針對的僅僅是日本,還是因其它因素導致不滿的宣洩?

他說,日本經常會成為中國愛國抗議焦點,但有時候公眾對中國社會感到不滿的的時候,日本也會成為發泄對象。西方很想知道,這二者之間的實情。

民族主義

布思林教授對BBC中文網說,中國對外的民族主義可以分出三個層次,最高層次就是日本這個居於核心的國家,然後才是美國,最後是台灣。當然台灣被中國當作內政問題。

上述三個層次都能激起中國強烈的民族主義。美國在世界強大的實力及其傲慢往往也會激怒中國人,但相對而言,在公眾反對情緒的廣度和激烈程度上都不如對日本。

例如這次對日本的抗議活動,中國各地都有抗議活動,而且反日抗議不僅僅局限於在日本使館外,而是全國範圍。

布思林教授認為,這次釣魚島之爭開始似乎是日本的民族主義行為激起中國民族主義反彈,中國民眾表達的抗議情緒反過來又進一步刺激日本民族主義,雙方民族主義互相提供燃料,造成今天的局面,這是不健康的。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921/261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