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香港傳統小吃DIY

砵仔糕

傳統的砵仔糕是以台山的瓦砵仔製作的一種糯米糕點,現在在香港街頭所見的大多是用小瓷碗製作,呈半圓形,用足簽串著,吃起來爽口滑溜,別具老式香港小食情懷。

原料:

粘米粉半斤,黃砂糖半斤,清水2杯,紅豆適量。

做法:

1、洗淨紅豆後煮至軟身。用清水煮溶糖,待凍備用。將已凍之糖水加入粘米粉中攪成稀漿。

2、煮滾餘下之清水,慢慢撞入稀漿中攪勻,邊倒邊攪。然後倒入小碗中,再加入適量紅豆。放入蒸籠上,以猛火大滾水蒸20分鐘。蒸熟後,即可食用。

碗仔翅

「碗仔翅」盛行於八十年代的廟街,當時貧富差距較遠,街邊小販以碎肉、香菇絲及醬油等材料做成像魚翅羹的碗仔翅,這是當時一般平民滿足口腹之慾的方法之一。

原料:

上湯1公升,雞胸肉100克,粉絲30克浸軟、切段,冬菇幾片約20克浸軟、去蒂、切絲,雞蛋1隻。

調味料-勻芡:馬蹄粉2大匙、水4大匙;調味:老抽1大匙、油少許。

做法:

1、將雞胸蒸熟,切絲。

2、煮滾上湯,加肉絲、粉絲、冬菇、雞蛋。

3、勻芡,加老抽、油,攪勻,即成。

雞蛋仔

還未到達小販攤檔,遠遠已嗅到雞蛋仔的香味,而且它的外觀也十分吸引,每粒雞蛋仔都是金黃色;而它最特別的地方是它半邊空心半邊實心,因此吃下去時鬆脆可口,特別有口感。

原料:

麵粉100克,生粉25克,發粉1茶匙,雞蛋2隻,砂糖100克,淡奶60毫升,水125毫升。

做法:

1、將麵粉、生粉及發粉篩勻待用。用木匙將雞蛋及砂糖拌勻,逐少加入淡奶及水,拌勻後分次加入粉料中,不停攪拌成稀麵漿,不可起粒。

2、將雞蛋仔模型底面兩面燒熱,在雞蛋仔模型上掃一層油,然後注入粉漿至八分滿。將模夾緊,反轉用中火底面各燒1-2分鐘至雞仔離模及熟透,用叉挑出。趁熱食。

麥芽糖餅

麥芽糖餅是一種簡單易造的懷舊小食,甜甜的麥芽糖加上鹹鹹的梳打餅已令人回味無窮。

原料:

麥芽糖、梳打餅適量,竹筷子數根。

做法:

1、準備兩塊梳打餅。

2、用竹筷子捲起適量麥芽糖,將兩塊梳打餅合上麥芽糖,即可食用。

糯米糍

糯米糍又名「中山豆撈」,因其有「撈起撈起」的意頭。糯米糍入口時熱烘烘的,軟韌又香口,口感十足,是街頭美味小食之一。

原料:

油2湯匙,熱水230克,燉面2湯匙,糯米粉230克,花生粒、椰茸適量。

做法:

1、糯米粉、燉面混合篩於大碗內,中間開穴,把油和一半熱水倒進穴內,再慢慢的搓在一起。

2、餘下的熱水分數次加進粉團,其間不斷的搓揉,直至成一麵團。將麵團分開數小份,用手輕輕地壓扁,再搓合成球形狀。

3、於碟上掃上一層薄油,把搓好的糯米茲排在上面,放在熱水內隔水蒸約12分鐘。蒸好後趁熱將糯米茲滾上花生粒和椰茸。趁熱食。

大菜糕

晶瑩剔透的大菜蛋是人見人愛的香港小食,尢其在夏天,吃吃冰涼的大菜糕﹐由喉嚨涼到入心﹐才叫人真正舒暢。

原料:

大菜15克,水750毫升,糖100克,雞蛋3隻,塑料蛋殼數個。

做法:

1、大菜洗淨剪碎。用沸水煮溶大菜時,邊攪拌邊加入糖。

2、將雞蛋打勻後倒入大菜溶液中成蛋花。待大菜溶液稍冷卻後,用塑料蛋殼盛載大菜溶液並置於冰箱中冷凍至凝結。

3、數小時後取出剝去塑料蛋殼即可食用。

煎釀三寶

賣五元三件任配搭的「煎釀三寶」是香港極受歡迎的街頭小食之一,「煎釀三寶」就是在一堆的魚丸、釀青椒、茄子豆腐等食物中任選三款,自由配搭,是街頭小食必吃之選。

原料:

鯪魚肉250克,馬蹄2粒,蝦米1湯匙,青椒2個,茄子1條,豆腐一磚。

做法:

1、蝦米浸軟切碎粒,馬蹄切碎粒。鯪魚肉剁碎及攪至起膠,再拌入蝦米粒和馬蹄粒,並以鹽、糖各1/8茶匙,生抽1/2茶匙,胡椒粉少許,水1茶匙調味。

2、將青椒、茄子和豆腐切件,並把魚膠嵌進。

3、用高火煮滾油,把嵌滿魚肉的青椒、茄子和豆腐炸約5分鐘至金黃色即可。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網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413/29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