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北京客:氣數已盡的中國矽谷

「這幾年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中國矽谷氣數已盡」……這是今天很多在北京中關村從事IT零售的商家說的最多一句話。事實上,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崛起和大批中小商家的退出,再加上之前不堪重負的瘋狂擴張、攤販式的低價競爭、經年上演的欺詐騙局等種種亂象,曾經熱鬧非凡的中關村電腦市場終於開始走向落寞。

位於北京海淀區的中關村起源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一直被認為是中國高科技產業中心,最鼎盛時期曾經一度聚集了以聯想、百度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近2萬家,有「中國矽谷」之稱。

但是今天,即使在周末,中關村這條曾經熱鬧非凡的主幹道,卻也在以「堵」聞名的北京,顯得空曠了許多,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展現出今天中國村IT賣場的「蕭條」。

2000年以來,隨著IT的日益普及,電子賣場瘋狂擴張,中關村的電子產業形成規模,這裡大小商家的生意也日益紅火。

2006年和2007年,中關村IT賣場的面積創紀錄地達到了32萬多平方米,相當於44個足球場。海龍、鼎好、中關村E世界、E中芯數碼城都位於中關村路口的東南角,E中芯數碼城位於鼎好電子商城斜對面,中科貿電子城位於海龍電子商城對面。中關村路口被龐大的電子市場團團圍住。

但是今天,在中關村e世界、鼎好、海龍、科貿這些電子賣場中有許多攤位及商鋪空置,賣場內冷冷清清,幾乎沒有什麼顧客。

銷售員見到有顧客走過,都馬上跑過來推薦,恨不得將對方拉入店中。而中關村商家的誠信和服務態度也是其一直備受詬病的地方。

在很多有意購買電子產品的消費者看來,今天中關村的各大電子城早已淪為混亂的電子產品賣場,叫賣,拉客,欺詐,忽悠,是這些電子城留給顧客最鮮明的印象。

「競爭太激烈,利潤很低,很多朋友選擇了退出。」在中關村有過多年經商經驗的李墨(化名)表示,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中關村電子賣場日漸冷清,「問的多,看的多,買的少。」

競爭大,利潤小,房租一年比一年低,這讓李墨和很多與他一樣的商家苦惱不已。

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中關村賣場客流減少,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銷量下降,小攤的流動性變得非常大,不少都選擇了退租、轉租,甚至離場。

李墨表示,「現在網絡上賣電腦大部分都是底價甚至賠本的價格,因為他們沒有店面的成本,這對我們店鋪的負面影響非常大。有些顧客在我們這裡買了產品回去京東上一查,價格要低很多,折回來找賣家理論是常事。」

事實上早在2008年前後,隨著IT賣場面積急劇膨脹,中關村IT產品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在產品利潤日益下降的形勢下,在中關村整日摸爬滾打的經銷商們為了生存絞盡腦汁,各大賣場在瘋狂競爭中盡顯疲態。今天,在曾經寸土寸金的賣場中,很多商鋪已經空空蕩蕩。

在中關村有著多年經商經歷的張阿姨是少數仍然堅持在中關村科貿大廈的商家,不過她也表示,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了。

張阿姨的店鋪主要經營一些例如耳機、鍵盤之類的電子產品,雖然生意大不如前,但是她表示因為自己有一個女兒正在北京上大學,因此自己怎麼也要在這裡堅持下去。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財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818/32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