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富豪一擲千金 為證明自己不是「土豪」

新富中有"貴族"與「土豪」之分

最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造就了一批批的富豪。為了證明自己是高品位的貴族而不是普通的爆發戶,很多有錢人,特別是有錢的女性不惜昂貴學費受訓於北京的西方禮儀學校。

女士怎樣剝橘子才顯得動作優雅?吃牡蠣時如何使用刀叉?怎樣才是奢侈品牌名稱的正確發音?中國的富人不惜繳納昂貴學費學習西方禮儀,以顯示其生活方式的高貴和優雅。最近在北京開張的西方禮儀學校,2周課程學費約合12500歐元。但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名學員並沒有在這昂貴的學費前卻步。

該西方禮儀學校創建人何女士說,參加禮儀培訓的主要是年紀40歲左右,在最近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大潮中躋身富人行列的中年婦女。中國的社會轉型尤其給婦女帶來巨大的文化衝擊。

出手闊綽一擲千金

何女士說:"今天的新一代中國貴婦在這個迅速變化的新世界扮演著妻子,母親、女兒或者商業女強人的角色。但是她們不懂得國際禮儀,也從沒有可以效仿的榜樣。因此我的客戶需要這方面的指導,接受新型的孔夫子品德教育"。其中很多人希望有朝一日移民國外,讓孩子生活在一個較健康的環境中。

繳納昂貴的學費還不是學員的全部投資。參加培訓班的人對課堂上展示的裘皮大衣或者首飾更是出手闊綽,一擲千金,常常一出手就相當於三倍的學費。除了培訓如何衣著優雅和飲用葡萄酒之外,精英體育項目如高爾夫球和騎馬、英國茶道、花藝和桌面裝飾都是西方禮儀學校的培訓內容。

西方禮儀學校創建人何女士說,與丈夫的商業夥伴聊天時的注意事項也是培訓的內容。例如,在和外國人聊天時,工資收入和離婚是禁忌。如何有分寸地保持同商業夥伴的距離也是授課的內容。何女士說:"隱私在中國是一個新的概念。"

今年3月在一家豪華酒店內開課的西方禮儀學校基本上是照搬西方國家傳統的社交教育學校的模式。從前,西方國家的社交教育學校主要是為出身富裕家庭的年輕女性教授禮儀,為進入社交界進行準備。何女士本人會說5種語言,持有世界最著名的傳統禮儀培訓學校-瑞士Institut Villa Pierrefeu國際禮儀學院的畢業文憑。

吃相最能體現人的素質

何女士說,她的很多學生報名接受培訓,原因只是因為收到一份出席高級場所,通常是西式餐的宴請而不知所措。被何女士從法國大使館挖來的主廚任衛明(音譯)說,"他們擔心因不敢吃蝸牛之類的東西丟面子。"

24歲的學員Jocelyn王認為,西方的餐桌禮儀是最重要的課程。她說:"一個人的吃相,使用刀叉的動作舉止最能體現人的素質。"但是這個問題在中國不受重視。她說:"我的父母或許是通過自己的經驗或者是通過看電視和網際網路積累了一些這方面的常識。"

Jocelyn王現在報名接受培訓,希望進一步學會國際禮儀,提高自己的品味和自信。她相信,這是區別高品位貴族與暴發戶的界限。正在倫敦留學的Jocelyn王說:"我們的生活非常完美,至少是在物質方面,但是我們也必須提高自身修養。"

哈佛大學的社會學家馬丁·魏特(Martin Whyte)將今天的中國富豪與19世紀富裕的美國人進行了比較。他說;"他們想向世界表明他們不是只看重金錢的暴發戶,而是高雅富貴有禮貌有修養的人,以便人們對其富有的地位不是嗤之以鼻,而是敬仰。"(來源:法新社編譯:李京慧)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928/33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