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鴉片戰爭的說法準確嗎?鮮為人知的林則徐

作者:

為什麼爆發鴉片戰爭?因為歐洲商品質次價高花樣少,尤其是英國在中英貿易出現嚴重逆差,於是向中國販賣鴉片,坑害中國人民。販毒不成,便出兵侵略中國,並強迫中國與之簽訂不平等條約。中共的歷史教科書,就是這樣解釋鴉片戰爭起源的。而從來不講衝突起源的真相是什麼。

讓我們還原這段歷史,看看孰是孰非。

中國人習慣上把第一次中英戰爭稱為「鴉片戰爭」,中共主導、趙丹主演的《林則徐》給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中國人因為抵制鴉片貿易並銷毀鴉片,因此導致中英之間的「鴉片戰爭」。但實際上,戰事並非因為「英國傾銷鴉片」引起的。

要知道,當時在全世界範圍內吸食鴉片基本都是合法的(英美都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開始立法限制毒品),鴉片販賣在英國本土也屬於正常貿易,只是吸食鴉片的市場很小。中英戰爭前,英國政府對販賣鴉片的英國商人的態度是「你們走私鴉片,被中共政府沒收活該」,英國不會保護違反他國法律的走私行為。

1839年3月10日,朝廷派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菸,林下令收繳鴉片時,英國政府全權代表義律未經請示倫敦,也沒有任何討價還價,就命令英國商人交出所有鴉片存貨,5月18日向林則徐交出了21306箱鴉片,並於6月全部銷毀。這次禁毒的成績與效率,在今天看來也了不起。

林則徐在禁菸初期,對廣州外國商館進行封鎖。實行斷水斷糧。甚至連一桶水都不能被帶進商館。勒令中國人不得再與洋商接觸。有個中國船夫僅僅因為身邊帶著一封歐洲文字的信件,就被處死。交涉到矛盾激化時,林則徐還找工人去商館周圍砌牆,徹底將商館變成了監獄。直到英方商業代表義律妥協,才解除封鎖。在「在華商務總監督」義律看來,林則徐此舉是不顧英國商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行徑。這種做法實際是不分青紅皂白,一竿子打倒一船人。而且這種做法嚴重違反了國際私法、國際貿易慣例,也缺少人道。要知道被隔絕的人中,不少商人並未染指鴉片貿易。以今天眼光看,林則徐實際上已釀成了一個不小的外交事件。

林則徐知道西方人重信用,所以他在查繳鴉片後,要外商寫保證書,保證永不夾帶鴉片,違者處死。最初,外商願意個人寫保證書,但是林則徐要求,保證書不但對簽署者有效,對其船上所有人都有效。這是典型的中國「五戶連環保」政策,但法律意識強的英國人絕對不會答應這種無理要求。林則徐讓義律代表所有洋商簽字,義律說:我不能代表那些英商,即使英國國王也代表不了他們。林則徐一聽又火了,認為是存心欺騙他。義律死活不簽,最後全體英商撤出虎門,到葡萄牙人的地盤澳門交易去了。

後來幾個英國水手醉酒後與中國人發生群毆,一名叫林維禧的中國人身亡。事發後,英國水手想花錢私了,兩天後,義律得知此事,前來調查。林則徐知道後,要義律立即交出兇手,殺人償命。義律知道中國衙門就是大刑伺候,根本不給被告申訴的機會,所以他不會讓大英公民接受「野蠻肉刑」,表示絕不交出兇手。而且林則徐根本不在乎誰殺了人,他需要的是,死一個中國人,英國也得死一個,隨便哪個都行。這讓尚未查清真相的義律更難接受。大清律與英國法律在此衝突,它也是後來治外法權的由來。

於是林則徐故伎重施,對所有英國商人來個遣散華工、斷水斷糧,逼義律交人。

9月5日,義律派英商給林則徐送信:一、解除對英國船隻的封鎖,恢復正常貿易關係;二、制止村民在英船取淡水處投放污垢物甚至毒物。林則徐拒絕了。下午兩點,義律發出最後通牒:再不給淡水,將擊沉眼前一切中國船隻!得到的是置之不理,當地官員根本沒把英國人當回事。3點,英國軍艦向封鎖的中國戰船開火,以圖突破封鎖。中英間第一次衝突開始了。

消息傳到英國後,議會進行了辯論,雙方就出兵與否的問題爭得不可開交,主要觀點如下:中國人以天朝上國自居,對英商橫加侮辱,更屢次侵犯人權,以性命相威脅,甚至兩次危及沒有進行鴉片走私的無辜英商;中國的法律仿佛專門為貪官勒索設置的,既無法執行又荒謬野蠻透頂,與中國進行貿易,需要交納比關稅高得多的保護費。結論:對這樣野蠻民族,講道理講不通,只有先打服他再說。271:262票,九票之差,戰爭打響。

蔣廷黻有一句話精闢總結了鴉片戰爭的實質:戰爭之前我們不給他們平等,戰爭之後他們不給我們平等。

11月4日,英國軍艦與中國水師在穿鼻、官涌海面開始武裝衝突,至13日,此類衝突共發生六次,雙方各有損失。連同9月5日那一次衝突在內,林則徐報告朝廷稱之為「七戰七捷」。道光皇帝大喜,在朝廷昏官的一片讚揚聲中,道光皇帝12月下令禁止廣東口岸的全部對外貿易。林則徐於1840年初奉命正式封港。這種全面禁止一切貿易一直持續了四個多月,矛盾的焦點已經不再是鴉片的問題,而是閉關鎖國與自由貿易的衝突。

因此,香港的教科書始終將中英衝突稱之為「淡水戰爭」,而不是鴉片戰爭。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作者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1022/343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