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三中全會前夕官媒重申兩個不能否定

習近平

習近平在今年1月提出「兩個不能否定」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星期五(8日)刊登長篇文章,高調重申習近平「兩個不能否定」論述。

這篇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發表的文章強調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文章占據當天報紙第六版整個版面。

文章說:「這是一個事關黨、國家、人民前途命運的重大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嚴重政治後果。」

文章說:「改革開放前後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歷史告訴我們,實現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道路。」

「在新的征程上,我們一定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

"人民日報》現在再次高調提出這個論述說明習近平已經變得越來越左"

林和立,香港中國事務評論人士

「兩個不能否定」是習近平今年1月在新進中央委員會委員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提出來的。

習近平強調「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

用意明顯

香港的中國事務評論人士林和立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人民日報》刊登這樣的文章意圖是很明顯的。

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中,他說,習近平顯然希望黨內左右兩派不要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標準來比較和批評本屆三中全會即將推出的改革措施。

官方媒體過去已經在許多場合提到習近平的「兩個不能否定」。

林和立認為,《人民日報》現在再次高調提出這個論述說明習近平已經變得越來越左。

路透社的分析說,這意味著中共對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政治改革「明確說不」。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的文章闡釋習近平「兩個不能否定」論述時首先指出,「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是同毛澤東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不能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並不意味著要忽視甚至掩蓋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同時,也不能人為誇大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更不能全盤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文章又說,「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成功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而實踐雄辯地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的正確方向和巨大成就,必須充分肯定。」

文章強調,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既有重大區別,但本質上都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不能相互否定,「實事求是而不拔高或苛求前人」。

「無論用哪一個歷史時期否定另一個歷史時期,都是對自己這個歷史時期的否定」文章寫道,「如果用不正確的觀點簡單地否定這兩個時期或者其中的任何一個時期,必然導致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否定,也必然導致對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否定。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政治上的清醒。」

「現實的政治問題」

文章警惕稱,「正確認識兩個不否定不只是歷史問題,更是現實的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嚴重政治後果」

「敵對勢力這兩個方面的否定,從根本上說,都是對歷史事實的背離,都是想搞亂人心,企圖瓦解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歷史依據和思想根基,進而毀掉社會主義中國的未來和廣大中國人民的福祉。「前車之覆,後車之鑑。」蘇聯解體、蘇共垮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等領袖人物,搞歷史虛無主義,把人們的思想搞亂了。」

文章同時稱,在如何看待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問題上,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人民內部也存在一些模糊認識。但「如果不能正確對待黨所走過的彎路,就會動搖對黨的信賴,動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動搖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最終受到損害的還是黨和國家的事業,以及與這個事業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文章最後呼籲,在大是大非面前,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都應該堅決捍衛黨的歷史,增加黨的自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力實現中國夢。

有分析人士指出,即將舉行的三中全會將制定中國經濟發展的改革計劃,現在的問題是:即便中國經濟能持續增長,倘若政治改革步伐跟不上趟,發展能否持續值得關注。

(撰稿:董樂 責編:鈴蘭)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1109/34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