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觀察:當今中國、戰前德國與世界大戰警告

作者:

351

張伯倫簽訂「慕尼黑協定」後回倫敦下飛機的時興奮地宣布他帶回來「一代人的和平」。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把中國比作二戰前咄咄逼人的納粹德國引起中國媒體強烈反應。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加和在外界眼中的「咄咄逼人」被用來同一戰和二戰前的國際關係類比似乎成了一種模式。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採訪時,呼籲世界各國給與菲律賓更多支持以抵禦中國在菲律賓附近海域的主權要求。他援引歷史說,二戰前夕希特勒在1938年要求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國土時西方沒有給與捷克斯洛伐克足夠的支持。

阿基諾說,現在的菲律賓面對中國就像當初的捷克斯洛伐克面對咄咄逼人的德國一樣,菲律賓的處境也是被要求把一塊領土交給一個強大得多的外國強權,因此菲律賓需要外國強有力的支持,維護國際法,抵禦中國的要求。

「慕尼黑協定」

阿基諾一方面把崛起的中國同當初的納粹德國相提並論,似乎另一方面也把國際社會同當初西方對希特勒的「綏靖政策」相比較。

1938年希特勒施加壓力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大多數人口為德意志民族的蘇台德地區從捷克斯洛伐克中獨立出來。英法為了避免戰爭,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壓,要他們根據民族自決原則解決蘇台德問題。但捷克斯洛伐克拒絕了他們的要求,導致德捷間形成劍拔弩張的局面。

同年9月英國首相張伯倫去德國慕尼黑參加了德意英法四國高峰會議,規定把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慕尼黑協定」。被迫割讓領土的捷克斯洛伐克卻沒有被允許出席慕尼黑會談。

希特勒在會議上讓張伯倫相信,蘇德台地區是德國最後一個領土要求,因此張伯倫回到倫敦下飛機時興奮地宣布他帶回來「一代人的和平」。張伯倫也因此成了二戰前綏靖主義的代表人物。

「理性被高估」

日本首相安倍上月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則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德關係比喻目前的中、日關係。安倍說當時開戰的英國和德國經濟聯繫十分密切,就和現在的中國和日本一樣。

把中國崛起可能挑戰世界秩序同一戰和二戰前的國際關係相提並論似乎已經成為西方國際關係討論中的一個經常性話題。倫敦經濟學院的戰略問題學者克里斯托佛·考克(Christopher Coker)認為,人類的理性被高估是造成歷史誤判的主要原因。

考克指出在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當時的人們認為大戰不可能爆發,但是大戰的確爆發了。考克進而說,目前中美關係也符合這種大國衝突的邏輯,即儘管美國和中國發生戰爭衝突的概率極低,但並非不可能。

去年習近平在同歐巴馬舉行峰會前曾經對美國總統當時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隆表示希望建立中美新興大國關係,中國希望美國承認中國的影響力增加。2010年當時擔任中國副外長的傅瑩說抱怨說:「在同一問題上,西方不能平等地接受我們。」

「修昔底德陷阱」

德國國際問題觀察員施戴芬·里希特(Steffen Richter)說,隨著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用越來越大而且不斷加強軍備,中美大國關係在發生改變。他說習近平作為一個自信和有能力的政治家似乎採取了更積極和自信的姿態,似乎在改變韜光養晦的一貫做法。

施戴芬·里希特說,2010年中國提出要掌控東亞和東南亞主導權的要求,而美國卻針鋒相對地把戰略軸心轉向亞洲,努力把60%的美軍實力轉向亞洲。

但考克認為美國和西方很難接受國際政治中心發生變化的看法。他認為在過去300年當中的所有主要衝突都是國際系統的規則和秩序之爭。中美兩個大國的價值觀差異巨大,因此中國的崛起對現有的國際秩序形成挑戰。

考克說中美要避免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才能化解敵意、避免衝突。「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保守的守成大國同崛起的新興大國對抗的現象。不過他認為,無論美國或中國,對於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都沒有合乎邏輯的策略。

考克預言說,下一場全球衝突不同以往的任何戰爭,下一場全球衝突可能會在網絡和外太空進行,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責編:李莉)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206/369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