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何清漣:中共懼怕「馬爾薩斯災難」加緊擴張

作者:

中國的南中國海主權要求範圍示意圖(有爭議島嶼以英文與中國名稱標示)

2月4日,在美國國會情報委員會公聽會上,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說,中國在亞洲東部海域侵略性的追尋主權,是「受歷史使命感驅使」,其實只說對了一半,即中國正尋求擴大領土主權;但判斷這種行動是「受歷史使命感驅使」,則是受中國說詞影響,因為中國的對外擴張衝動來自於中國無法擺脫的「馬爾薩斯災難」,即人口持續膨脹與本國資源萎縮之間的矛盾。

*中國的「馬爾薩斯災難」*

從中國近三百年歷史的角度來看,每次社會危機的政治表象之下,都會發現人口增生與資源短缺的矛盾,這就是所謂「馬爾薩斯災難」,這段人口與資源關係史可見拙著《人口:中國的懸劍》。

人類生產方式的進步可以加強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索取能力,暫時提高資源支撐力,短時期內延緩「馬爾薩斯災難」,但如果不改變生育習慣並減少資源消耗,最後還是無法逃脫這一魔咒,中國的情況就是如此。1978年底,中國人口為9.75億,2012年增至13.54億。目前中國耕地面積為18.27億畝,人均耕地面積為1.39畝,僅及全球人均耕地面積的1/3——這點耕地當中,還包括被重金屬污染、實際上應棄耕的3億多畝在內。

30多年之間,中國人口與資源關係已進入空前緊張狀態,無論是糧食、能源還是各種礦產,都形成了對外高度依賴態勢。早在2010年,21世紀經濟網曾做過一個「對外依存度高,中國經濟被綁架」的專題報導,儘管標題顛倒因果,有意忽視國際市場交換的基礎是自由貿易,將中國的對外依賴說成是被他國綁架,但文中對中國對外資的技術、礦產與糧食依賴等都分析得很清楚。4年多過去,情況比那時更嚴重,1月份剛公布的新數據表明,2013年中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三大傳統能源對外依存度普遍上漲,其中天然氣達30.5%,尤其是原油對外依存度攀升到57.39%,已逼近61%的「紅線」。糧食自給率不足86%(官方設定自給率為95%),稻米、小麥和玉米等三大口糧成淨進口。水資源短缺是雙重的,一是水量的短缺,二是乾淨水的短缺。

中共政府早已意識到資源安全成嚴重問題。應該說,北京不惜引發衝突,提出對東海和南中國海海域的主權要求,真正的驅動力來自於對「馬爾薩斯災難」的畏懼,並非出自什麼「歷史使命感」。

*爭奪生存空間是人類社會的永恆主題*

從歷史眼光觀之,爭奪生存空間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殖民地的興起就緣於宗主國要釋放人口壓力與爭奪資源。「人口學之父」馬爾薩斯產生於英國並非偶然,在馬爾薩斯寫作《人口原理》之前一個多世紀,英國已開始海外殖民,1607年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英國大規模的海外移民出現在18世紀,由於工業革命,英國最早出現了嚴重的勞動力人口過剩,這些人深受貧困之苦。馬爾薩斯非常敏銳地觀察到人口增長與貧困之間的關係。在1798年發表的《人口學原理》中作出一個著名的預言:人口增長超越食物供應,會導致人均占有食物的減少。只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災難(戰爭、瘟疫及各類饑荒),道德限制和罪惡(馬爾薩斯所指包括殺嬰、謀殺、節育和同性戀)能夠限制人口的過度增長。在馬爾薩斯《人口原理》問世3年之後,1801年英國做了該國歷史上首次人口調查。

殖民地的建立極大的緩解了英國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從1814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到1914年一戰爆發這1百年間,約有2000多萬人從英國移居海外,其中1300萬人移居美國,400萬人移居加拿大,150萬人去了澳洲,其餘墮胎向世界其他地方。當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列強瓜分完畢時,英國獲得的份額最大。20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其本質都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瓜分殖民地、擴大世界市場的戰爭。

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之所以都是德國,乃因俾斯麥實現德國統一夢想,輝煌的經濟成就激發了德意志的民族沙文主義,促使德國追求更多的領土和更高的國際地位。希特勒的上台並非偶然,在他上台之前約50年,德意志帝國國會議員、泛日耳曼聯盟主席哈塞於1895年出版《1950年的大德國和中歐》闡述了「大德國夢想」。他的所謂「大德國」包括荷蘭、比利時、瑞土等德語地區和奧地利、匈牙利,以及今天的波蘭、羅馬尼亞等地。希特勒將自己的對外擴張宣稱為「為日耳曼民族奪取生存的空間」,既繼承了前人的「大德國夢想」,又滿足了大量工人、失業者、農民與中產人士的利益要求,因為擴張才會為這些人帶來新的機會。

*國際關係類比新模式:中國與德意志*

胡錦濤統治後期,誰敢拿中國與兩次發動世界大戰的「德意志帝國」對比,肯定會被視為「政治錯誤」。但現階段,隨著中國的姿態日漸咄咄逼人,將中國與鄰國關係與德國在一戰、二戰之前與國際社會的關係類比,已經成為一種模式。《環球時報》也很神氣地刊發了「日媒對比中國與德意志帝國,中國更強大更可畏」,配圖說明毫不隱諱地宣稱「中國的發展,國家實力的不斷壯大。對於西方已開發國家,就意味著其利益範圍的重新劃分」。文中引述日本《外交學者》發表的約瑟夫?奈的文章觀點,稱中國至今在多數方面落後於美國,但美國應該嘗試與中國實現某種共管;因為中國不是德意志帝國,它無需全面超過美國,就能成為一個遠比當年德國更強勁的競爭對手。原因如下:一,中國擁有更有利的地緣戰略環境,當初德國四面都是大國。它對法俄的優勢遠比如今中國與其鄰國(特別是越菲)之間的實力不對稱要小。二,實力相當的競爭對手美國遠在天邊。三,中國海軍輔以陸基力量能輕易獲勝。當年的德國要打敗英海軍就須贏得海軍武器競賽,如今中國擁有大量低成本陸基武器,可以補充海上力量的優勢。

在中國看來,只要美國不插手東海及南中國海事務,亞洲範圍內無對手。直到目前為止,北京這一判斷尚算有現實基礎,因為美國方面除了表達譴責、擔憂與遺憾之外,行動上以避免衝突為主。

日本首相安倍出於某種考慮表達相對委婉,前一向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是用一戰前的英、德關係比喻目前的中、日關係,說當時開戰的英德兩國經濟聯繫十分密切,就和現在的中國和日本一樣。《紐約時報》2月4日發表對菲律賓總統阿基諾的採訪,阿基諾的表達就直接得多,一方面,他把崛起的中國同當初的納粹德國相提並論;另一方面,他還將國際社會的旁觀姿態與當初西方對希特勒的「綏靖政策」相比較,稱現在的菲律賓面對中國,就像當初的捷克斯洛伐克面對咄咄逼人的德國一樣,菲律賓的處境也是被要求把一塊領土交給一個強大得多的外國強權,因此菲律賓需要外國強有力的支持,維護國際法,抵禦中國的要求。

今後的5至10年,對中國與亞洲來說都很關鍵。中國雖然正迅速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國內的資源約束也日益嚴峻,但前些年經濟快速增長的本錢還未花光,國內矛盾雖然尖銳,但依靠強力還能勉強壓制住,向外擴張爭奪資源有民意基礎。國際形勢對中國也很有利,美國經濟還處在U型底部,雖呈上揚跡象卻很緩慢,國內主流民意希望政府「在國際問題上少管閒事」;歐盟正陷在經濟衰退陷阱之中自顧不暇。北京當然也知道這些有利條件不會長存,所以加緊「跑馬圈地」。中國的亞洲鄰國能否應付過來,得看自身有多強的對峙意志與抵抗能力,畢竟,那些海域並非美國的領土。(作者何清漣)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209/37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