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旁觀中日女記者「過招」

大井真理子(左)劉海寧

BBC記者日本人大井真理子(左)和中國媒體人劉海寧

不久前,BBC播出了長達兩小時的專題廣播節目,回顧、分析中日關係的長期糾葛,反思二戰創傷為什麼迄今難以癒合。參與報導的一位是BBC記者、日本人大井真理子,一位是中國媒體人劉海寧。節目製作人是尼爾·拉賽爾:

兩個星期連續趕路,奔波在兩個自豪的國家,陪著兩位很有上進心的記者。

我的任務----我自願接受的這項任務,是製作一部兩個小時的專題廣播節目。

期間,我真的曾經想過,還不如當初不攬這份差事呢。你看,這是我行程第11天晚上從火車上發給編輯的電郵:

「中日關係降到新低了。她們就坐在我旁邊的座位上,一直在試圖解決問題。但是,其中一個人剛剛說了一句『你省口氣吧』。現在,兩人都閉嘴了,一片沉默。」

我坐在靜悄悄的車廂中,想起中國古時候道家的教誨、也許是日本古時候佛家的典故?就是那段兒:針鋒相對之時、避開劍鋒才是保命上策。

說「省口氣」的那位記者不會去搞穿梭外交。我能幫忙做節目,但是我卻不能讓她們成為閨蜜。

這個項目原本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考慮一下背景吧:亞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遺症。

1931年滿洲里中國戰俘

1931年日軍占領中國東北滿洲里,1937年日本對中國展開全面侵略。

日本1931年起占領中國東三省,1937年爆發全面戰爭。這比歐洲戰場要早兩年。到1945年戰爭結束,至少1400萬中國人喪生,多達1億中國墮胎離失所。

比較一下。現在敘利亞難民危機波及不過250萬人。

所以,日本給中國帶來了沉重的苦難。但是,作為美國的盟國,戰爭,中國是贏家。

和平,日本則是贏家。過去一代人間,中國高速發展,但是,中國人的生活條件還是遠遠不如日本。

這就是大背景。

現在我再來說說那兩位女記者。日本一方—大井真理子,BBC記者,曾在日本和澳大利亞受教育,歷史迷,這個節目的最初構思就是她提出來的。

中國一方—劉海寧,自由媒體人,曾任中國官方電視台記者,曾在中國、英國受教育。

我的計劃很簡單。節目上半截,大井帶海寧逛日本。她們一起去學校、讀教科書、參觀紀念碑、會晤民族主義和溫和派兩方人士。下半截,她們一起去中國、角色互換。

我希望,節目的「看點」是,她們如何與對方互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首先提出的建議就包括:不要太禮貌。

我曾經在中國、日本兩個國家工作,我懂得「面子」的價值。我擔心,如果她們總是在想著做好東主、好客人,有些分歧根本就不會有可能體現出來。

而我們做這個節目的原因正是因為存在分歧。

中國曾經發生過激烈的反日示威活動;雙方存在島嶼主權紛爭;另外,日本資深政客繼續參拜供奉著戰犯亡靈的靖國神社。

中國的反日示威。

2012年9月,中國不少城市出現激烈的反日示威。

如果兩個小時的節目雙方嘻嘻哈哈「其實我們關係還不錯」有什麼意思?再說,這也不是事實。

不過,結局是,也許我根本沒有全面理解「面子」的含義。

從個人層面來看,最開始,她們非常禮貌文雅。但不久,關係就顯出了裂縫。

就說那次採訪吧。我們認為材料夠用了,應該讓受訪者早點回家照顧孩子。不過,兩位女記者之一立刻質疑,「我提的問題夠嗎?」

另外一位女記者回答說,「別擔心。重要的是對方的回答、而不是你的問題。」

我心裡暗叫一聲,「哎呦!」不過,這次採訪安排在日程繁忙、收工很晚的兩天的最後一段。我想這樣的回答可能是出於疲勞。

但是,這只是為其14天的採訪行程的第二天。那段沉默的火車旅程----就是我躲劍鋒那次,發生在一個多星期之後。

我曾經鼓勵同事出差期間錄音頻日記,說不定後期製作時可以用在節目中。一直到返回倫敦,我才聽這些日記。感覺很遺憾,因為,其中一條說不定能夠幫我理解旅途中發生的那些事。

一位記者在這條日記說,「我應該放下那些贏得比賽的想法。必須把自己從獲勝、保全面子中解放出來,而不是總在防守。」

很高尚的理想。兩名記者後來確實說話了。我覺得,節目也很成功。

在其他情況下,海寧和大井有足夠的理由相處愉快。她們出生在同一年,都喜歡美食、旅遊,都具有國際視野、上進心。

我確信,如果不用連續多天沒完沒了地討論屠殺、挑釁,她們可能真會做朋友。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BBC中文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301/37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