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等中國樓市崩盤!李嘉誠再投震撼彈

  李嘉誠對2014中國樓市的相關表述,被分析人士解讀為「等樓市『崩盤』,我回來抄底」,猶如向正糾結於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向的人們投下一顆震撼彈!

  「大陸樓市未來的走勢是好的,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多餘錢會選擇買樓,但大陸現在地價太高,『麵粉貴過麵包』,所以有時候長和未能買地,但如果價格合理,一定會考慮增加大陸土地儲備的機會。」在日前舉行的「長和系」業績發布會上,華人首富李嘉誠如是評價大陸樓市。

  眾所周知,在經歷「地王頻出、量價齊升」的2013年後,國內樓市在2014年初走到令人迷茫的十字路口。李嘉誠的此番表述,是否會是一顆穩定預期的定心丸?在筆者看來,這不僅不是定心丸,反而是一顆震撼彈。

  注意他的措辭——「未來的走勢是好的」、「如果價格合理」,這恰恰說明,在李嘉誠看來,目前大陸樓市的風險較大,但由於中國人有閒錢會選擇買樓,所以會有較為穩定的剛性需求支撐,樓市並無崩盤風險。在「擠泡沫」進程的後半段,即當地價下跌到合適水平時,李嘉誠一定會再次上演王者歸來的戲碼。

  或許,在經歷了無數風雨的李嘉誠眼裡,大陸樓市的此番波動,只是夏到秋的轉折點,「成功逃頂」的他已經開始淡定等待冬去春來的那一刻。

  筆者曾在一篇名為《港資房企大陸逆勢購地底氣何在?》(詳見2011年1月9日《第一財經日報》)的文章中提到,「面對底價成交、流標已成常態的土地市場,大陸房企多數選擇觀望。而此時,港資房企卻頻頻出手。據統計,僅和記黃埔一家,2011年在大陸土地市場上的投入就超過百億元。」

  這就是李嘉誠的智慧——「低買高賣」、「波谷建倉、波峰出倉」。回顧過去三年的大陸樓市走向,低谷出現在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國內樓市逐漸走出一波凌厲的反彈攻勢。在筆者看來,以2014年1月底上海拍出「麵粉貴過麵包」的「百億地王」為標誌,國內樓市算是走到了一個大周期的頂點。

  我們來看看李嘉誠「撤退」的時點。2013年9月,李嘉誠大量拋售大陸資產的消息傳出。萬科董事長王石即評價稱,「精明的李嘉誠先生在賣北京、上海的物業,這是一個信號,小心了!」

  緊接著,面對著繼續瘋漲的土地價格和狂飆突進的房價,王石公開表示:「一線接著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態勢同80年代末日本泡沫經濟的高地價、高房價何其相似!但日本的泡沫破裂了。警惕前車之鑑!」。

  當時,筆者即發文(詳見2013年9月26日《第一財經日報》)稱,「史上最嚴厲調控」並未放鬆,國內樓市的新一輪火爆行情卻如火如荼,在這樣的背景下,大佬王石的警告顯得格外刺眼。不論未來樓市政策是否會收緊,當地產界的「老大」萬科開始準備過冬時,其他樂觀的企業至少應該把王石的警告「當回事」。

  從現在往回看,我們不得不佩服李嘉誠對經濟周期的超強把握能力,當然,開發商們也應該「學習王石好榜樣」,修煉好「居安思危」的能力。

  王石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詳述了其在李嘉誠拋售大陸資產時提示風險的原因。王石表示,精明的商人總是在資產價格接近頂點的時候拋售,因為這個時候最好賣,當資產價格開始往下走時,人們往往「買漲不買跌」,那個時候,就很難出手了。

  我們用這個邏輯去判斷國內樓市,就不難理解王石為什麼認為2014年的中國樓市將「大事不妙」。當然,李嘉誠的「低買高賣」也不僅僅是個經濟活。

  簡單舉例。2006年年底,長江實業[簡介最新動態]以底價22億元獲得上海普陀區真如副中心啟動區A3-A6地塊。按照規劃,該項目是上海中環區域內面積最大的城市綜合體項目。2013年這個項目的首預售屋源正式開盤,銷售火爆。

  不是說好了,兩年不開工就收回土地的嗎?

  綜上所述,要判斷國內樓市何時冬去春來,大家就緊盯李嘉誠的步伐吧!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304/37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