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BBC破解MH370 失蹤之謎的十大推論

288

馬航MH370失聯十幾天,雖有多國聯合搜救,但仍未找到任何線索。

馬航MH370班機失蹤已經進入第12天,多國參與的、覆蓋地球表面七分之一面積的大規模搜索迄今仍然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馬來西亞當局在信息發布上的混亂、矛盾和出爾反爾更助長了圍繞MH370航班失蹤的種種猜測推論。

BBC記者邀請部分航空專家和前飛行員,對目前最流行的十大「陰謀論」進行討論驗證。

1.降落在安達曼群島

MH370航班似乎曾一度朝印度的安達曼群島方向飛行了一段時間。安達曼群島中一共有四條跑道,但一架波音飛機降落在那裡,當地的印度空軍雷達沒有看到的可能性不大。

但安達曼群島地老天荒,570個大小島嶼中,只有36個島嶼有人居住。理論上只要有1500米左右長的海灘,飛機也可以迫降在海灘上。

351

降落在安達曼群島的某個海灘上?

 

但波音777客機機身沉重,迫降沙灘可能導致充滿燃料的機翼折損,引起爆炸。即便是能安全迫降,再起飛的可能性很小。

2.飛往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在目前搜索的「航空走廊」的最北端,理論上講客機可能降落在那裡的沙漠中。馬來西亞當局迄今沒有公布MH370上的貨物清單,更助長了該機因裝有重要貨物而被劫持的「陰謀論」。傳言客機上有身價億萬的富翁,也可能是綁架對象。

但哈薩克斯坦民航委員會向路透社公布了一份詳細的聲明,說沒有發現任何有關MH370的跡象。而且,飛機在飛到哈薩克斯坦前,先要經過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國的領空,這些都是保持高度軍事戒備的國家和地區,飛機不被探測到幾乎不可能。

3.向南一直飛到燃油耗盡

衛星探測到的MH370最後電子信號顯示,飛機在脫離馬來西亞雷達範圍後繼續飛行了5-6小時。「飛行走廊」的南端更可能避開雷達探測。

「飛行走廊」南端是浩瀚的印度洋,直抵澳大利亞北端。沒有明顯的動機,很難推測飛機朝南飛的目的地,但理論上飛機可以一直飛到燃油耗盡,濺落澳大利亞北端的某個海域。

4.中國西北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351

藏身在塔卡拉瑪干沙漠裡?

 

「陰謀論」之一是飛機被中國新疆維吾爾分離主義分子劫持。239名乘客中,153名是中國人。塔克拉瑪干沙漠被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稱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劫機者在沙漠中不愁找不到藏身之地。

但這個「陰謀」要得逞,也要穿過前面提到的多國雷達網。

5.因火情等緊急故障飛往蘭卡威島

飛機與地面失去通信聯繫可以被解釋為機內突然發生大火等災難性故障。這也可以解釋飛機為什麼折返。駕駛員沒有選擇返回吉隆坡,是因為有8千英尺的高地需要越過,因而飛向沒有障礙的蘭卡威島,在抵達前墜海。

但在這樣的緊急情況下,駕駛員必定放棄自動駕駛而親自操縱飛機。但馬來當局公布的信息顯示,飛機改變航向是通過輸入電腦程式指令設置的。

6.飛機藏身巴基斯坦

媒體大亨默多克發推文說,「飛機或許沒有墜毀而是被偷了。可能像賓拉登一樣藏在巴基斯坦北部」。

巴基斯坦政府斷然否定了這種可能性。印巴交接地區是世界上軍事監測最嚴密的地方,不但有雷達,還有衛星和無人飛機。躲過這些「眼睛」很難想像。

7.躲在另一架航班的雷達陰影里

MH370可能躲在另一架航班、新加坡航空公司SIA68航班的雷達陰影里。SIA68航班從新加坡飛往西班牙,與MH370航班的航線部分重合。有一種推測是,如果MH370貼著SIA68航班飛行,在雷達上看到的只是一個亮點,地面控制人員以為只是一架飛機。

在SIA68飛往西班牙的航程中,MH370可以有多個機會與之脫離,降落在新疆、土庫曼斯坦等地方。

但是,航空專家說,民用航空的雷達與軍事雷達不同。軍事雷達的辨別力要遠遠高於民用雷達,在軍用雷達上,應該能辨別出是兩架飛機而不是一架。

470

 

8.機上搏鬥

MH370從超高到超低、忽高忽低的飛行軌跡,可能是飛機上曾發生搏鬥的跡象。雖然9.11後世界各國的民航加強了駕駛艙的安全,但劫機者進入駕駛艙的可能性依然不能排除。

9.減壓殺人

MH370曾飛到13716米的高度,遠遠超過波音777的常規飛行高度。機艙可能因此失去壓力,這種情況下機艙里的氧氣罩會自動墜落供乘客使用,但供氧只能持續12-15分鐘。乘客會隨後陷入昏迷直至死亡。

但無論是誰要這麼做,除非有其它供氧裝置,自己也會絕氣身亡。

10.重新現身發動恐怖襲擊

飛機被恐怖分子劫持後安全降落某地並隱蔽起來,供它日發動9.11式的恐怖攻擊之用。

航空專家說,一架像波音777這樣的大型客機要安全的迫降、隱蔽,並能在將來重新起飛,幾乎是不著邊際的臆斷。但是,純粹從理論角度,這種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編撰:白墨責編:路西)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320/38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