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德烈
鱷魚懂得設局誘惑獵物,而且,它還會考慮到獵物的季節性變化特徵;巴黎街頭的鴿子則有另外一種特殊本領:準確地認出「善人」或「惡人」的面相。
鱷魚的外觀讓不少人頭皮發麻:那張嘴直直的來自於史前時期,常常睡小覺,偶爾露崢嶸。兩隻蛤蟆眼一睜,粗野畢露。可是,人種學、環境與演化雜誌發表的一份研究稱:這動物也不缺計謀!它不光知道使用圈套讓看中的獵物上當,還掌握這些獵物行為的季節性變化。
田納西州大學的動物學者迪奈特2007年1月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在印度發現了這一情況:一群鱷魚,一根小樹枝靠近鼻部,靜靜地、耐心地潛伏在靠近岸邊的水中。旁邊,一隻小鳥正在一心一意的造窩。鳥兒看見樹枝就飛過來,這時,一隻最接近小鳥的鱷魚奮力抓捕,鱷魚錯過了獵物,鳥兒僥倖逃生。問題提出來了:鱷魚鼻部的樹枝是有意騙小鳥的圈套?聖奧古斯丁鱷魚農場的兩位專家約翰與布羅根此前就記述過他們的觀察:鱷魚的這種奇怪行為給飛鳥帶來了厄運。
為了弄清究竟,迪奈特在路易斯安娜州的兩處湖泊進行了比較觀察。兩處湖泊相距一到兩公里,一處棲居者一群鳥,另外一處沒有鳥。迪奈特在造窩不造窩的兩個階段分別進行了觀察。
結果發現,鱷魚真得在有意設「圈套」,尤其當鳥群生活得靠近它們的時候。鱷魚這樣做一般是在鳥兒造窩的季節。這時候,鳥兒急於尋找棍子和樹枝,容易忘記身邊存在的危險。
法國皮爾拉特鱷魚動物園主任兼獸醫馬丁贊同這種說法,這和他所認為的鱷魚如同狐狸一樣狡猾的想法不謀而合。他記得,有一天晚上看見一群鱷魚「吃晚餐」的情景。它們圍成一圈,然後其中一條鱷魚把一群魚引入這個圈內,然後誘惑魚群的鱷魚突然張開獠牙,受驚嚇的魚群試圖跳起來逃跑,結果一個個落進其它鱷魚的口中。隨後,這隻驅趕獵物的鱷魚入圈,被另外一隻鱷魚替換。就這樣一隻一隻替換直到填滿肚子為止。這位獸醫說:鱷魚行事的時候一點都不著急,它們只在力量對比有利的時候才發起攻擊,它們有時也是機會主義者,見機行事。
一般認為,在主龍類動物中只有雄鳥會設計圈套,經常是為了誘惑母鳥。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專家斯泰耶說,鱷魚的形象本來粗野兇惡,這一研究給鱷魚增添了亮色。也就是說鱷魚居然在戰略方面很領先。這樣看來,它們的祖先也同樣狡猾。這位專家不排除找到這樣一種化石,旁邊也許就有一個殘存的圈套。
馬丁說,鱷魚非常善於觀察。它們的新陳代謝迫使它們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一動不動,以積聚太陽光散發的熱量。人們還以為它們不停地睡懶覺,錯了,它們對周圍發生的一舉一動非常專心。在非洲,人們說鱷魚是沼澤的靈魂。小心,它們正在看著你!
巴黎鴿是面相專家
巴黎的鴿子真了不起!比人們想像的要聰明的多,至少比那些認為鴿子很髒、很愛占領人家地盤的人所認為得要狡猾得多。事實上,這些根深蒂固的「小小市民」非常有洞察力:它們老遠就能認出那些經常給它們食物的施主。當它們看見施主,立刻輕輕撲過去,落在他們周圍,去取自己那一份口糧。它們還能夠發覺和避開那些不喜歡它們,或者它們一落地就驅趕它們的人。它們這種鑑別善人和敵人的本事,就是辨認對方的面孔。這也就部分解釋了它們為什麼在城裡要比鄉下繁殖得快。
巴黎大學的兩位學者在動物認知雜誌公布了一份研究。兩位學者每天都在巴黎植物園的一處不對公眾開放的角落餵鴿子。兩人中的一人行為很「和善」,另一位對鴿子充滿敵意,他們都給鴿子留下來深刻的印象。一個月後,他們重新回到這座公園,各自穿著長長的雨衣,只露出面孔。居然這些鴿子把他倆全認了出來。它們輕輕地撲向「好人」,躲開「壞人」。當然,讓它們大大繁殖不僅僅得益於善於覓食這一本領。總而言之,巴黎人還是覺得首都的鴿子實在太多。不過,他們的煩惱還遠遠沒有走到盡頭:鴿子是唯一一種一年四季不停繁殖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