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青島港衝擊波:外資行不再相信中國貿易商的信用

2014年6月初,山東省青島市一家企業的老闆失聯,漸漸釀成了一樁攪動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黑天鵝事件,紐約Comex交易所七月期銅價因此下挫2%。遠在一萬公里外,多家外資銀行的高管們開始坐立不安。

出事企業名為德正資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稱德正資源),該公司涉嫌將同批船貨的氧化鋁和電解銅倉單重複質押給不同銀行騙取貸款。

存放這些貨物的青島港(06198.HK),2014年6月6日刊出公告稱,5月31日起,旗下大港分公司配合公安機關協助調查一宗欺詐案,並接獲法院通知,按貨主申請查封一批金屬產品。這一天,正值青島港在香港上市,股價應聲跌破發行價。

作為中國第三大外貿口岸,青島港是全球大宗商品貿易的重要港口之一,巨量的鐵礦石、橡膠、棉花等原材料儲存在港口倉庫中。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費國。

隨後,6月9日,中信集團旗下中信資源發出公告,稱6月3日就存放於青島港的氧化鋁和電解銅向青島法院申請並取得查封令。

很快,青島德誠礦業有限公司浮出水面,這是總部位於青島的民營礦業公司——德正資源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涉嫌將同批船貨的氧化鋁和電解銅倉單重複質押給不同銀行騙取貨款。

6月14日,南方周末記者來到其辦公地點——一棟三層小樓,公安機關正在調查取證,非公司員工一律不得入內。直至發稿前,警察仍沒有離開,即便是在夜裡也有人留守。

從樓內走出的德正員工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每位員工都被盤問數小時,之後也不用再來上班了。南方周末記者在這裡也遇到了不少與德正及其旗下關聯公司有關的銀行人士,他們從各地趕來打探情況,千方百計想保全一些資產減少損失。

而在青島港綜合業務樓門前,一塊四五個足球場大的封閉堆場,堆放了三四米高的鋁錠,公安機關亦在此把守。青島港的銅和鋁業務,陷於停滯。

6月17日,中信資源再次發出公告稱,青島法院在執行查封令時,未能對該公司存放在青島港約12.3446萬噸氧化鋁進行查封。

發生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費國的事件,迅速將全球市場拖入低迷。

銀行查「港」

青島德衡律師事務所代理了多家銀行起訴德正的案子,其律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已經到法院立了一百多個案子,涉及金額都在千萬以上。

陳峰沒有想到,老客戶德正資源竟釀成了當地最大的風險性事件。

陳峰就職於一家國有銀行青島分行的國際業務部。在他的記憶中,與德正資源的合作要從2006年開始。多年以來,德正跟這家銀行的業務一直很穩定,約有兩個億的授信額度。

但2014年5月中旬的一次延期卻讓陳峰有了一絲警惕——德正的會計告訴他,4月底老闆陳基鴻被協助調查,公司回款出現問題,但老闆很快就能出來。

基於對老客戶的信任,陳峰發放一筆表內貸款,幫德正償還了當期信用狀。

但沒想到的是,形勢在6月初急轉直下。就在中信資源申請查封令前後,各家銀行蜂擁收帳。

按照當地監管部門根據銀行具體上報的數據統計,「德正系」目前的風險敞口總共為100億元。根據陳氏被調查時提供的銀行授信名單,目前德正系在青島當地金融機構總授信額度為148億元,涉及銀行17-18家。

不過,因為德正旗下公司錯綜複雜,相關數據的統計還在進行當中,數字依然在不斷變化。

「德正是青島各家銀行的大客戶,地位非常強勢。」陳峰說。比如,德正最大的貸款行是一家國有銀行,因其省分行就在青島,德正便是省分行直接授信客戶,約為20億。

事發後,青島市政府很快介入,人行、銀監局、金融辦、外管局、警局、紀檢委按照分工,成立了幾個工作小組。

金融辦要求各家銀行摸清整個「德正系」的存量和餘額情況。陳峰填寫了一張包含質押貨品名稱、數量、授信金額、貨物監管公司名稱的表格,上報了金融辦。

同時,陳峰很快向總行匯報,總行從授信系統中查到德正在廣東、內蒙古新疆的多家關聯公司。「是從上下游關係中查出來的,單看股權根本看不出來,」陳峰說,「總行要逐一排查這些公司。」

據其了解,青島市政府的態度是希望銀行走司法途徑,先行起訴。但至於假處分,要由青島市政府統一行動——陳峰曾和法務部的同事一同到青島市法院申請保全,但法院並不受理。

「青島市這麼做也是防止各家銀行去搶資產,最終銀行只能按照青島市的決策採取措施。」陳說。

青島德衡律師事務所代理了多家銀行起訴德正的案子,其律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已經到法院立了一百多個案子,涉及金額都在千萬以上。

德正事件一出,陳峰擔心質押在青島港的其他貨物不安全,他試圖聯繫青島港查驗貨品,但青島港以沒時間為由,並不配合。

據接近青島港的人士透露:剛剛上市不久的青島港正在做上市後的整合,涉及組織架構的調整和人員變動,並沒有太多精力去理這樁麻煩事。

就在陳峰前往青島港交涉的當天,他遇到了從新疆趕來的銀行人士。

這家銀行為「德正系」在新疆的關聯公司開立信用狀,由德正資源擔保,並與大港保稅倉庫簽訂了倉庫監管協議,涉及金額4億元。他們是看到德正出事的新聞後,趕來保全資產的。

「我們去大港倉庫排查,倉庫稱正在核對貨物,不讓進。」上述新疆銀行界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正常情況下,拿著倉單就可以提貨。但在大港,拿著倉單是找不到貨的,因為現在亂成一團,「他們拿著倉單不知道貨是哪一堆,不知道是哪個船過來的,不知道貨主是誰。」

據其估計,在當地警方偵查完畢以前,青島港或許不會有任何答覆。

「以這家企業的實力,如果還能正常運轉是有還款能力的。但現在公安機關接管了企業,企業停工了,未來就很難預測。」陳峰說這是他最擔心的。

禍起倉元素態物質押

信用狀和倉單這兩種貿易融資方式,在很多外資銀行普遍使用,也是中國銀行努力發展的方向。

德正資源的這起騙貸案,源自倉單重複質押。

倉元素態物質押融資這項業務,在國外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企業將產品或原材料交給倉儲公司管理,倉儲公司開出倉單證明交給企業,企業以此作為質押,向銀行申請貸款。在倉單融資的過程中,倉儲公司扮演了中間人和擔保人的角色。

2000年,當時的深圳發展銀行推出倉元素態物質押融資業務,這也是國內首個開展此業務的銀行。

之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等都開通了此項業務,但實際融資貸款總量並不大。有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日均標準倉單市值181.85億元,倉單註冊量165.82萬噸,其中進行銀行融資的標準倉單數量占比不到5%。

在國內,貿易融資的真正興起是在2008年以後。當時,美國持續零利率,同時人民幣的升值趨勢明顯,存在套利、套匯的空間。電解銅因其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成為貿易渠道中的合適載體。

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2008年,該行確定將國內貿易融資業務作為其未來三年信貸結構調整的重點,提出了三年內要實現貿易融資占全部貸款餘額超過20%的規劃。

貿易融資使得銀行獲得大量的匯兌收益、手續費收入及其他財務管理收入,在不增加銀行風險資本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中間業務收入。

除了倉單融資外,信用狀融資也是一種重要的貿易融資方式。

比如,進口企業向銀行交付進口電解銅總額20%的保證金,之後由銀行向企業開出90天或180天信用狀。企業在大約一個月後拿到電解銅現貨,並快速出售,相當於有了一筆60天或150天的短期融資。如果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進口商還可以得到額外的匯兌收益。

在很多時候,信用狀和倉單這兩種方式同時使用,往往連成一個體系:信用狀到期前的3到6個月企業就已經取得貨物的所有權,將貨放入倉庫取得標準倉單再進行融資。

這些融資方式,在外資銀行是非常普遍的做法,在中國則還是銀行努力發展的方向。

高盛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鐵礦石、銅和黃金是中國被使用最多的融資抵押品,其他還包括大豆、棕櫚油、橡膠、鎳、鋅和鋁等。而目前中國的商品融資規模已高達1600億美元,約占中國短期外債總額的31%。

不過,一些大膽的企業為了能獲得更多融資,開始打起了重複質押倉單的主意,這在許多商品領域並不算是新鮮事。此次出事的德正資源,就是涉嫌重複質押以騙取貸款,引發了這場軒然大波。

不過,多位青島貿易圈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次青島港涉及調查的是重複質押的銅和鋁,占青島港貨物的比重並不大。在業界,銅進口量比較大的是上海港和寧波港,氧化鋁進口則以連雲港為主。

今年5月的數據顯示,上海保稅區銅庫存為75萬-78萬噸,青島保稅區銅庫存6萬-7萬噸,廣州保稅區庫存3萬-4萬噸。

跨國倉庫淪陷

青島倉庫的聲譽,因為德正事件已經大受影響。即使是外資倉庫,也不再讓人放心。

2013年,長三角地區曾爆發鋼貿行業的信貸違約風險。當時,銀行發現作為抵押品的鋼材價格大幅縮水,而鋼貿商與倉庫合謀製造虛假倉單,重複質押,進一步放大風險。於是,深藏在鋼貿融資鏈條上的一個個定時炸彈,漸次引爆。

與鋼貿倉元素態物質押融資不同的是,銅、鋁貿易融資的主要參與者為外資銀行和外資倉儲。這讓許多人一直認為相對更為安全。

德正資源出事前,劉哲中從沒有想到,保稅區的外資倉庫也會出現倉單重複質押的問題。

劉哲中已經在青島的貿易圈摸爬滾打了五年,他創辦的公司以化工原材料為主,但也捎帶做一些銅鋁錠的貿易。

在他的印象中,2011年,也曾發生過倉儲公司在倉單中故意「提升」貨物的價值,並未經銀行允許私自提單的案例。後來,銀行便要求企業把銅放在合作倉庫。

在青島,保稅區銅倉儲公司通常都是外資公司,其出具的倉庫收據、放貨指令也在國際上得到承認。外資銀行基本上只認可外資倉儲公司的倉單。

6月5日,有媒體報導稱,德正資源旗下公司——青島德誠礦業有限公司與四家不同的倉儲公司分別出具倉單,到不同銀行重複質押,實際的銀行貸款敞口超過10億元。其中倉單與實際倉庫有缺口,涉及10萬噸氧化鋁和兩三千噸銅。

南方周末記者從多位青島貿易界人士處獲悉,四家倉庫分別為GKE、CWT、理資堂和永鴻。

這四家倉庫都是老牌倉儲公司,在業內有一定知名度。

新加坡倉儲服務商GKE公司51%的股權由全球大宗商品業務巨頭路易達孚掌控,擁有倫敦金屬交易中心(LME)批准授權的全球金屬交割倉庫作為其物流服務的基地。根據公開報導,GKE對其股東表示,該公司正在評估青島港調查行動對其的影響。

迅通集團(CWT)公司成立於1970年,於1993年在新加坡上市。理資堂(上海)倉儲有限公司於2005年10月在上海註冊成立,是Pacorini的直屬公司。

永泓倉儲總部位於英國,是倫敦金屬交易所批准的指定交割倉庫。

但截至發稿時,南方周末記者未能聯繫上這四家倉儲公司。

「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四家倉庫會出事,業內都相信他們的管理能力和職業道德。這都是外資銀行普遍認可的倉庫。」劉哲中評價。一般來說,銀行是相信倉庫的,拿著這些倉庫的倉單,只需要打一個電話確認,並不需要到倉庫查驗貨品。

然而跨國倉庫並非萬無一失。據青島當地一位大宗商品貿易人士透露,在青島,一些保稅區的倉庫和國內倉庫是代理制,並非跨國倉庫直接運作。

青島倉庫的聲譽,因為德正事件已經大受影響。劉哲中得知,有境外銀行要求還未到青島港的貨物轉運至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新加坡倉庫或韓國倉庫(中國目前尚不允許LME在境內設立倉庫)。

德正衝擊波

「青島的一些銀行把大宗商品的業務都暫停了,說是等總行的指令。」如果銀行信貸政策持續收緊,很可能會有更多貿易商的資金鍊出問題。

多位青島貿易商向南方周末記者證實,就在青島港配合公安機關調查的同一時間,青島港暫停了銅鋁錠的交割,調查期間不得運出貨物。

貿易商們明顯感覺到,最近從青島港提貨的速度也比以前慢很多。一些青島的進口商開始要求供應商置換成其他港口的貨物。

「現在,青島的倉單都沒有人要,上海的倉單好多人也不願意要。」擔心存放於青島港的貨物存在重複質押的情況,外地的購貨商也將青島列入預警名單之中。

恐慌的情緒也蔓延到銀行,波及銅、鋁以外的化工、橡膠等大宗貿易品種。

「青島的一些銀行把大宗商品的業務都暫停了,說是等總行的指令。」青島一家股份制銀行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信用狀的審核時間變得更長,原本三天可以開證,現在要延長至五天,並要提供更多證明貿易真實性的單據,審核權也從一些支行上收到分行層面。

事實上,從2014年年初開始,銀行數次接到外管局的通知,要求排查資金流與貨物流不匹配或者流入量較大的企業。

今年5月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關於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新規則大大增加了境內外套利的難度。

在境外,銀行也一片風聲鶴唳。根據媒體報導,花旗集團、渣打集團、南非標準銀行、荷蘭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和法國外貿銀行均可能捲入德正案。

「據我所知,德意志銀行的貼現業務已經暫停,重開的事情要等通知。很多境外銀行暫停了倉元素態物質押,即便是沒有暫停的也縮減了一半的額度。」一位青島當地的貿易商稱,「外資行不再相信中國貿易商的信用才是最可怕的。」

多位貿易商向南方周末記者慨嘆,希望青島港能夠儘早公布調查結果,否則將要波及更多的貿易商。如果銀行信貸政策持續收緊,年底會有更多貿易商的資金鍊出問題。

而更糟糕的還在後面。

金瑞期貨的一名有色金屬分析師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目前,全國的保稅區里保守估計有80萬噸銅,這些銅之所以存放在保稅區倉庫,是用於倉元素態物質押融資。這些融資信用狀基本都是外資行開的,如果到期不能延期,這些銅就肯定要出貨。一個方向是一般貿易報關進口,另外就是轉送LME倉庫。無論是哪個方向,都會突然增加幾十萬噸銅供給。

壞消息並沒有結束。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620/40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