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海外華人婚變的第一殺手 就是讓老公海歸

編者按:移民來到一塊陌生的土地上,家庭本應是夫妻相互安慰的港灣,然而,現實有時卻事與願違。一批批新移民男女並肩而來,卻有不少人半途分道揚鑣。大部分的原因是為了子女教育問題不得不分居異國,一方在異鄉獨自照顧孩子,一方在中國打拼事業提供物質保障,然而,夫妻感情卻經不起長時間的異地擱淺,最終導致感情淡漠,婚姻名存實亡。

「洋留守」:「守」住婚姻很難

今年5月中旬,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首個《中國家庭發展報告》指出,在城鎮化過程中,產生了為數不少的流動家庭和留守家庭,大量的留守家庭正面臨團聚問題。

而在澳大利亞,不少華人家庭也同樣面臨「留守家庭」問題。這是一種「洋留守」:妻兒在澳大利亞安家,男方仍留在中國打拼,延續著中國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模式。這種長期的兩國分居,給家庭帶來的衝擊非常大,有人對這些家庭願意忍受這種夫妻分居、與孩子疏離的生活感到不可思議,但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理由與打算。

澳大利亞政府年初宣布,允許在中國完成了六年級課程的小學畢業生申請赴澳就讀中學課程。這一政策隨即吸引了眾多有意來澳留學的學生及家長的關注。一般而言,10來歲孩子的家長,在中國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即使一切為了孩子,也需要強大的經濟後盾支撐,於是很多家庭選擇了「洋留守」。不難想像,在未來,還有更多的家庭會走在「洋留守」的道路上,懷揣夢想,直面無奈。

韓女士就自稱是「洋留守」的失敗者。16年前,她在國內經營著紅火的生意,丈夫是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兼律師。因為忙於事業,兩人的造人計劃一推再推。直到36歲時,韓女士才生下了兒子。更沒料到的是,兒子從小體質很差,還有哮喘,有幾次發病甚至危及生命,這讓韓女士萌生了換一個環境以便讓兒子身體好轉的念頭。

不久之後,她就帶著當時只有兩歲的兒子來到雪梨。「一開始我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沒想到兒子來雪梨之後體質確實好了很多,這讓我更加堅定了讓孩子留在雪梨的決心。對我來說,國內的生意可以不做,因為兒子的健康比什麼都重要。當時這個選擇對我們家來說確實就像地震,因為我丈夫的事業正風生水起,在國內已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如果移民來到澳大利亞,由於中澳的法律體系完全不同,他必然無法繼續自己的事業,一切都得從頭開始,這讓他無法接受。況且,孩子的身體狀況和教育需要,也確實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後盾支持才行。」

兩人商議之後決定,韓女士帶著孩子留在雪梨,而丈夫則選擇繼續留在國內打拼。對兒子的思念和關心,讓韓女士的丈夫曾放了長假在雪梨住過一段時間。但最終,他還是下定決心留在中國發展。他認為,在中國,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而澳大利亞對他而言只適合養老。

聚少離多的生活隱藏種種暗流。其間,男方提出過離婚。為了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韓女士立馬飛回中國進行婚姻保衛戰。對於離婚的理由,丈夫表示並沒有第三者,就是覺得兩人已經不像夫妻了,這麼耗下去沒有益處。「我當時認為,如果沒有第三者,目前的生活狀態和離婚也差不多,於是我倆達成協議,在互相不干涉彼此的生活下,維持原狀。」此後多年,兩人形同陌路,無論是情感還是經濟沒有任何往來,婚姻關係名存實亡。

今年年初,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聯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4)》指出,教育移民是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家庭移民——「一切為了孩子」。這種移民的方式可以達到家庭或子女定居和教育的雙重目的,降低了子女將來留學的各種風險。有報告顯示,有76.7%的受訪者認為,中國人移民海外的首要原因是子女教育,他們希望通過投資移民為子女教育創建平台,為子女海外學習生活做好鋪墊。

在有意送低齡子女出國留學的家庭中,往往丈夫正處於事業鼎盛期,完全放棄國內事業並不可行,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是妻子帶著尚未成年的孩子去海外讀書、生活。換言之,家庭成員中哪個賺錢能力強、發展前景更好的,就留在國內繼續打拼,而另外一個能力相對較弱、更富有犧牲精神的,則陪伴孩子赴海外求學。這種男女雙方分隔兩地家庭的體制,使得家庭的前景充斥著脆弱性和不確定性。

中國有關社會與人口發展的學者認為,天各一方、聚少離多、背井離鄉的生活,不僅減少了家庭幸福感,也必然產生各種社會問題。對一個社會的長遠發展來說,解決家庭的離散問題是一個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應該創造條件,更多實現以家庭為單位的整體流動。只有家庭幸福和諧,才能更好地保證整個社會健康、和諧的發展。但為了孩子的教育和今後的發展,「離散問題」對於許多中國新移民來說,仍然是一道難解之題。

其實不難想像,今後還會有更多的媽媽和孩子,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走在「洋留守」的道路上,一些人還會面臨著如影隨形的「糾結」情緒,因為他們必須克服更長的距離和更久的分離。如何維繫分隔異地的夫妻感情與家庭關係,是這些「洋留守」家庭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洋插隊」:感情最易「蒸發」

有統計表明,加拿大自上世紀80年代出現離婚高峰後,目前的離婚率呈持續下降趨勢。現在,只有38%的夫婦在結婚30年內選擇離婚。而絕大多數加拿大人一生中只結過一次婚,許多加拿大人都認為,婚姻屬於「人生大事」,只有極少數人認為婚姻無足輕重。

對比之下,多倫多大學一位社會學家在分析了加拿大華裔新移民離婚率高的原因後指出,移民家庭男女雙方對新環境的認識不同,是直接引發離婚的原因。許多中國家庭,為了下一代而勉強維持婚姻。到加拿大後,隨著文化的改變,個人的價值提升,婚姻最易受到挑戰。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移民大軍的不斷壯大,「二奶」、「小三」現象在加拿大也屢見不鮮,有人怕離婚後孩子財產分割的麻煩,採取了婚內分居,有些家庭有婚姻之名而無婚姻之實。

在移民中,最容易出現婚姻問題的,還數那些飛來飛去的「太空人家庭」。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很多人一邊辦移民一邊也不願放棄在國內的事業,有的乾脆把老婆孩子送往國外,自己回國繼續工作,結果導致夫妻長期分離,各過各的生活。這種狀態的時間一長,雙方感情便產生了距離,容易引發矛盾,甚至直接導致婚姻名存實亡。

華人Jack就是這樣一個例子。Jack的妻子和女兒都在加拿大定居,而他卻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常年待在北京。Jack說,他和妻子關係就是以平均每年三次的「飛行」維繫著。前幾年,兩人分別時依依不捨、淚花閃閃,都盼望著下一次重逢。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妻子的淚不流了,他的傷感也被一句「一路平安」所代替。「每當坐在往返北京和多倫多的飛機上,我常常會想,如果沒有女兒,這個婚姻是不是早該結束了?可是後來我發現,我和妻子之間除了有女兒,似乎還有一種無形力量在牽引著,我也已經分不清這到底是感情還是習慣。」

長期的分居生活讓Jack夫婦達成一個共識:給對方一定自由度。妻子從不過問Jack在北京的事情,Jack有時會不經意地對妻子說:「你在那邊找個人吧,幫我來照顧你們。」可是雙方都知道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也就是說說而已。「我們的婚姻已變成了一個經濟和親情的聯合體,夫妻共同經營,各自都有各自的追求,就像一盤『下不完的棋』,雙方都習慣了彼此的路子,誰都無法忍受沒有對手的局面。」

也許是因為中國女人普遍比男人更有韌性,更能吃苦耐勞,所以,相當一部分新移民都是女方先找到工作。因此,在新移民離婚案中,由女方提出的占大多數。如果一對夫妻移民後,女方情況始終比男方好,那麼結局大多是勞燕分飛。也有些女性離婚後牽掛孩子,或是深覺孤獨寂寞,又會回到原來的家,儘管夫妻感情難以彌補,但那個家還是很多人舍不了的「窩」。

陳女士說,她做夢都想不到,會在快60歲時與老伴離婚。她說,丈夫退休前是中國一家科研所的工程師,她是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那時候,家裡都是老伴說了算,而她則相夫教子了大半輩子。退休後,女兒把老兩口接到加拿大加入「洋插隊」大軍。陳女士很快找到了一份在酒樓推車賣茶點的工作。因為手腳麻利,所以收入也不錯。可是,老伴在異國他鄉很難再發揮餘熱,只有在家帶孫子,由於在教育孩子方面和女兒女婿產生了矛盾,脾氣也越變越壞,弄得一家人經常爭吵。陳女士一時氣急,說離婚就真的離了。她在外面租了公寓住下來,生活沒有太大影響,而老伴在女兒家卻住不下去了,只能和別人在一起合租,生活上難以打理,人也一下子垮了。孩子們看不下去找到了她,勸她與父親和好,於是老伴又住進了陳女士家,不過這次她不再遷就,而是約法三章,把老伴「收拾」得服服帖帖,「我不想復婚,大家年紀都大了,雖然不是夫妻,就算是做個『伴』吧。」

「洋訣竅」:「EPR」保衛婚姻

有調查顯示,北美的離婚率超過50%,當地華人移民的離婚率近60%,近半數的夫妻認為解決婚姻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離婚。婚姻調解律師李潤松表示,「移民生活舉步維艱,婚姻家庭面臨極大的挑戰,隱藏的性格缺陷、潛在的家庭矛盾、夫妻的發展差異,都將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顯露無遺,甚至無限放大。當家庭內部缺乏溝通、當聚少離多感情淡漠、當信心不足自暴自棄,脆弱的感情便很難經受異國他鄉的風吹雨打。」

一些華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人人都說移民難,其實移民後保全家庭更難。與早期移民不同,上世紀90年代多是男方先移民出國打拼,站穩腳跟安營紮寨之後再接妻兒出國。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許多人在國內有著體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但是又期待孩子得到優質的外國民教育育,於是,開始出現「洋留守」的移民家庭,不少移民家庭的夫妻成為新時代「牛郎織女」:男方留在國內打拼,妻兒在國外生活。

在這種夫妻長期分離的現實中,不管是男女雙方的感情,還是實際的生活品質,都會遭遇極大的挑戰。雖然有不少新移民家庭戰勝了重重困難最終團聚在一起,但感情破裂引發婚變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即便是打贏「婚姻保衛戰」的家庭,有些夫妻卻是各過各的生活,只是維持著婚姻之名而已。

有專家將華人的離婚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男女適應能力反差大,造成個性難以相容的情況,通常是男方在國內有很好的事業基礎,來到國外由於溝通困難、找工困難等問題,心情受到很大打擊,又不肯放低身價,心理適應能力變弱,而女方則放得下架子,能吃苦耐勞,任何機會都願去嘗試,日積月累,雙方的心境完全不同,女的適應力越強,雙方發展越不平衡,婚姻越容易出現問題,最後導致分手;第二種是在國外較為沉悶的生活環境中,雙方越來越感無趣,沒有婚姻的新鮮感和樂趣,左看右看都不順眼,也沒有太多的爭議問題,日久天長就只有分開,其間也可能出現一方受第三者引誘,造成雙方最終感情破裂的情況;第三種是就是「太空人家庭」,以往出現在很多香港、台灣地區的移民中,如今越來越多地在大陸移民中出現,因為雙方長期分居而導致離婚。

在美國從事心理輔導工作逾29年的資深社工梅麗明表示,婚姻雙方要保持穩定的婚姻關係,除了親情、感情,還要有對家庭遠景發展的準備。婚姻雙方都有一定的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因此長期分居必將會導致關係冷漠。雖然有時候為工作需要分居,但應儘量保證固定時間相聚一次,這是電話和視頻所不能替代的。

至於如何維持家庭關係的和諧,梅麗明提出了一個訣竅「EPR」,即鼓勵(Encourage)、表揚(Praise)和肯定(Recognize)。無論是夫妻雙方,還是家長與子女之間,都應當相互鼓勵、相互表揚、相互肯定對方的成績,這樣將會有利於促進整體家庭關係的和諧發展。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上海僑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715/41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