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河北「落馬」女廳官 升職很蹊蹺

作者: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河北省民政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劉萬青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組織調查。(河北省紀委)

既然這個通報內容有了「違法」二字,估計想學趙智勇、張田欣保留公職、降職使用就沒有多大可能了,劉萬青喊了幾十年「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現在也被證明是言不由衷,「牢獄之災」估計已在所難免,自此已真正開始從「天堂」走向「地獄」。

本來,在一個廳(司)局級官員多如牛毛,僅發改委價格司就有7名司級幹部,且正值腐敗「高發期」的國度,即使每天公布10名、20名廳(司)局級官員「落馬」的消息,都不會令人驚訝,只能證明目前反腐「給力」。因此,目前廳局級以下官員被查,已經很難吸引媒體、網民的關注。而因為該文標題中有個較少出現的「女」字,還是令筆者好奇地點擊查看。比如「十八大」之後被查的50名省部級及以上高官中,就僅有山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白雲一名女性。

從劉萬青的檔案中,筆者分明看到了兩個方面的奇妙之處:

一方面是「脫產學習」機會總是青睞於劉萬青一人。劉萬青1981年中專畢業後的11年時間裡,竟有兩次長時間脫產接受學歷教育的機會,一次是1985年9月至1988年9月在河北廣播空中大學保定地區分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估計是謀取大專學歷;另一次是1990年9月至1992年9月在省委黨校本科理論班科學社會主義專業學習,估計獲得了教育部不承認,但組織部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

依據筆者對黨政幹部(那時候還不稱「公務員」)學歷教育的了解,在80年代中後期,脫產學習「升學歷」的那是十分罕見,而劉萬青在7年時間裡竟然花費5年、兩次享受脫產學習「升文憑」待遇,更是完全不符合邏輯。

而通過兩次脫產學習,劉萬青也順利由淶源縣中小學教師轉變為省工商業聯合會經濟處的科員。這種跨度不僅僅是行業,更「牛逼」的是體現在淶源縣縣民到石家莊市市民的轉變、「縣級機關」幹部向「省級機關」幹部的跨越。其中奧妙,可以無限想像。

其實大家心裡清楚,自80年代後期開始的黨政幹部公費「升文憑」,都是打著「提高幹部素質」的幌子在進行,不少「文革」期間的初中生、高中生很快拿到了大學文憑,甚至拿到了名校文憑,雖然肚子裡面並沒有增加多少「乾貨」。一些幹部因為沒有機會脫產學習,也實在是沒有能力通過業餘學習取得教育部承認的文憑,各級黨校就主動伸出「橄欖枝」,幫助他們解決了問題。我曾經預測過,各級黨校讓黨政幹部的文憑平均升格在一個檔次以上。

筆者之所以對幹部脫產學習「升文憑」持反對態度,只是因為這不符合市場規則。國家招收公務員,必須是招有相應資格的人,而不是招來了再花大力氣培訓。這就如酒店招大廚一樣,肯定是招會燒菜的人,而不會找一個外行,然後送廚師培訓學校培訓,結業後再來酒店掌勺。當然,為了一項特殊專業而接受短期培訓是必要的,這就猶如酒店想學會燒某一道菜,而委派廚師出去學藝一樣。如劉萬青於2006年3月至5月在省委黨校副廳級優秀中青年領導幹部培訓班脫產學習,就比較好理解。

而劉萬青不僅僅長時間脫產學習,在職學習也是極為頻繁。劉萬青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在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行政管理專業學習;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法學專業學習;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專業學習,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我都不知道這位女幹部有多大的精力,既能搞好工作,又能搞好學業,還能照顧好家庭?當然,中國官員中的「超人」實在是太多。

另一方面是劉萬青的升職之路更是極為蹊蹺。劉萬青在1992年10月至2002年7月不到10年時間裡,即由淶源縣教師轉行任省工商業聯合會經濟處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處級副秘書長、省資訊產業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平均不到兩年升一級,令人驚訝。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劉萬青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卻能在「火箭式升遷」之後,接著由副處級直接「跳級」晉升為副廳級,而且是嚴重的「跨界」,其內幕恐怕相當不堪。

劉萬青充滿蹊蹺的從政之路還在延續。39歲即官至副廳,且任強勢部門副職的劉萬青,官運卻戛然而止。雖然其在案發之前也曾調廊坊市任常委、紀委書記,但卻在任副廳9年多之後,又回到較省資訊產業廳更為弱勢的省民政廳任同樣的職務,明顯不如9年前的政治地位。

如果將1992年至2002年,2002年至2012年分成兩個時間段,前期當為劉萬青仕途極為輝煌的十年,而後期則是劉萬青仕途極為暗淡的十年。緣何有這種180度的大轉彎,無非是當初大膽提拔劉萬青的領導不在位了。

筆者以為,在王亞麗的家鄉,如果組織部門能對劉萬青極為蹊蹺的仕途進行分析,則很容易發現目前幹部任用制度還存在著極大的漏洞;如果中紀委能對劉萬青極為蹊蹺的仕途進行分析,則肯定能揪出「老虎」級的貪官來。

文章來源:凱迪社區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1014/457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