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美家庭農場1萬畝能掙多少錢?中國農業如何借鑑?

僅占全國人口1.8%的美國農民,不僅養活了近3億美國人,而且還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世界各國糧食進口總量的一半來自美國。

一個家庭農場如何種萬畝地

一個家庭農場要耕種數千乃至上萬畝地,農戶幾乎家家都有康拜因收割機、播種機、拖拉機等大型農用機械。拖拉機駕駛艙內有衛星導航系統,後面的拖鬥里可以放入種子或肥料,自動播種、施肥。

美國「糧倉」艾奧瓦州的農業場景成為美國現代化農業的一個縮影。由於地域廣大、人口相對稀少,農戶散居在各處,美國農村乍一看有點像在孤島上生存。但是,發達的科技與交通幫助形成了美國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美國農業模式,成為各生產環節都有依託的現代化行業經濟。

國家機構全面支持

在美國,統領農業社會服務體系的有農業部下屬的農場服務機構、農產品外銷局和風險管理機構。

農場服務機構的使命是以市場為導向,使美國農業在經濟、環境健康的情況下,提供充足、安全的食品、纖維,維持高質量的農業社區。

風險管理機構確保農民擁有應對農業風險的金融工具,該機構通過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提供保險,同時通過改善農業經濟穩定推動國家福利。

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負責為美國上百種作物和牲畜保險。這樣,作物保險購買者,能夠在保單上列出的所有自然因素引起的損失領域得到承保;沒有保險的農戶,會得到農場服務機構提供的非保險作物災害援助計劃,在自然災害引起收成減少、存貨損失、種植受到影響的情況下,得到財政援助。

產業協會有力引導

在艾奧瓦州,農業各產業協會的作用無處不在,協會設立網站提供政策、貿易、天氣、市場、病蟲害防治、新品種等實用信息,適時更新,服務農民。由於協會管理層由農民直接從同行中選舉產生,其活力和效率非常明顯。

知識農民科學種田

在美國,知識型農民使現代化農業設施更好地發揮了作用。艾奧瓦州許多農民都受過大學農業專業教育,他們更容易接受新知識,並願意運用電腦、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等手段交流行業信息,了解市場需求。

與此同時,美國農民十分注重科學種田,通過科學的農田管理方法,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增加農田肥力。

美國把全國分為10個農業生產區域,每個區域主要生產1至2種農產品,建立和發展生產經營專業化。有的專門種植大田作物,有的專門種植蔬菜或水果,有的專門飼養牲畜或家禽。隨著農業服務業發展,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大大促進了農場生產經營專業化發展,其中分解出來的一些內容由專門的農業服務機構承擔,家庭農場主要集中於土地的產出或養殖業的直接經營管理。

居住條件一點不比城裡差

來到北達科他州的河谷市格雷格和瑪茜夫婦家。格雷格的「家」看上去跟美國城鎮裡的大多數私人住宅沒有任何區別。房子共分兩層,一樓最顯眼的是寬大的廚房。只要是這個世界上有的,在這個農民家裡就一樣也不缺少。一大一小兩隻咖啡壺,大的足夠20人享用,格雷格說這是在開派對時用的,小的則自己家裡小範圍使用。最讓人感興趣的是電動垃圾處理器。格雷格說,這台機器能將大量的生活垃圾進行壓縮處理,可以容納的垃圾比正常情況下多好幾倍。

用水洗手,發現這裡的水不太一樣,有點滑膩的感覺。格雷格說,他們使用的不是城市裡「骯髒」的自來水,而是請專門的公司從當地的水井裡抽出來的「純淨水」。

無處不在的農場高科技

一個人耕種3000英畝的土地,聽起來像天方夜譚。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農業機械每一個都有自己特定的用場,正是這些寶貝玩意兒把農業者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他所做的無非就是指揮這些機器去完成農場幾乎所有的田間工作。

特意帶記者去倉庫參觀他的「神秘武器」——一台安裝了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大型拖拉機。這種拖拉機由電腦控制,由衛星導航在田間作業,根本無需人工操作。

更重要的是,傳統拖拉機在人工操作下很難精確耕作,耕地時,前後耕作的土地往往會有部分重疊或者出現漏耕。發生重疊會費工費時,浪費能源;出現漏耕便會影響播種質量。而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統,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更奇妙的是,這種系統有數據交換功能,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與附近的農業科技中心交換數據,並立即據此由機器自動調整工作參數。

實際上,已經有20%的美國農場開始用直升飛機進行耕作管理,很多美國中等規模的農場和幾乎所有大型農場都已經安裝了GPS定位系統。該系統不僅可用於耕作和收割,還可以用於牛隻識別和追蹤。

沒有補貼農場就沒有利潤

從表面上看,農場主似乎很富有,但實際上他每年能夠賺到自己腰包的錢並不多。由於化肥價格上漲,加之油價飛漲,還有高科技方面的高投入以及天氣和國際市場等因素,農場的利潤實際很薄。格雷格說,他每年在農業上的投入高達39萬美元,收入大約40萬美元,兩項一抵消,年利潤只有1.8萬美元左右。

之所以還能夠賺到1萬美元左右的年利潤,是因為美國聯邦政府對農業進行了補貼。如果聯邦政府取消對農業的補貼,他的農場也就只能維持一個不賠不賺的局面。

美國農業補貼的集中度很高,90%以上的農業補貼集中在大約20種農作物中的5種:小麥、大豆、玉米、大麥、棉花,這有利於提高大宗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由於補貼與農作物的面積和產量掛鈎,大農場主便成為農業補貼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據美國農業部估計,目前大約30%的大農場獲得了大約70%的補貼。這不僅使農業補貼政策操作起來更簡便集中,也有利於提高大農場的生產規模和競爭力。

美國對農產品的補貼實行全過程全環節補貼:

一、休耕補貼。為了控制農產品供給,避免農業出現生產過剩、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局面,美國對部分農產品實行「休耕」政策,由政府對休耕造成的損失進行補貼。

二、生產補貼。政府對補貼範圍內的農作物按面積和產量進行補貼。

三、儲備補貼。政府通過提供儲存費以及無追索權貸款,鼓勵自願參加儲備計劃的農場主將部分穀物存儲起來,使市場保持一種供需平衡。四是出口補貼。美國政府為了拓展海外市場,對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農產品給予出口補貼。

美國農產品補貼措施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3類:

一、支持性收購,類似於中國的糧食保證價格收購政策。

二、差價補貼,即事先確定一個目標價格,然後按照目標價格與實際的平均市場價格之差進行補貼。

三、直接補貼,又叫「不掛鈎補貼」。

美國的農業補貼政策給美國農民帶來了巨大的實惠,提高了農民的收入,縮小了城鄉差距。由於補貼政策提高了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優勢,使美國農產品能在國際市場上以較低廉的價格獲得競爭優勢。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頭號農產品出口大國,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補貼。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今日頭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121/50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