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鐵人」王進喜那些真假事跡是如何出爐的

—鐵人的事跡都是真的嗎?

作者:
這個「指揮著鑽台上操作,採取緊急措施很快地突了過去」的井噴事故,在1964年,演變成:「當時,王進喜的一條腿受了傷,他還拄著雙拐,在工地上指揮生產。在那緊急關頭,他一面命令工人增加泥漿濃度和比重,採取各種措施壓制井噴,一面毫不遲疑地拋掉雙拐,撲通一聲跳進泥漿池,拼命地用手和腳攪動,調勻泥漿。

最先樹立的標杆王進喜,依然無人能及。除了在鑽井進度上躍進之外,作為模範的王進喜,1960年常被提及的先進事跡有三:在沒有吊車的情況下,人拉肩扛把數噸重的鑽機絞車拉上鑽台;在沒有運輸車的情況下,「就是尿尿也要開鑽」,組織大家從兩里外端了至少50多噸水到泥漿池,保證了開鑽;在一次井噴事故中,不顧腿傷扔掉雙拐,跳到泥漿池中,用身體攪拌泥漿,搏鬥近3小時制服井噴。

這三個事跡,均有相片廣為流傳。一個疑問是,在各路模範鑽井隊挺進大慶伊始,會有照相機隨時跟在他們背後拍攝麼?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採訪時,當年王進喜鑽井隊的老戰友許萬明和丁國堂承認,這些照片都是後來補拍的,「大概從1963年開始,一直補拍,很多照片中的參與者其實是六幾年才來大慶的,我們(1950年代入隊)在照片中出現的次數反倒不如他們多。」

許萬明和丁國堂在補拍時間上的記憶或許有誤,因為王進喜開始受到全國範圍內的廣泛宣傳是在1964年。被大家稱作王進喜「秘書」的孫寶范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這些照片是1965年補拍的。「當時拍攝《大慶戰歌》紀錄片。王進喜只有少量照片,就補拍了一些。」

摘自:《1960:大慶的一幅真實畫卷》

大慶會戰初期,「鐵人」王進喜為了保住鑽機,不顧左腿重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奮戰3個多小時制服井噴(資料照片)。

至於發生在1960年5月的用身體攪拌泥漿池,制服井噴的故事,記者翻遍1960年的大慶戰報,其中充斥各種英雄事跡,但卻並無相關說法。反倒在該年6月2日的文章中看到如下段落:「王進喜鑽井隊……第二口井實際將近比第一口井要深得多,但完鑽仍然提前一天半時間……『鐵人』王進喜同志不知疲勞地和全隊職工不分晝夜地守在井場上,哪裡最關鍵,他就在哪裡;哪裡最危險,他就在哪裡。例如,在突破高壓水層突然發生井噴的緊張時刻,王進喜同志全神貫注、果斷、堅毅地指揮著鑽台上操作,採取緊急措施很快地突了過去,避免了一次突然事故。」

這個「指揮著鑽台上操作,採取緊急措施很快地突了過去」的井噴事故,在1964年,演變成:「當時,王進喜的一條腿受了傷,他還拄著雙拐,在工地上指揮生產。在那緊急關頭,他一面命令工人增加泥漿濃度和比重,採取各種措施壓制井噴,一面毫不遲疑地拋掉雙拐,撲通一聲跳進泥漿池,拼命地用手和腳攪動,調勻泥漿。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搏鬥過去了,井噴事故避免了,王進喜和另外兩個跳進泥漿池的工人,皮膚上都被鹼性很大的泥漿燒起了大泡。」(人民日報1960年4月20日報導)這個說法,有王進喜接受田流採訪時的記錄稿支持,並非出自記者的杜撰。

摘自:《三重歷史圖景中的王進喜:鐵人的事跡都是真的?》

泥漿固井也只是當時開採油井的一道工序,並不是發生井噴時才採取的緊急措施。由於當時的技術設備十分落後,沒有大型的混凝土泥漿攪拌設備,用泥漿固井的效果很不好,當時的石油工人普遍沒有文化,也不懂用泥漿固井的基本常識。是大慶油田第一口油井採油隊的兩位技術人員(其中一位姓劉),出於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不顧一切的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才有了大慶第一口油井。

另外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泥漿是下沉的,人工攪拌泥漿必須下到泥漿底層掏挖,非常難。

當年的石油部長康世恩,在聽取大慶油田建設匯報時,時任大慶油田第一口油井技術工作的老工程師,向他如實的匯報了這一過程。康世恩對人工攪拌泥漿的事很感興趣,說:不錯,應該樹個典型。但是他並不想把奮不顧身跳進泥漿池的技術人員——「知識份子臭老九」樹為典型。而是轉身對一同前來匯報工作的大慶油田負責人說:找個人選樹個典型。

摘自:《歷史真相:王進喜是怎樣成為「鐵人」的》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621/573951.html